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三焦经:运筹帷幄的健康总指挥

三焦经不可不知的穴位

三焦,通俗的说,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归于中焦,肾、大肠、小肠、膀胱归于下焦。《难经》云:“三焦者,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黄帝内经》上说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人百病从气生,三焦经其实就是一个出气筒。但是真做出气筒就好用了,就是怕这个出气筒堵住了,结果问题就全来了。三焦到底是什么东西?中医把三焦当做府,府就是容器腔。我们知道胃是一个容器腔,肠也是一个容器腔。三焦是哪个腔呢?把整个体腔都包括,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就叫三焦,是调气的一个通道。

三焦经相当于什么呢?有人认为相当于现在西医所说的内分泌系统。有人经常说内分泌失调,但具体到哪块儿失调,也说不太清楚。这时大夫常常会给我们一些谷维素或维生素b 12等比较安全平和的药物,但治疗作用实在有限。还有像更年期综合征,那是长期的气郁造成的,气郁不疏,心里有郁结之气,这个出气筒又堵住了,发不出去,就会产生各种症状,所以调节三焦经,可以调节人的一身之气。有好多慢性病,也说不出哪块儿有问题,长期不愈,症状很多,这些都可以调一下三焦经,把气调顺了,身体才能正常地运行。当焦虑不安、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经,求医不如求己,效果通常会让您喜出望外。

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环指指甲角的关冲穴,止于眉毛外端的丝竹空,左右各23个穴。三焦经属火,焦字本身就是“火烧”的意思。看来此经“火气”不小。三焦经与胆经是同名经,二者都是少阳经,上下相通。所以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而出,于是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三焦经直通头面,所以此经的症状多表现在头部和面部,如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喉咙痛,眼睛红赤,面部肿痛。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且多发于脾气暴躁之人,因此可以说三焦经是“暴脾气”人群的保护神。及早打通此经,还可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此经穴位多在腕、臂、肘、肩,“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对风湿性关节炎也有效果。下面咱们就挑选几个自己容易操作的穴位试一试。

关冲穴  关冲穴像一个气筒,就是放气的地方,心里憋闷,平常就多揉揉关冲穴。尤其心烦意乱,却又说不出哪儿难受,感觉就是不舒服,就可以揉揉这里。关冲穴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车跟关冲穴有什么关系?那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晕车。肚子里有浊气,浊气上来了,就会晕车,有时候只要打几个嗝儿,晕车马上就好,这就更说明是浊气在堵着,所以会觉得恶心。而关冲穴是排气口,能帮助我们把浊气散一散,虽然散的不是特别多,但能散点儿就舒服点儿。关冲穴还能治疗急性咽喉炎、咽喉痛。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和气郁有关系,生了好多气,气散不出去,发炎了。所以这块儿既然能排出气来,它就能去火。气有余,就是火,这个气指的是浊气。

液门穴(荥水穴)  津液之门,在环指、小指缝间。此穴最善治津液亏少之症,如口干舌燥,眼涩无泪。“荥主身热”,液门还能解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暴怒引发的耳聋诸症。此穴还善治手臂红肿,烦躁不眠,眼皮沉重难睁,大腿酸痛疲劳诸症。也可以治人体干燥症。如果眼睛老干涩,就可以多揉液门。嘴老干,咽唾沫都没有,也可以揉液门。

而且液门还可以治疗很多感冒的症状,譬如感冒的时候嗓子痛、嗓子干想喝水,身体发热。能治感冒与这条经的性质有关,这条经就是排出气的,气多了就上火。然后风寒再一来,压抑住了,火散不出去,就会在里面产生炎症,液门就是散火的。

液门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恢复体力的穴位。比如说劳累一天了,到晚上眼皮也沉了,腿也酸了,浑身也感觉到没劲了,这个时候揉揉液门穴,可以帮助恢复体力。

中渚穴(俞木穴)  此穴在手背侧,第四、五掌骨间。俞主“体重节痛”,木气通于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经痛,都是中渚穴的适应证。此穴还可治偏头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体炎。此外,四肢麻木、腿脚抽筋、脸抽眼跳等肝风内动之症,都可掐按中渚来调治。这个穴怎么揉?一定要把指甲剪平,掐进去,揉的时候,哪个地方最痛,就把这个地方当成中渚就行了。揉这个穴有一个技巧,要想让这条经通了,通常我们挫挫它,一挫手就发麻。掐进去以后,挫着揉,让它发麻,一发麻就通了。中渚这个穴治疗范围极广,首先治眼疾,眼睛痛、胀、酸涩都管。还有急性结膜炎都可以揉中渚穴。中渚穴也是去火的,所以说三焦经就是一个出气筒,凡是和气郁有火有关系的地方,就和这条经络有联系。所以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痛、眼睛发炎了,还有中耳炎、耳聋耳鸣,这些问题全和三焦经有关系。但是我们需要区别一下,急性的耳聋耳鸣是热性的,三焦经就管用;而肾虚的那种蝉鸣,很虚弱那种,三焦经就不管用。着急上火引起的耳聋、突发性耳聋、耳鸣,就应该揉三焦经。而且中渚穴是治疗身体痛证的要穴,这个痛证含义非常广,肩膀痛、腰脐痛、腰后面脊椎痛、膝盖痛、肩周炎、牙痛、头痛、眼痛、耳痛全管。跟痛证有关系的都可以揉中渚。中渚主一身之气,它一身都能走到,所以都有效。就连胃痛也管用,胃痛主要是因为什么?有气堵着,把气散出去,胃就不疼了。中渚还有一个作用,有的人脑外伤后遗症,就是手老攥着,不能伸开,有点儿像脑血栓的后遗症,这样的人就应该经常掐掐中渚穴,掐着掐着手就能张开了。

