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正在为老年性痴呆防治做哪些努力?

我国防治痴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和成书于后汉的《伤寒杂病论》都对痴呆的核心症状“善忘”或“喜忘”的病机及其治疗方药进行了论述。但较详细论述痴呆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药的医书则始于明代医家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杂病谟》,他设立了“痴呆证”专篇,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痴呆专论。公元1687年,清代医家陈士铎出版《辨证录》,设有“呆病门”专篇,对其症状描述甚详,并分析其成因,还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影响后世200多年。公元1830年,清代王清任出版《医林改错》,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对我国痴呆认识及其防治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是,遗憾的是,进入现代以来,我国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与研究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我国老年性痴呆即将和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痴呆的防治现状,每一个涉足此领域的研究者都会不禁为之心焦。

√2005年3月我们结束在英国的留学历程而毅然回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建立了痴呆临床和研究基地。

√2007年12月获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共同资助,成为高等学校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08年1月我们发表《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PubMed网络全文收录,年内点击3000多次。

√2008年7月,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组,负责起草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的防治计划,使我国痴呆防治成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行动计划。

下面就由我们来为您逐一解答本书开头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唤起我们老百姓对痴呆这种疾病的重视,并能为有痴呆患者的家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帮助。让全社会一起来关注痴呆,了解痴呆,预防痴呆,并理解和帮助痴呆患者及其家人。 nROdTclV6Jh9DUqY6O9jL6/2jBokiJA8gfU0YC/hX1L81xu6L3eZKDQa+Usvj7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