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二战胜利70周年再回首

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人类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61个国家、17亿人被拉入了战争的泥沼,5000余万人化作亡魂,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这是人类数千年文明所遭遇的空前劫难。

回望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一切都要从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说起。和约并未能真正给世界带来和平,却为日后更大规模的战争埋下了罪恶的种子。战后的德国国内充满了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当1929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时,德国更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德国国防军下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出任德国总理后,立即着手重整德国战争机器,染指苏台德、闪击波兰,而奉行绥靖政策的英、法等国则站在一旁持观望态度。直到德国将炸弹投放在英、法的国土上,一场正义与邪恶、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较量全面开始了。希特勒的野心极度膨胀,他要成为欧洲霸主。他信奉克劳塞维茨的名言:“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在他的授意下,纳粹将领戈林、邓尼茨、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人将战场从欧洲拓展到了大西洋、太平洋甚至遥远的非洲。此时的日本也正用铁蹄蹂躏着东南亚,军国主义头目东条英机等犯下了触目惊心的反人类罪行。在反法西斯阵营中,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联袂出手,以超凡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与纳粹分子进行较量,从轰炸东京、攻克柏林,到最终将纳粹分子送上审判台。

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一群人类历史上最可恶的侵略分子用苍白的狡辩为自己开脱罪责,但在铮铮铁证面前,战犯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人类终于重新拥抱了和平,无数在战火中殒命的灵魂得以安息。记住战争之痛,是为了让战争从此远走,不再回头。

1

淞沪会战中,难民聚集的上海南火车站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一个孩童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他浑身都是污渍,小小的身影在一片废墟中显得尤为无助和恐惧。美籍华裔摄影师王小亭在火光和爆炸声中拍下了这张令人揪心的照片,随后登上了美国《生活》杂志封面。

2

1940年,刚刚配备了G R 3 5式榴弹的K 5型铁道炮被德军秘密运到了法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向海峡对岸的英国本土进行射击。对岸的英军虽然也装备有超过3 0 0毫米口径的铁道炮和海岸炮,但是它们的射程远远逊于K 5,所以只能任由这个对手肆意咆哮。

3

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美日为争夺布干维尔岛进行的一次海战。布干维尔岛位于所罗门群岛最北部,是这个群岛中最大的海岛。盟军要夺得布干维尔岛,目的是想在该岛修建轰炸机和战斗机机场,以便对腊包尔实施持续不断的空袭。1 9 4 3年1 1月1日,美军在该岛西岸的奥古斯塔皇后湾强行登陆。这张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战争情景:十多名美军步兵紧随坦克,向前推进。

4

诺曼底战场上,一名美军士兵战死了,他的战友将他的枪和头盔树立在他牺牲的地方。“所有参加了D日(D-D a y)的勇士都不应该被忘记。”关于这场血腥的战争,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曾这样说。

5

战争在给世界留下惨痛记忆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无名英雄。就像这张1 9 4 4年7月1 5日拍摄的照片中展示的,一名奋战在塞班岛上的美军士兵头戴一顶满是尘埃的钢盔,因为久未打理,下巴上长满胡茬,嘴边还叼着一根香烟,眼神中则流露出蓬勃的战意。

6

1 9 4 4年8月1 9日,几名美军士兵开着军用吉普车来到埃菲尔铁塔下,仰望塔顶,那里飘扬的是法国国旗。就在这一天,法国巴黎城内的德国守军投降,巴黎解放!回想4年前的6月,巴黎沦陷,当时希特勒要求士兵撤下了巴黎所有的法国国旗,换上纳粹德国的旗帜。

7

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军节节败退,法国的大中城市被一一解放。昔日高高在上的占领军不得不低下头颅,向曾被他们欺压的人们投降。1 9 4 4年9月,法国街头,一名法国妇女看着德国战俘从面前跑过,忍不住踢上了仇恨的一脚:法西斯,记住我的血和泪! yEeYAUWn7QJFHFd7l2QDAauzrwtmryqYhK/MThAPCGmFvEdjUEEfEl3YcN355n2Y



第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在巴黎和会上利益分配不均,各个战胜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为二十多年后大战再起埋下了祸根。 yEeYAUWn7QJFHFd7l2QDAauzrwtmryqYhK/MThAPCGmFvEdjUEEfEl3YcN355n2Y



公元1919年

人物:劳合·乔治 克里孟梭 威尔逊
地点:法国凡尔赛宫
关键词:《凡尔赛和约》

在凡尔赛播下的战争种子

《凡尔赛和约》的签署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签署这份和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然而这种削弱只是暂时性的,正是这份和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了战争的种子。20年后,随着德国再次崛起,战争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欧洲上空。

聚会巴黎

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潘多拉是宙斯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由火神用黏土做成。宙斯将装有所有邪恶、灾难和痛苦的魔盒交给潘多拉,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盒子,从而让人世间变得不再太平。战争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1918年11月11日,加拿大多伦多市内的弗雷泽一家正在阅读当日报纸的头条——德国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波及全球的战争,敌我双方分别是同盟国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和塞尔维亚等组成了协约国,共同对抗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主要战场都是在欧洲。在接下来的4年中,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把自己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科学技术都投入战争之中,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直到1918年夏天,美军的参战终于让胜利的天平向协约国倾斜,德国则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窘境。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11日,匆匆上台的德国新政府只好和协约国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军交出了他们全部的重炮、飞机和军舰,从占领的法国、比利时领土上撤退,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四位与会国首脑

