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撩开心病的面纱

常见的心理疾病

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各种精神心理上的原因,而使自己观念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心理疾病的原因主要有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感情与家庭的变故、生活贫困、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学习任务过于繁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等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咨询、治疗重点,有人将心理疾病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  如拔毛癖、多动症、习惯性尿裤、屎裤(儿童遗便症)、夜尿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口吃、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儿童退缩行为、品行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等,以及一些具有儿童特点的儿童性别偏差(包括儿童异装癖)、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怖症、儿童情绪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如考试综合征、严格管束引发的反抗性焦虑症、恐怖症、学习逃避症、癔病、强迫性神经症、恋爱挫折综合征、经前紧张综合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网络综合征等。

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①工作适应疾病:过度成就压力、物质金钱关系不当(如致富后的空虚症、吝啬癖等)。②职业性心理疾病:教师的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心理障碍、噪声导致心理疾病、夜班导致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③性心理疾病: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异装癖、自恋癖、性厌恶、恋物癖等。④中老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痴呆、老年期谵妄、退离休综合征等。

心理疾病需要与精神病相鉴别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而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有自知力,有不舒适的感觉,会主动求医。

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可辅以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种种障碍。

神经症是什么?

神经症这一名称,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疾病单元,而是包括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很不一样的一组精神障碍。其共同特征是:患者有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常有焦虑和烦恼,或为各种躯体不适感所苦,体格检查不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作为其临床症状的基础;自知力大都良好,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病态体验与客观现实相混淆,即患者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害;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为他人理解和接受;常迫切要求治疗。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有关;病程多迁延或呈发作性。病程不足3个月或仅有一次短暂发作者称神经症性反应。神经症的分类是以症状学为基础的,根据主观症状的体验和情绪的反应特点,神经症可分为:①恐惧症;②焦虑症;③强迫症;④躯体形式障碍等。

心身疾病到底有哪些?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不是由于躯体疾病引起的,在发病前往往有超过机体承受能力的情绪刺激,如生气、着急等。

常见的心身疾病按各器官系统分类,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原发性高血压、心律不齐等;消化系统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激惹综合征、贲门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呕吐、习惯性便秘、胃痉挛、心因性厌食、贪食等;呼吸系统的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神经系统的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慢性疲劳等;泌尿生殖系统的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等;皮肤科的斑秃、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眼科的青光眼、弱视等;耳鼻喉科的梅尼埃病、失音、口吃、咽部异物感等;妇科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口腔科的舌痛、口炎、口臭等;儿科的哮喘、遗尿症、夜惊症、口吃等。

心身疾病的治疗强调心身同治。具体而言,治疗方法要注重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如有需要,可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抗焦虑、抗抑郁药。中医药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如针灸疗法,对心身疾病特别是疼痛性不适、失眠等病症疗效显著。

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

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反应的问题。这些心理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简而言之,身心反应为身体上的不适引发的心理上的不适。躯体疾病引发心理疾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躯体疾病日久不愈,会引起患者认知以及情绪的改变。首先,若是患者性格素来多疑,或是不够乐观,患病时间长了,患者会觉得自己的病没有希望了,可能会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进而可能引起抑郁及焦虑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其次,如果患者家庭不够和睦,不能给患者鼓励和支持,反而责备患者看病花钱多,患者可能会处在一种焦躁易怒状态,影响了情绪的稳定,进而加重病情。再次,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如脑血管意外或心脏病引起的脑缺氧、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的心理障碍(如高血钾可致意识障碍和知觉异常,高血钙可致淡漠、幻觉等)。所患疾病如果本身影响到了神经系统,日久不愈自然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

可以这么说,疾病日久不愈对患者来说成为一种新的应激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为了应付当前的紧张,体内就会不断地进行生物化学活动。于是,神经系统、脑垂体、肾上腺、胸腺等腺体不断紧张地工作,来调整机体的紧张状态。当机体内贮存的能量被大量地消耗时,体内的生理生化平衡被破坏,于是,生理活动状况表现出不断削减的趋势,控制和调节紧张的大脑活动也变得迟钝了。在这种情况下,机体的生理心理状况都会大大恶化。

对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进行治疗时,应当以治疗躯体疾病为主,辅以心理治疗以增强疗效。

治疗生活方式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的躯体或心理疾病。这是发达国家在对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就是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再说简单点,生活方式病是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积累形成的。如果你年轻时不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陷入“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的境况。

“生活方式病”很可怕,因为它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开私家车上下班、坐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度过夜晚时光……这曾是许多人追求的幸福生活,而今我们享受到了这种“幸福生活”,“生活方式病”却已经开始缠身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

生活方式病包括的疾病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恶性肿瘤。这些疾病难以治愈,严重地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让我们以高血压为例子来说吧。

酗酒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饮用高酒精含量的白酒。我们在餐桌上应酬时,常有“不喝白酒不够朋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恶习。喝一杯白酒,必定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长期饮酒会成瘾,形成恶性循环。此外,酒还会部分抵消某些降压药物的作用。

饮食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  如日常生活中食用过多的盐不但可以使不少人发生高血压,而且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心肌梗死或肾功能衰退。

肥胖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高血压和肥胖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高血压患者中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胖有很多种,有的人的胖集中在腹部,腰围粗,肚子大,我们称之为“向心性肥胖”,这种胖最危险——常常有高血压并伴有血脂紊乱、血液胰岛素增高、糖耐量异常,被称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存在多重危险因子,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通过血管蓄积到肝,引起脂肪肝,严重时引起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

压力过大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高血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容易产生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工作时心动过速、火气大;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缓。长期心跳过快(≥75次/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会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

孤独感与高血压有很强的关联性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人类的孤独感和血压升高有联系,而血压升高是心脏疾病的征兆。参与研究的人填写了一个由20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对他们孤独的程度进行判断。超过一半的人被认为至少是中等程度的孤独,相比孤独感轻一些的人,他们的血压要高。

生活方式病现在日渐猖獗,那么谁是治疗生活方式病最好的医生呢?只有自己!

《黄帝内经》说:“上古圣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乃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中可以读出,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金钱是买不来健康的,追求健康没有快车和捷径。时下,服用“生活方式药”可谓方兴未艾,成为时尚。“生活方式药”是医学上的一个新概念,指那些主要不是用来治疗疾病、而是用于改善因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有关症状和疾病的“药物”。

近年来,行为医学的产生与兴起,正是缘于现代生活方式中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心身健康。行为医学研究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目的在于为人类的健康出谋划策,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并矫正异常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

从广义上说,任何可以改善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方法都是“生活方式药”,是否使用这种药物,取决于个人。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根本措施,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KpztPhrHx5ouknG7SSsobiAxmIP/LRi8a1k6QT08Igi0ktpy3GvPh91PGgR6AV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