阳池穴  此穴正好在手腕这块儿。为什么叫阳池?人体阳气的池子。一揉这儿,阳气就激发出来了,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气运转起来。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体内的气运转不起来呢?因为肚子里有浊气,它妨碍运转。如果想让气血流通加快,我们就需要先把浊气排出,浊气不去,新血不生。怎么排浊气呢?多推腹,也就是多揉中脘穴。如果肚子虚寒,不愿意推腹,那我们也可以拿艾灸,每天边灸中脘穴,边揉阳池穴,浊气就可以散了,而正气也进去了,这样就全运转起来了。还有一个穴配合着使用,效果也很不错。肚脐眼上面4寸是中脘穴,肚脐眼下面1.5寸是气海穴,灸完中脘穴,再灸一灸气海穴,那么上下气就全通畅了。有人吃东西,吃完了就堵着,不消化,在吃饭之前先灸灸它再吃饭,马上就能感觉到饭菜的香甜了,这是因为浊气散了,通了。气海穴,气之海,最能帮助我们把正气补足,把浊气排出去了。所以这个方法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揉阳池穴,激活阳气,然后把浊气排出去,灸中脘穴,还可以推腹,还可以艾灸,但是阳池穴不艾灸。

外关穴(络穴)  此穴非常好找,在腕背横纹上2寸。外关即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胸中郁结之气可由此排出,外感风寒或风热可由此消散。此穴更善调情志病,与胆经阳陵泉同用,有逍遥丸之效。与胆经丘墟穴配伍,有小柴胡汤之功。能舒肝利胆,散郁解忧,可治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胸胁胀满,五心烦热,失眠急躁之症。若脚踝扭伤,用力点按外关穴,可即时缓解症状。平日多揉外关穴,还可以防治太阳穴附近长黄褐斑和鱼尾纹,以及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外关穴功效众多,且又是防止衰老的要穴,不可小视。外关是跟经络相通的。凡是病证堵塞在经络了,腿上的胆经不通了,坐骨神经痛了,就可以揉外关。

外关穴还是治疗偏头痛的要穴,有人长期的偏头痛,我们需要首先找它的头痛点,一般都是在耳朵上面一点,我们可以先拿大拇指推,边揉边推,把在里面的筋先推开。然后赶紧揉外关穴,头痛马上就能缓解。但是也有一种情况不能缓解,什么情况?头非常痛,外关穴没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头到外关这段经络堵着呢,所以要从上面先找到痛点,看它在哪里堵着了,把找到的痛点揉散了,再揉外关,头痛问题才能解决。所以穴要跟经结合在一起,经必须得先通了,穴才能通。灯泡要亮,必须整个电线都是有电的,灯泡才能亮。电线没电,灯泡怎么也亮不了。只要是经络不通的,外关穴它都管。像头痛、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都可以循经走,都在经络上面。还有落枕,揉外关也管用,前面提到的中渚也能治痛证,所以落枕赶紧揉中渚、外关这些穴是很有效的。

支沟穴  此穴在外关上1寸,所以与外关穴的功用较为类似,也可舒肝解郁,化解风寒,但同时还善治急性头痛、急性腰扭伤、胆囊炎、胆石症、小儿抽动症。古书皆言其善治便秘,是治疗便秘的要穴。但通过大家的反馈来看,光这么揉揉好像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所以就证明要把这条经打通了,这个穴才能有效果。光用这一个穴也是不行的。支沟穴对于什么是特效呢?肋间神经痛。比如有人说岔气了,用拇指重力点按支沟穴,马上见效。但是也特别有意思,这个岔气,上下窜着疼。揉这个支沟穴,偏上部分这块,您揉马上就好点儿。但是它下面窜通还疼,怎么回事?下边不归支沟管。下面归胆经的阳陵泉管。一人管一半。因为这条经叫少阳三焦经。腿上就是胆经,胳膊上就叫三焦经,其实它们是一条经,一人管一半。所以胆经这块儿,也管气,气发不出去了,也会在胆经这块留着。为什么有人一敲胆经,头涨了,就是胆经的浊气跑到三焦经上来了,所以我们还得把三焦经给揉开了。可以说三焦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泄气口,谁都拿它当出气筒,都想从那儿出来。所以我们平常不让它堵住,一定要打通它。