《凡尔赛和约》签订期间,与会的四国首脑在一家旅馆门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意大利总理维托里奥·奥兰多、法国总理乔治·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这场战争实在太残酷了,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被卷入了这场灾难之中。比如英国,尽管他们的损失要比法国人少得多,可还是有90万英国人变成了战场上的炮灰,22万人成了残疾,军费的支出多达100亿英镑。战前英国原本是美国的债权国,战后倒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现在战争结束了,英、法、美等国都想着怎么从德国人手里获得更多的赔偿。于是,在1919年,战争中的战胜者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如何“分赃”。

1919年6月28日,各国首脑步入会议现场,接下来,他们将要签署一份影响世界未来十余年格局的条约。

当时参加大会的有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中国等27个独立的国家,以及英属自治领地。出席大会的各国代表共有1000多人,包括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了更好地操控大会,英、美、法三国把与会的国家分成了三六九等,其中英、法、美、意、日五大国是“一等公民”,它们能参加全部会议;而中国、希腊、比利时这些对德国宣战的国家被划成了“二等公民”,只能参加和自己有关的会议;剩下的“三等”“四等”的国家只能参加全体大会,享有的也只是举手同意的权利。

《凡尔赛和约》签订当天,凡尔赛宫外人潮涌动。条约的内容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各国、各界对此反应不一。比如,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说:“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英、法、美三国各怀心思,法国人想要收回普法战争中失去的洛林和阿尔萨斯,还要肢解德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表示他一生所有的恨都给了德国,法国总统普恩加莱更是宣称德国“生于不义,理当死于耻辱”。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心思却不在惩罚德国上,他想建立一个国际联盟,让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想法最复杂,他打算在欧洲大陆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不让德国的削弱成就法国的崛起,同时他又牢牢盯着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三位大人物本着自己国家的利益,展开了一场马拉松般的“辩论大赛”,一会儿是英法联合反对成立国际联盟,气得威尔逊要退出和会;一会儿是英美联手制止法国过分地削弱德国,克里孟梭摔门而出。律师出身的劳合·乔治时而拉着法国一起对付美国,时而同美国结成联盟压制法国,为英国捞取了大量的好处。

延伸阅读

顾维钧的1919

看过电影《我的1919》的人,对顾维钧这个名字就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两大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外交家。1918年冬天,顾维钧奉命和外长陆征祥等人来到巴黎,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即将开幕的巴黎和会。正当中国代表准备在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提案时,日本代表牧野男爵抢先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1919年1月28日下午,时年32岁的顾维钧代表中国在和会上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发言,从历史、国际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地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他的发言结束后,无论是克里孟梭还是威尔逊,都在私下里称赞顾维钧是位合格的外交官。可几个大国最终还是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屈辱的和约。面对强加的耻辱条约,顾维钧决定拒签条约,表明中国的立场。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最后签字

经过3个多月的争吵,劳合·乔治、威尔逊和克里孟梭总算商定了对德和约的内容,虽然他们对这份充满妥协的和约都不满意。1919年5月7日,在凡尔赛宫的会议厅,一脸严肃的克里孟梭将和约草案交付给了德国代表团,这位有“老虎”之称的总理以胜利者的姿态对德国人说:“先生们,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这就是我们愿意给予你们的和平。”

仔细看完了这份共分15部分、440条的和约,德国代表们差点气晕过去。根据该和约的规定,德国将失去1/8的国土、1/10的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并承担10亿英镑的战争赔款。同时,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解散德军总参谋部,陆军总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舰只总数不得超过36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得建立空军,不得建立军校,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坦克和重炮等进攻性武器,拆除德国在西线的军事工事,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德国不得在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设防。德属非洲的殖民地由英、法两国瓜分,德属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则由英、日两国瓜分。

这样苛刻的条约谁敢签字啊?德国代表一方面向国内汇报,一方面请求对和约进行修改,但劳合·乔治、威尔逊和克里孟梭咬定条约不放松,明确表示德国人不能进行任何争辩,要么签字,要么继续战争。最终,德国政府选择了屈服。

1919年6月28日上午,以劳合·乔治、威尔逊和克里孟梭为代表的重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凡尔赛宫的会议大厅。下午3点,德国代表被请了进来,德国外长米勒和司法部长贝尔用颤抖的手分别在条约上签了字。消息很快从凡尔赛宫传向了世界,礼炮的轰鸣声在巴黎响起。接下来,协约国又和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同盟国的“干将”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埋下祸根

《凡尔赛和约》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战胜国的要求,但在德国国内却被称作“耻辱的和约”,由此埋下了引发日后更大规模战争的种子。即使在战胜国内部,由于分赃不均,意大利等国对英、法两国感到非常不满,认为受到了欺骗,从此怀恨在心。战争这个潘多拉魔盒在短暂关闭之后将会被再次开启,人类即将面临一场更加惨烈的战争浩劫。难怪法国福煦元帅在《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这样说:“这不是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而已。”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宫中的镜厅,各与会国代表依次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战后的德国虽然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债务,但由于英、法、美等国在对待德国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而使德国获益不少。英国出于保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考虑,并不希望德国就此一蹶不振而让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而且此时共产党已在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英国十分担心它会在欧洲蔓延,而让德国保持强大则是阻隔其向西发展的有效手段。法国则与英国的想法相反,时刻都在想方设法置德国于死地,如此才能安享欧洲霸主的地位。另外,一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出于开拓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市场的考虑,非常慷慨地给予德国巨额贷款,同时加大了对德投资的力度。就这样,德国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不仅逐步减少了战争赔款的支付,还获得了大量英镑、美元的投资,国力开始迅速恢复,战争机器不断获得增强。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德国国防军下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凡尔赛宫中的大特里亚农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代表协约国向德国代表团宣读最终商定的条款。 yEeYAUWn7QJFHFd7l2QDAauzrwtmryqYhK/MThAPCGmFvEdjUEEfEl3YcN355n2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