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为什么说“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对今天的人来说,已经是相当熟悉的了,谁都能就其中的一些内容说出一些见解来。但是,如果将中庸之道的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对一些人来讲恐怕就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了。

从理论上来说,很明显,中庸之道包括“中庸”和“道”两个方面。中庸属思想精髓,道是将这些精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将中庸的思想融入人的本性,然后再来做人和处事,这就是中庸之道。

谁都有自己所遵循的做人和处事的准则,这就是道。在儒家看来,芸芸众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所遵循的道,不过是常人之道。常人之道纯属物质范畴,人们的思想境界始终处在物欲的包裹中,也就禁不起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从而让人始终处于利益的纷争之中。这也就是世间因人祸而起的灾难和动乱的根源。怎样避免这些纷争呢?当然得靠教育。通过教育让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说,遵从“五达道”,培养“三达德”,懂得“九经”这种治理天下的主张等。这就是君子之道。

按上面的方式来理解,君子之道,就是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做人和处事的准则。它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当中一种理想的自然人格标准。这种人格呈现出来就是,为人心地善良,讷言敏行,胸怀志向,内心充实,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中庸》不满足于这些,还要将人的思想境界继续提升,这就是圣人之道。

按《中庸》的解释,天生诚实,不用勉强自己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这种人不但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崇高的美德,还具有常人不能企及的无所不能的知识,属于才德全尽之人。所以,有人就将为而不争,归结为圣人之道,即圣人的所作所为都是顺乎自己的天性而来,不是通过强力来推行或通过竞争来攫取的。圣人的所作所为都是率性地符合上天的原则,非刻意所为,因而圣人所遵循的做人和处事的准则就是天的准则,而他们所行的道,就是天道。

现在再来回顾中庸之道的理论推衍。社会上通行的是常人之道,通过教育,让人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后,就能成为君子,从而让君子之道得以施行;君子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升华到最高境界,他们就成为了圣人;圣人所行之道都是循天而来,因而他们所行之道就由人道上升为天道。而到这个阶段,天道和人道就合二为一了。由此再回过头来就可看出,《中庸》所提倡的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的主张,它的理论依据是,圣人是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成的;有了圣人,天道就可以在人间实施,这时,天道也就成为了人道。既然天道和人道能够融合,那么,《中庸》中的各种主张也就有了现实意义。反过来,它就能成为修炼人性的指导工具。到这时,就可以说,《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是建立在天道和人道能够融合——即“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的。

天人合一实质上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中庸》说出了天人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将人性上升为天性中的那种至善、至诚、至仁和至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呢?当然是通过接受教育,持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由常人上升为君子,再由君子上升为圣人。到了圣人阶段,也就实现了天人合一。在这一过程中,天性与人性的合一是人格塑造的最高目标,也是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或达到这个目的,起码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理智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本质思想是,倡导个人通过自觉的个人修养来提高道德品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能用一种不偏不倚、执中公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这种态度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品质的力量。现实生活往往是功利的,在利益纠纷或是非判断面前,人性中的贪婪总是会迁就个人的情感而置事实于不顾,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私利的判断或决定。所以,只有道德修养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会让理性占据心头,做出实事求是的判决。反过来就是,只有思想境界上升到中庸阶段的人,他才会自觉抑制世俗的缠绕,他的人格才可以继续塑造到更高境界,直到天人合一。

其二,追求与完美合一。

毫无疑问,圣人阶段是人生的完美阶段。《中庸》第二十九章写道:“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很明显,当人格塑造到君子阶段,对他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所作所为要“不谬”“不悖”“无疑”,在圣人面前能做到“不惑”,并且,他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当君子能做到这一点时,他离圣人也就不远了。所以,把追求与完美结合起来,既是一种高规格的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鞭策。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到达天人合一的那一层次。

其三,内在与外在合一。

个人修养方面的“慎独”“言顾行,行顾言”之类的所要表达的都是要求人做到表里如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这方面的关系:“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诚实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诚实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诚实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诚实为贵。不过,诚实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内在的仁和智,之所以能够形成本身的德行,就是自身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过程中形成的知与行的融通。也就是说,内在的仁和智的形成,是在没有受到外物干扰或无视外物干扰的情况下,主观自觉培养的结果。仁和智都从诚实中来,当诚实发展到至诚阶段,仁和智也就成为圣人天性中的一部分,这时,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

另外,从儒家一向的政治观来看,中庸之道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治国理念,并非单纯地用来提升个人的素质,而且包含有功利的目的。比方说,《中庸》第十七章写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这当中,地位、财富、名声、长寿以及福禄,哪一项不是现实的、物质的,又怎能让人免俗、脱俗呢?这,又同中庸之道要把人培养成圣人的那种至高境界背道而驰,实是一种让人难解的矛盾。 ie3z2eNtkmevTFpuMWwYk6sOrnvbwlN1K3MNrB+YdCnzcqybO1SrvkvcDHrbpF4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