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时阴阳变化与血压

什么是四时?  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中医将四时与五行配合,分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之说,用来解释不同季节发病的特点。

民间春夏秋冬挂屏

说到四时,不能脱离我国的二十四节气,《黄帝内经》将古天文学的成就引申到医学领域,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与人体的阴阳变化相对应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季

二十四节气阴阳的变化  冬至是阴气极盛,一阳始生,相当于时辰的子时,自冬至开始,经小寒、大寒至立春,白昼逐渐延长,黑夜逐渐缩短,太阳从南回归线往北走,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增长,阴气逐渐消退。

立春一过,南方的草木开始发芽,惊蛰时冬眠的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了。由立春经雨水、惊蛰,到春分时,自然界的阴阳,经过长达90天左右的阴消阳长,达到阴阳平均,春分也是太阳邻近赤道的时间。

夏季

春分之后,真正的春天来临,太阳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自然界一片郁郁葱葱,阳长阴消,经清明、谷雨至立夏,夏天开始来临,万物茂盛,又经小满、芒种到夏至,太阳到达北回归线,白昼最长,夜间最短,自然界的阳气增长到鼎盛,早季谷物成熟,阴气又开始生长,夏至相当于时辰的午时。

夏至以后经小暑、大暑到立秋,进入阳消阴长的周期,秋天即将到来,气候变得干燥,再经处暑、白露至秋分,真正的秋天到了,秋季的水果如梨、荸荠成熟,自然界的阴阳又达到阴阳平均的时间,白天与晚上时间相等。

秋季

过了秋分以后,则自然界的阳气渐入于阴,白昼逐渐变短,夜间逐渐延长,又经寒露、霜降到立冬,不仅白昼变短,而且气温也越来越低了,北方地区在立冬前后开始了长达5~6个月的冬季供暖期,自然界的果实都已完全成熟,人们也可以利用秋季的丰富物产来进行冬令进补了。

从立冬经小雪、大雪又回到冬至,新的一轮四时阴阳消长周期开始了。

冬季

自然界阴阳消长对血压的影响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体的阴阳变化不仅要适应自然界昼夜的阴阳变化,而且要适应四季的阴阳消长变化。由于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阳亢,所以在四季的阴阳消长中不能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具体表现是:秋分以后,正常人应是阴长阳消,但高血压患者阴液不足,阳不入于阴,亢盛于上,于是血压开始升高,直至冬至前后始达到四季的血压高峰,而到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当令,阳出于阴,则血压逐渐下降,夏至则因阳气极盛,阴虚阳亢的人因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加剧其不平衡,极易出现血压的不稳定和升高,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加重。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在夏至及三伏天都是血压波动性升高及急性心脑血管病发作的小高潮时期。 A+vd4jMQN9ldGT8/rt3CYz2Qq6fdteTKenBrC3nMR1tx2lPbGGUytzblAIektF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