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消化性溃疡

本病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常见病,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由此得名。本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与胃酸可接触的任何部位,但98%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反胃、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

治法(一)

【取穴】 印堂。在前正中线上,两眉头连线中点。见图41。

图41

【操作】 斜刺印堂3~5分,提插捻转,虚补实泻,以鼻头胀沉重为度。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来源】 江西中医药,(6):43,1984。

治法(二)

【取穴】 跟腱。足跟后上方,跟腱上。见图42。

图42

【操作】 患者俯卧或侧卧,脚趾用力向下垂伸,于跟腱陷处正中间取穴,向上斜刺0.5~1寸,得气后留针5~15分钟,每日1次。

【来源】 四川中医,(6):48,1985。

治法(三)

【取穴】 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见图12。

【操作】 取双侧足三里穴,用维生素B 1 100毫克注入穴内,每3小时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每日2次。

【来源】 天津中医,(5):19,1988。

治法(四)

【取穴】 神阙。于脐窝中点取穴。见图13。

【操作】 取麝香0.3克,苏合香0.2克,高良姜15克,砂仁15克,炙附子12克,川芎20克,醋元胡15克,薄荷12克,山柰18克,白芷12克,佛手12克,木香15克,苍术15克,人参15克。上述14味药物配制成药粉,每次取少量填满患者肚脐,然后用胶布粘牢贴紧,不漏缝隙,隔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0,1994。

古方辑录

(1)胃俞穴 《针灸甲乙经》云:“胃中寒胀,……胃俞主之。”

(2)中脘穴 《针灸甲乙经》云:“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中脘主之。”《玉龙歌》云:“若还脾败中脘补。”

(3)章门穴 《千金方》云:“吐逆饮食即出,灸脾募百壮。”

(4)公孙穴 《标幽赋》云:“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千金方》云:“公孙治腹中胀食不化。”

(5)三里穴 《席弘赋》云:“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消。” VA6kIlwAPdaGlKHkbHaEwGuyjHasUu1GbMceVT7McrYmFe9A6MgtjC01ghvK77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