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痛风则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古时候被称为“帝王病”,也是一种“富贵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富贵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其发病率正在直线上升。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而且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全国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全球痛风患者高达1.2亿。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肆意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历来主张“上工治未病”,“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刚刚萌发的疾病,“治未病”实际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作者长期坚持在医疗临床、科研、教学一线,以“上工”的境界为追求,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怀着让更多的人走上健康长寿之路的仁爱之心,崇尚科学的养生之道,重视生活细节,积极探求正确的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书以科普读物的形式介绍生活方式与尿酸升高及痛风的关系,痛风的易患及危险因素,痛风的中医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痛风合并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知识。力求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阅读。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北京中医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有限,错误、疏漏难免,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以便修补。
魏军平
2008年11月
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病证的范畴,而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的过多的尿酸则属于“湿浊”的范畴。由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此时若加上酗酒暴食、劳倦过度,则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也就是痛风性关节炎。如果湿浊之邪进一步伤于肾则可导致肾损害,就是痛风性肾病,甚至是慢性肾衰。
根据中医疾病分类,寒、湿邪气为“痹证”的病因,病位在经脉,毒邪入侵与寒湿相结化热、蕴热成痰,导致血运失常,聚于肌肤腠理而成毒,猝然红肿、热、痛而作,其走注关节,痛热甚剧,若被虎咬,触不可摸,故有“白虎历节”之称。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治疗以祛风为主。偏于寒者,治疗以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治疗以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治疗以清热为主。痛风患者应根据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证的性质,是属于风寒湿痹,还是风湿热痹,有无痰瘀痹阻证,然后再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