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胃痉挛

胃痉挛是突然发作的胃部剧烈疼痛,属中医的“胃脘痛”范畴。

治法(一)

【取穴】 梁丘。屈膝,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见图37。

图37

【操作】 快速刺入,捻转提插,深度以得气为度,要求针感上达髋和腹部,留针15~30分钟。

治法(二)

【取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操作】 选3~3.5寸毫针,针刺深度为2.5~3寸,针感要求下行至足部。待剧烈发作缓解后,留针5~10分钟。

治法(三)

【取穴】 板门。位于鱼际穴内侧1~1.5寸,偏上1~2分处。见图38。

图38

【操作】 大拇指手背向下,平放,高鼓处是穴,用26号针直刺5分~1.5寸,针感达全手或上臂,留针20~30分钟。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8):7,1986。

治法(四)

【取穴】 膻中。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4。

【操作】 用右手拇指尖先轻后重加压膻中穴2~5分钟,以酸痛为度。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4):164,1984。

治法(五)

【取穴】 华佗夹脊9。位于第九胸椎、第十胸椎之间,背正中线旁开0.5寸处。见图7。

【操作】 选取华佗夹脊9穴,用速刺进针法,针向75°内斜,进针0.5~1寸。出现沉、酸等针感,以胸内有闷气感为佳。可以通过上提毫针,稍加提搓加强针感。进针不可过深。

【来源】 针灸学报,(6):43,1992。

治法(六)

【取穴】 内关。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见图9。

【操作】 取双侧内关穴,用毫针直刺,施强刺激针法。

【来源】 针灸学报,(4):50,1992。

古方辑录

(1)中脘 《针灸甲乙经》云:“胃胀者腹满胃脘痛……中脘主之。”

(2)足三里 《千金方》云:“肚腹三里留。”

(3)内关 《标幽赋》云:“胸腹满痛刺内关。”

(4)膈俞 《神庭经》云:“胃寒有痰,取膈俞。”

(5)胃俞 《针灸甲乙经》云:“胃中寒胀,……胃俞主之。” us+EQJLNZzzkGJ0oGFnQKaXRP+66U/lmG3gQ5S81/GcBV5eVxUwDggNirVeXaJ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