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中庸之道”的“五达道”“三达德”和“九经”指的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主旨是修身。其思想脉络同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相一致。其中提出的“五达道”要求的是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篇;其中的“三达德”要求的是人应具备的三种品德,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正心修身篇;其中的“九经”讲述的是九种政治主张,可视作儒家思想当中的治国平天下篇。下面分别做介绍:

(1)五达道。

中庸之道中的“五达道”,即五典,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语出《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在《中庸》的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这是孔子所说的话,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君子所应遵从的中庸之道有四项,但他孔子连其中的一项也没能做到:这些“道”就是,儿子应对父母孝顺;臣民应对君王忠诚;弟弟要对哥哥恭敬;对待朋友要先替人家着想。一个人行走于社会上不改变品德,与人言谈时不改变谨慎;自己有不足之处,就去勉励自己改正弥补;有宽余的时候,不去挥霍。言谈时考虑自己的能力,行动时顾及自己的言谈,力求言行一致。这样的人就是合乎中庸之道的君子。

《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五达道”之一的夫妇关系。文章中写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夫妻如果很愚昧,可以让他们知晓中庸之道;当他们达到最高境界时,恐怕连圣人也没他们知道得多。夫妻如果不贤明,可以让他们去实践中庸之道;当他们实践到最高境界时,恐怕连圣人也做不到那些……君子所行的道,是从结婚成家时开始,当它达到最高境界时,就能将天地间的各种现象弄得清楚明白。

至此,所谓的五达道,就是指通过奉行中庸之道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种人际关系。这其中,又把夫妇关系放到了立世之本的高度。可见,《中庸》将中庸之道归为了天地通行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如何去实践中庸之道,上面孔子的话已讲得很清楚,就是对内要加强自身修养,对外要保持谨言慎行。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要求去说话办事的话,这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定会相处在没有纷争的安宁环境中。只是,如此一来,谁都没了锋芒,没了直言不公的勇气,失去了铲除邪恶的雄心,失去了冒险的精神,而这样社会还能不能前进,那又另当别论了。

(2)三达德。

五达道着意在“道”,属人道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共有的五伦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三种品德:智、仁和勇,即三达德。

《礼记·中庸》紧承五达道,写出了三达德:“……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也就是说,调节五伦人际关系,要靠人的智慧、善良和勇于担当这三种品德。这三种品德不管是怎么来的,只要拥有就无所谓差别。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磨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最终都知道了它们,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由此可见,三达德重在个人修养方面,其实质同儒家的正心修身观念一致。最终,也就自然与“平天下”联系在一起。

(3)九经。

《礼记·中庸》紧承三达道后,又提出九经之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礼记·中庸》接着说:“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怎么做到这些呢?

《礼记·中庸》继续说:“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可见,九经就是用中庸之道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天下太平的九项具体工作主张。抛却其中的等级观念,对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XaX7O48XaIT198v3PqPbO+DrUc/sSk2tvt9AX2ZHNxGp7kZtZpZk+fjQwMWZs8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