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肉类原料的挑选与处理

本部分将就日常烹饪时比较常用、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肉类原料的挑选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大家处理肉类原料时便能游刃有余。

挑选与处理的原则

请先看下面的流程示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挑选——新鲜安全是关键

挑选肉类原料时,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新鲜。鸡鸭类尽量买冰鲜的,如能买到刚宰杀的更好。水产类以鲜活的为最佳,冰鲜的次之。猪肉、牛肉和羊肉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挑选:

【一看】 新鲜的肉颜色比较鲜艳,不新鲜的肉颜色比较暗沉。此外,颜色和肉质也有关联:猪肉、牛肉和羊肉三者中,羊肉肉质最嫩,猪肉居中,牛肉最老;羊肉颜色相对最浅,呈粉红色,猪肉呈浅红色,牛肉颜色最深。

如果一块肉颜色很深,呈暗红色,甚至有点儿发紫,说明这块肉快要腐烂变质了;如果一块肉的颜色过浅,则很可能是注水肉,切勿选购。

遇到颜色很深的“羊肉”时一定要警惕,店家很可能在“挂羊头卖狗肉”。人们宰杀狗的时候很少放血,因而狗肉多呈暗紫色。另外,如果你能看到分割前的整块肉,就会发现这种“羊肉”块头小得多。

【二摸】 品质好的肉表面几乎没有水,只有一些油脂。如果肉表面水很多,就很可能是注过水的。

【三按】 用手指按瘦肉部分(如图),如果比较有弹性说明肉比较新鲜;如果按下去会形成坑且不容易恢复原状,说明肉放的时间可能有点儿长。

切——看清纹理巧切肉

肉多是有纹理的,切肉的刀法主要有顺刀(顺纹)切和顶刀(逆纹)切。顺刀切就是使刀刃顺着肉的纹理切(上图),顶刀切就是使刀刃垂直于肉的纹理切(下图)。顺刀切适合切丝,如果顶刀切丝,肉丝在炒的过程中很容易断掉而变成肉末。顶刀切适合切片,肉片面积较大时顺刀切的话不容易嚼烂。

不同种类肉的切法具体见本节后半部分。

腌制——入味、去腥、提鲜的“法宝”

备少许盐、黄酒、淀粉等调料(图1),加入切好的肉丝或肉片中,抓匀(图2),静置一会儿(图3)。这样不仅能给肉入一点儿底味,同时还能去腥并提鲜。

腌制时盐不宜多放,因为咸味主要源于后续炒制时的调味汁。

上浆——为肉穿上“防油外衣”

肉炒至细嫩爽滑(水分几乎未流失)的程度最佳。肉遇热时其纤维会收紧,而且一部分水分会流失,于是口感会变老。那么,怎样才能锁住水分不让其流失呢?答案是上浆——一种能锁水甚至能补水的方法。

◎ 基本方法

备适量冷水、淀粉及蛋清(图1),往淀粉中分次加入冷水并搅匀(图2),制成水淀粉(图3)。最后在肉中加入水淀粉及蛋清抓匀(图45)即可。

◎ 作用解析

水淀粉可以在肉的表面形成保护层,锁住其中的水分;蛋清除了充当保护膜外,还可以使滑过油的肉洁白爽滑、口感更佳。

上过蛋清浆的原料在滑油或炒制过程中容易粘锅,因此需要事先对锅进行防粘处理(方法见巧防粘锅)。

◎ 效果对比

上浆时仅需使肉的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保护层。上完浆依旧可以看到肉的本色表明上浆基本合格。如果淀粉放得太多,肉就会完全被白色的淀粉包裹,这样做出的菜会黏糊糊的。

不同种类肉的上浆方法具体见本节后半部分。

淀粉和水按怎样的比例调配?

我常被问到此问题。有些菜谱会给出淀粉和水的调配比例,但由于肉的品质、用量及淀粉的品质等不尽相同,量化反而不利于调出最合适的水淀粉。我建议大家从经验(尤其是失败)中摸索答案。

滑油——让肉在油中“游泳”

上过浆的肉通常需要进行滑油处理。什么是“滑油”呢?“油”指食用油,“滑”指用较大量的温油把原料烹熟。“较大量”所指的量以能没过将要投放的原料为准,而“温油”指的是三至六成热的油。形象地说,就是让肉在温油中“游泳”,目的是使肉保持细嫩的口感,同时去除肉中多余的水分,以免水分在炒制时渗出。

◎ 注意事项

滑油时要注意三点:

油量以没过肉为准。

一定要掌握好油温。如果油温太低,肉放下去几乎没有动静,表面的浆也容易脱落,这样就起不到锁水的作用了;如果油温太高,滑肉就会变成炸肉,浆上得再好水分也会流失,这样肉就会变老。通常而言,五六成热的油比较合适。有些原料则可能需要用三四成热的油,比如肝类原料(详见“熘肝尖”的步骤四)。