天井穴  就在肘尖上1寸,有一个窝就是天井。天井是治疗淋巴结核的首选要穴。所谓的淋巴结核,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瘰疬。就是脖子长的好多疙疙瘩瘩的东西。中医管这个叫气结血瘀,就是里面有瘀血了,有气了,结在一起了;还跟生气有关系。生气生得比较重,产生瘀血了,瘀血这个浊和里面的痰丝混结在一起,就变成淋巴结核,也就是说的瘰疬。所以要多揉天井穴,气郁才会散掉。尤其爱生气的朋友,天井肯定全都疼着。

清冷渊穴  在肘尖上2寸的地方。清冷渊有一个别名叫清冷泉。古人起的名字总是很有情趣,为什么叫清冷渊,或者叫清冷泉呢?就是这个地方是去火的。去什么地方的火呢?还是和气有关系,什么咽喉肿痛,上火了,嗓子疼,牙痛,眼睛也痛,目赤,这个时候赶紧揉清冷渊,一揉清冷渊火气马上降下去。就好像让您跳到清冷渊里面去洗澡去了。渊就是一个大池子,深渊嘛!也可以管它叫清冷泉。到清冷泉里面洗澡去了,当时就能把火消下去。尤其头痛发涨、心里又热又烦躁,可是揉外关也不管用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赶紧揉清冷渊、天井,问题就解决了。

消泺穴  泺,就是浅水的意思。本来水就很浅,为什么还给它消掉呢?把浅水都消掉,正说明这个穴位是去湿要穴。气郁则生湿、生痰,所以这个消泺是去湿化痰的要穴,尤其去气郁之痰。一生气气滞了,血不流动了,就产生好多湿气,形成水肿。消泺,刚有一点水赶紧把它消掉,别让它产生湿气。

臑会穴  臑会是治肩膀痛的要穴。

天牖穴  把头往边一侧,有一个大筋,天牖穴就在大筋的边缘,因为它离耳朵旁边非常近,离耳垂就是斜着一寸,大概就在耳朵后边一点。天牖是治疗耳聋、耳鸣的要穴。还有,肩颈痛、脖子痛、落枕这些疼痛,按天牖也很有效。为什么呢?因为三焦经正好沿着脖子和肩膀这条经络循行。经络所行,阻滞所病,原因就在于此。

翳风穴  耳垂压的那个点就是翳风。翳风主管耳聋、耳鸣、牙痛、头晕、偏头痛等。

三焦经就这么简单,但是三焦经却又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在今天的社会,看起来社会进步了,其实是竞争更多了,有了比较,心里就会有不满不忿,可能生活真的有不公不平,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能改变生活,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拥有的,我们就会很幸福。偏偏很多朋友总是看到自己没有的,所以每天都会生很多气。生气就得及时消掉,三焦经就是一个出气筒,我们没事儿捋捋,就把心里的气给散掉了,有时候你捋着,正好打嗝儿了,什么原因?呵呵!就是帮您把这块结的气散出去了。还有好多女士有月经痛、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都跟气郁有关,都可以多揉三焦经。其实这条经络的功效,远不止这些,朋友们自己去慢慢探寻和体验吧。经络穴位,就是我们与身体交流的通道,想要真正认识自己,不必去远方寻求开悟,因为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神秘的三焦经,生命的排气阀

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膀胱、大小肠。

三焦有什么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去为身体服务。对于它的具体形状,从古至今就争论不休,现代有的医家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但都不能涵盖三焦实际的功用。所以咱们也就没必要把三焦硬与西医解剖意义上的器官去进行类比了。

不过学习经络可深可浅,虽不能登堂入室去探宝,咱们顺藤摸瓜去摘些果子却也是举手之劳。注意观察一下您出现症状的位置,看它是发生在哪条经络循行的路线,只要刺激这条经络上的相关穴位,那么症状都会有些改善的。

按《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这是汉代华佗所写《中藏经》中的一段话,此书文字古奥,但对三焦的这段阐述倒是通俗易懂。这些话语未必真的出自华佗之口,但三焦在五脏六腑当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那三焦具体说来有哪些作用呢?简而言之有二:一是通调水道。二是运化水谷。三焦之功能如此强大,应该在治疗上屡见奇功,但实际远非如此,因为大多数医者对三焦概念功用模糊不清,很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正奥妙,只是停留在对传统注释的一知半解上。机制不明,自然也就无法应用。有的人甚至根本想不起用三焦经来治疗脏腑病这条思路。

这也难怪,古人在三焦治则上,就没留下很丰富的例证供我们参考,就是简单的阐述都难得一见,明代医家孙一奎有几句话或许是其经验之谈:“上焦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分清泌浊,其治在脐下”。古人说话,都是如此这般简约,按现代人的思维好像跟没说一样,其实古人只是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外面的风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看的,有心者便可以借此通达深入。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愿意有人一一指点,青山在远处,白云在上边,还有流水,小桥……否则即使再开两扇窗,也是一无所见。

我每天都在积累知识,但我发现学富五车的人很多都没有思维。我每天都在参研事理,但我殚精竭虑仍没有看到觉悟的灵光,倒是在半梦半醒之间,亦真亦幻之际,失神凝望之时,或许有些不期然的东西,那似乎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yzCojcZkl0vjnN7ytppPLdT5//prakmGo4VEUJwwZT4nUcEB/IkOzzpkwBzJ0l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