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治国之道中包含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吗?

看到“无为而治”四个字,谁都知道是春秋末期道家的老子提出的。它是一种治国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道德经》第二章中写道:“是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的措施都是顺应天道而来;这样,老百姓也就因遵循天道而合乎天道,对他们也就不需要再去教育了。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国家者顺应天道施政,老百姓必定普遍发自内心地拥护;管理者不去打扰,老百姓自己就能走上正道;管理者不去做些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财富;管理者不去索求什么,老百姓自己就能创造淳朴的风气。当然,老百姓所能达到的“化”“正”“富”“朴”的前提是,管理者施政必须顺应天道。

《中庸》的教育思想就是通过推行并让人接受中庸之道,把人由常人变为君子,再由君子修身为圣人。到了圣人阶段,天道与人道就合而为一。修到圣人后,是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就达到了,从此以后就可以远离红尘成为仙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呢?当然不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他们运用天道来“平天下”,即治理天下,让天下太平和合。《中庸》第一章中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作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来做人和处事叫作道。

而到了圣人阶段,圣人的“率性”全都承自天意,顺应天意,是“从容中道”——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既然圣人的本性已经与天性相合,由他们来施政,不就是在人间施行天道吗?天道在人间施行,天地和合,那些体现着人的意志的法规制度也就没必要了,那些统治者所推行的施政措施也就没必要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这不就是无为而治吗?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舜,在中国古代是被公认的圣人。孔子说他治理天下的措施就是无为而治,那么这无为而治也就是圣人之道。这样看来,这儒家和道家在政治理想上是一致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儒家的政治理想或最高政治目标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想呢?这,还是任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二者的相通之处,也就由此及彼推断出道家为什么能和儒家并列于统治者的教科书中,而没有像其他的诸子百家一样长久地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的原因了。尽管儒家和道家在道德理想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它们又是截然不同的。

道家的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将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汇集和总结,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这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成型。从这以后,这种思想被广泛尊崇并被用作治国理念。道家以老子、文子、庄子,管子等为主要代表,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虚无、自然、无为、守静、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思想观念。它的思想形成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广纳众慧,因而在历史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来源于尧舜时期的“中道”思想,还有《易经》中的“德义”思想和西周时期的《尚书》《诗经》中的文化思想,并逐渐演变成一门奉孔子为宗师的学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崇尚等级制度和用“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主张,并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政治理念。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成为了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到后来分化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他们所遵循的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人本身。而儒家到后来发展成为以孔子本人的思想为核心,并向下顺延发展。从内容上来看,道家所倡导和追求的是顺乎自然。“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而不同于儒家的刻意修养人性,以致让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点。它更在乎的是贴近生活,主要内容包括体道、道法自然、贵时主变、虚无、守一、齐物、柔弱、天道行健、无为、动静结合和纯粹朴素等。从内容上来看,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是教化,“担天下教化之先声”,着意点在人本身的修养。儒家全盘接受古代的教化内容,并将它们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并且将教化普及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仁而有序、互敬互信、微言大义、重义轻义和格物致知。

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儒、道两家确实存在不少相通之处。以《中庸》为例。《中庸》中说“率性之谓道”,要求人们知道什么是道;而道家要求做到“体道”,要求人们对道有切身的体悟。这可说是两者在起点上的相通之处。道家倡导“道法自然”,而《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道,同样是“率性”的,也就是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天道。这可说是两者在追求目标上的相通之处。道家所倡导的“守一”与《中庸》所倡导的“固执”在要求上几乎相同,都是要求人们不改变心趣和志向的一种做人准则。还有道家的“齐物”“动静结合”的观点,与《中庸》中的“致中和”“动中取衡、静中就重”的观点有相通之处。其他类似的相通观点还有很多。由此,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独尊儒术”后,道家后来仍然能够浮出水面并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LKpCe3uOZX/rLLL2D9WM4qp/VIq9YUzWYd7RonyAJMzdyXXMCIIjqs7ZouLZVa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