家中炉灶火力较小,锅具也小,滑油时不宜放太多油,所以可以适当地让油温高半成左右,因为原料一下锅油温很快就会降低,油温如果太低容易脱浆。滑油的火候需要多次实践揣摩才能掌握。

◎ 效果对比

以鸡丁为例,请看下面的对比图。

上图中的鸡丁未经滑油直接下锅炒制,鸡丁中的水分大部分都流失了。由于家庭烹饪时火力不够大,长时间的炒制使鸡丁的口感变老了。

相反,下图中滑过油的鸡丁则完全不同。滑油有助于鸡丁保持鲜嫩,而且滑油相当于对鸡丁进行了前期加工,这样后期炒制需要的时间就会比较短。成品清爽干净,鸡丁口感细嫩,完全不同于直接炒制的鸡丁。

烹制菜肴切不可图省事,否则往往以失败收尾。

挂糊——让肉“披挂上阵”

炸制前挂糊可以使肉的表面形成一层外壳,有助于锁住水分,从而使肉具有特别的风味和口感,或酥脆,或软嫩。炸制好的肉可进行再加工,也可直接食用。例如,烹制抓炒鱼片(见抓炒鱼片)时需要在鱼片表面裹一层厚厚的糊,然后用热油炸,最后用调好的汁快速翻炒均匀,成品口感非常酥嫩。烹制软炸虾仁时也需要在虾仁表面裹一层厚厚的糊,用热油炸好即可直接食用,口感软嫩,风味独特。

和上浆不同的是,挂糊主要用于烹制需要炸制、然后裹汁或蘸食的菜肴,所以要求将糊调得浓稠一些,而且要裹得厚一些。挂过糊的肉应该看不到本色(左图)。糊太稀的话,不容易裹在肉上(右图),肉极易被炸老,而且会缺少应有的口感和风味。

诀窍与重点
——巧防粘锅

炒肉片时肉片粘锅变成了“锅贴”,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此外,给上过蛋清浆的肉滑油时以及煎鱼时也很容易粘锅。下面我将教大家两种炒肉时防粘锅的方法,并独家传授煎鱼时防粘锅的诀窍。

前提:将锅彻底洗净

锅用久了内壁容易遗留顽固污渍,这些污渍不但容易导致粘锅,还会使菜品(尤其是不放酱油清炒的菜品)粘上小黑点,非常影响美观。解决办法:将锅放到火上烧至污渍处冒烟发白,然后用凉水冲洗,待降温后用钢丝球擦洗(如图)便可彻底清洁。

■ 千万不要在锅热的时候擦洗,容易烫伤。

防粘方法一:姜块擦锅法

1. 准备一块新鲜的姜,切开(左图),切面越大越好。

2. 锅中不放任何东西,烧得越热越好,最好到冒烟的程度。

3. 手持姜块,在热锅内壁上使劲擦(右图),将姜汁涂在内壁上。

4. 溜锅:锅中倒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多次溜油,使锅表面尽可能多地“吃”油,然后将油倒出。

■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粘锅的概率非常小。此外,溜锅后静置的时间越长,粘锅的概率越小。

防粘方法二:炒蛋擦锅法

1. 准备一个鸡蛋,将其打散(图1)。

2. 锅烧热,倒入油,然后倒入蛋液翻炒(图2)。

■ 要尽量使锅的内壁全部粘上炒过的鸡蛋的油。

3. 将鸡蛋盛出。

■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锅炒任何东西(包括炒比较容易粘锅的米粉或者面条等)基本不会粘锅(图3)。缺点是成本稍高。

煎鱼时不粘锅的诀窍

先按照以上任意一种方法对锅进行防粘处理,然后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煎鱼时粘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1. 在鱼身上裹少许淀粉(图1)。

烧鱼时裹过淀粉的鱼烧到最后汤汁会变黏,此时需多晃动以免煳锅。

2. 煎鱼时油温要高一些,最好用八成热的油。这样能使鱼的表面很快定型(图2),降低粘锅的概率。

3. 鱼入锅后不要急于翻动,先用大火热油煎一会儿,这样鱼的表面比较容易定型,鱼皮也不容易破碎和粘锅(图3)。

不同肉类的处理方法

猪肉、牛肉、羊肉的处理方法

◎ 最嫩不过里脊

想吃到口感细嫩的肉,首先要挑选最嫩的肉。猪、牛以及羊身上最细嫩的肉所处的部位差不多。首选为位于脊椎骨内侧的肉(里脊),其次为后腿肉。里脊水分含量高、纹理细,非常适合制作爆炒类菜肴。

猪肉分割部位示意图

爆炒类菜肴要求口感细嫩爽滑。烹制此类菜肴时,除了选用鲜嫩的里脊以外,还要通过上浆锁住肉中的水分并给肉额外补充一些水分。这跟我们平时所说的用护肤品补水是同样的道理——水分多了皮肤自然就嫩了。

◎ 切丝、腌制及上浆(以猪肉为例)

肉丝一定要切得均匀。下面我将教大家几个诀窍,掌握了它们,即使没经过专业训练,你也可以切出均匀好看的肉丝。

【诀窍】

1. 挑选厚一些的肉块,要求纹理长10厘米左右。

纹理长度即切出的肉丝的长度。身份证约长8.5厘米,所以将肉丝切得比身份证长一些即可。

2. 将肉块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冻2~3小时。冻好的肉比较硬,容易切得多(注意不能冻得太硬)。

如果来不及冷冻,可以直接切,不过这样切出的肉可能没那么均匀好看。

包保鲜膜是为了锁水保鲜。低温下水分流失较少,如没有保鲜膜也可以不包。

3. 肉丝最好切得粗一些。因为肉丝受热会紧缩,如果切得太短、太细,肉炒完后就会变成“蝌蚪”。

【步骤】

1. 切丝。先将里脊顶刀切成0.5厘米厚的片(图1),再顺刀切成0.5厘米粗的丝(图2),这样肉丝就算切好了(图3)。

2. 腌制及上浆。加少许黄酒和盐将肉丝抓匀(图4),然后将淀粉和冷水调成水淀粉(图5),分次加入肉丝中,朝同一方向搅拌,直至水分完全被吸收、肉表面有黏性(图6)。最后可以加一点儿蛋清或淀粉将肉丝抓匀(图7)。

注意:不能一下子把水淀粉全倒进去,那样不利于肉吸收水分。

怎样检测“水分是否完全被吸收”?拍一下碗中间的肉,如果周边的肉颤动了,说明肉已经“吃”足水分。等你对水的用量心中有数后,可以尝试预留一点儿水,不要让肉“吃”水太足,以防水分回吐。

诀窍与重点
——做出媲美餐馆水平的白嫩肉丝

如果想让肉丝白嫩一点儿,可以在切好后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几小时,将血水泡出,这样肉丝就会比较白。将肉丝捞出沥干,然后加点儿黄酒和盐,再加点儿淀粉或蛋清抓匀,这样肉丝就会比较嫩。这就是餐馆炒的肉丝看起来更白嫩的秘诀。

◎ 切片、腌制及上浆(以牛肉为例)

顶刀切肉片。腌制与上浆方法与肉丝的基本相同。

此处以牛里脊为例。牛肉质地相对较老,切之前可以不放入冰箱冷冻(当然,冻一下会更好切)。

【步骤】

1. 切片。顶刀切片(图12),厚度以0.2厘米左右(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佳。切完装盘(图3)。

2. 腌制及上浆。放少许黄酒和盐略腌,然后调适量水淀粉并分次加到肉片中,朝同一方向搅拌直至肉片表面有黏性(图4),最后加入少许全蛋液抓匀即可(图5)。

为什么此处要使用全蛋液?

因为猪肉炒出来颜色白一点儿比较好,加蛋黄的话会影响色泽;而牛肉炒出来颜色红一点儿比较好,加了蛋黄会使肉的色泽更好,还能使肉质更嫩。当然,也可以只用蛋清。如果短时间内不炒制,可以倒入少许食用油将肉片搅匀,以防水分回吐。这样处理过的肉滑油时很容易分开,而且口感嫩滑,合大多数人的胃口。

诀窍与重点
——使牛肉更鲜嫩的秘诀

牛肉肉质较老,若想使其口感鲜嫩,可以用一些有助于破坏牛肉纤维的调料(常用的有嫩肉粉、小苏打、鲜姜汁以及木瓜汁等)进行腌制。相较之下,用鲜姜汁和木瓜汁腌肉要健康得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们的味道。用这些调料腌肉的话,最好静置40~60分钟再滑油。如果腌制片刻就炒制,几乎起不到嫩肉的效果。

鸡肉的处理方法

◎ 鸡胸肉

鸡胸肉非常细嫩,其切法、腌制方法及上浆方法与猪肉、牛肉、羊肉的类似,即先切丁或切片,然后用少许黄酒和盐腌一下,最后加少许水淀粉抓匀(见不同肉类的处理方法)。

处理鸡胸肉时需注意:

鸡胸肉非常细嫩,炒制时对火候的要求很高,火候稍微过一点肉就会变老。所以给鸡胸肉上浆时最后需额外加一些淀粉抓匀,让保护层厚一些,这样就可以降低鸡胸肉变老的概率。

如果想让鸡胸肉口感更嫩,可以稍微多加一些水淀粉,前提是肉仍能吸收水分。

◎ 鸡腿肉

鸡腿肉很受大家欢迎,但是要去除鸡腿骨却并不轻松。下面我将教大家如何干净利索地去除鸡腿骨及如何切鸡腿肉。

【步骤】

1. 顺着鸡腿骨用刀尖纵向划开鸡腿(图12)。

刀一定要锋利,尤其是刀尖。

2. 把鸡腿翻过来,用刀背将关节敲断(图3)。

3. 左手翻起关节,右手用刀按住大腿骨的末端,左手使劲一撕,肉和骨头几乎能完全分开(图4)。

4. 用刀将骨肉仍旧相连的地方切断(图5)。

5. 检查“牙签骨”是否被剔除。“牙签骨”是位于鸡腿骨旁像牙签一样细的小骨头,有时候并没有随着大腿骨一同被去除,所以有必要检查一下。如发现鸡肉中有“牙签骨”,就要将其去除(图6),否则食用时容易被扎到。

6. 鸡腿骨剔净后,就可以开始切肉了。鸡腿肉带皮切起来比较费力,所以最好用剁的方法。不管是切丁还是切条,都可以用适当的力度一刀一刀地剁(图7),但下刀需准确一些。

处理鸡腿肉时需注意:

鸡腿肉质地脆嫩,不像鸡胸肉那样很容易变老,腌的时候无须让其“吃”水,用黄酒和盐略腌后,放少许蛋清和淀粉抓匀。

虾的处理方法

一般而言,海产品(如虾、鱼等)肉质细嫩,水分充足。虾的处理方法并不复杂,上浆时不必让虾肉“吃”水,只需在表面裹一层薄薄的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后面的加工环节,要多观察,掌握好火候,谨防虾肉变老。

【步骤】

1. 虾去头去壳洗净(图1)。放少许淀粉揉搓一会儿后再次清洗,以去除虾仁表面的黑膜,让虾仁更透亮(图2)。

2. 用干布吸去虾仁表面的水分(图3)。

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虾仁表面没擦干,上完浆后就会黏糊糊的,放一段时间还会脱浆。这也是我腌虾时不喜欢放黄酒的原因。

3. 用刀在虾仁的背部从头划到尾(图4),取出虾线。

尽量划得深一些,如果划得太浅,虾卷曲的效果就不好(卷曲如球的虾仁又称“虾球”),但注意不要切断。

4. 将少许蛋清和淀粉调匀备用(图5)。用少许盐抓一下虾仁,然后倒入调好的蛋清糊,抓至表面有黏性(图6)。

5. 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左右,以使虾仁更脆。

诀窍与重点
——使虾仁滑嫩的秘诀

大家在餐馆中可能吃到过口感非常脆爽的虾仁,可是在家中做的虾仁却很少有这种口感。想使虾仁口感脆爽,可以用碱水将其浸泡半小时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直至虾仁表面没有滑腻感,最后擦干水分并上浆。碱和水的比例无须特别精确,一点一点地放碱,碱水触感稍滑即可,放太多对身体健康不利。如果不是特别追求口感,可以省略此步骤。市售的冰冻虾仁多用碱水泡过,口感较脆,不过不太建议选这种,因为其营养流失得太严重,而且这样的虾仁味道也不是很好,有些甚至会失去虾仁原本的味道。

鱼的处理方法

鱼肉肉质细嫩,水分充足。其腌制、上浆方法非常简单,不过片鱼片时需掌握一些技巧(以鲈鱼为例)。

【步骤】

1. 将鱼处理洗净,用刀从尾部平贴鱼脊骨片到鱼头根部,肚腩处的小刺直接切断即可(图12)。

片鱼片时可在刀上蘸点儿水,否则不好片。

2. 从鱼头根部垂直切一刀,取下半面的鱼肉(图34),用相同的方法取下另一面的鱼肉。

3. 处理肚腩。用刀贴着有刺的部分斜片进去,顺着刺的走向将带刺的那块肚腩片下来(图5、6)。

4. 净鱼肉一切为二,横过来,顺着鱼肉的斜面片成片即可,薄厚依个人喜好和要烹饪的菜肴的要求而定(图7、8)。

片烹制水煮鱼用的那种蝴蝶状鱼片时方法大体也是如此,只是鱼片需片得薄一些,而且要按照一连一断的方式下刀,第一刀不切断,第二刀再切断,这样片出的鱼片就会呈蝴蝶状。

需要挂糊炸的鱼片应该片得厚一些,否则食用时会没有鱼肉味。

5. 片好的鱼片用少许盐和黄酒略腌,然后用少许蛋清和干淀粉调糊,将鱼片抓至表面有黏性。

腌鱼片时黄酒不可多放,否则会影响上浆的效果。 WJ1W6l1BaZ8fVuGOLy3OtlK7q5QPJq2BVA+nPgWo2y/ceIfJYZgaSxRouY6VVb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