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远离负性情绪的纷扰

生气乃百病之源

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十大害处。

伤心  气愤时心跳加快,容易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

伤肺  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

伤肝  人处于生气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伤脾  气极忧虑,能伤脾胃。

伤肾  经常生气,可使肾气不畅,易致尿闭或尿失禁。

伤胃  气满之时,胃纳不佳,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伤脑  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者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出血。

伤神  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伤肤  经常气闷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增多。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碰到烦心恼人的事,也就难免要生气。人都有七情六欲,生气,本身也是人面对不公平、不满时的自然情绪反应,但是这种情绪反应的强度比较强、比较急迫。人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心跳加快,面红耳赤,呼吸急促,血压上升。古人曰:“怒则气上,损其身”。《黄帝内经》云:“气血充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怒者气上……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延安有位姓吴的和尚,104岁时还能担40公斤的柴火上山,他有一首长寿歌诀曰:“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面藏。只要你能跳出去,不是神仙也寿长。”足见除酒、色、财之外,气也是人们健康长寿之大敌。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生气为于事无补之举,非但无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冲突。生气是百病之源,经常生气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人类的长期生活证明:过度持久的情绪波动或剧烈的发怒,会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的紊乱,容易导致皮肤色斑形成,消化性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肝肾功能受损,内分泌失调,加速脑细胞衰亡,循环系统改变,继而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甚至一怒而丧命。

古人曹慈山说:“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气逆而不顺,室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熟重?一转念间,可以焕然冰释。”生气是自己心理不平衡的暴发,会给自己的行动带来错误的极端,会给自己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也是古语所说的“气坏了身体”之说。

阎敬铭的“不气歌”

清朝一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写的“不气歌”,更道出了“过来人”的深刻体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生气呢?这就需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有一种宽容和体谅的心境,即有容人容事之雅量,正所谓“不为小事而生气,万事都要想得开”(文坛寿星苏局仙语)。为人者,不因兼容瑕疵而觉逊色,如“江海之秽物不可胜计,而无亏其深也;五岳之曲木不可营量,而无亏其峻也。”其具体方法有:首先要离开让你生气的环境,然后通过唱歌、跳舞、听音乐、看电视或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向可以信赖的人倾诉,释放你的不满情绪,但要注意就事论事,语气和缓,以免在讲述的时候再次引起情绪激动。年轻的人要把一些怒气升华为做事业、干工作的动力,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如果确实感到自己受了委屈,但是现实状况又无法改变时,也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自我宽心,让自己好好吃一顿或买一件自己心仪已久的物品等。但是对于无关大是大非和原则性的事情就应该谦让、礼让、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你的情绪是否“过了火”?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固执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生打成死结,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下面是一个检查偏执程度的小测试,快来检查一下你的情绪是否“过了火”?

你对别人是否求全责备?

老是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感到大多数人不可信? 会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和念头? 自己不能控制发脾气? 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认为别人对你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老是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

测试评分: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

测评结果:总分10分以下:不存在偏执情况,恭喜你,是个心平气和的可爱的人。

15分至24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如果总觉得环境不顺心,要注意警惕,原因可能是在自己哦!

25分以上:你有偏执的症状,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走火”。另外,建议你遇到很大障碍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好发“火”者如何熄“火”?

爱发火是一种不良和有害的情绪,也是一种习惯。一个人经常发火,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身体不适,也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疏远。但是如何才能平息自己的怒火,不让自己被恶劣情绪牵着鼻子走呢?不妨试一试以下一些常用的方法。

回避法  首先离开让你生气发火的场景。比如人们常说“我一听见某某就气不打一处来”,“我一看到某某就火冒三丈”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避免“看见”或“听见”,要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尽可能减少生气的机会。

转移注意力法  转移话题,找些开心快乐的事情干,选个令自己愉快的音乐、戏曲,阅读引人入胜的小说、诗歌,或出去走走等等。首先要用让你感兴趣的事情来替代让你生气的事情,再让愉悦平和的性情逐渐代替愤怒的情绪。

倾诉法  不要让强烈的愤怒情绪长期积压在你的心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向可以信赖的人倾诉,释放你的不满情绪,但要注意就事论事,语气和缓,以免在讲述的时候再次引起情绪激动。

自我提醒法  当要发火时,只要自己还能自我控制,就要试着用意识驾驭自己的情感,警告自己:“我这时一定不能发火,否则不仅会把事情搞砸,还会影响我的健康!”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延迟时间法  当意识到自己要发火时,最好的办法是约束自己的舌头,强迫自己不要讲话,在心里默默深呼吸或数数,这样会有助于缓和激情、冷静头脑,然后相对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升华法  年轻人应该把一些怒气升华为做事业、干工作的动力,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以自己的实力来给对方最有力的反击。

自我安慰法  如果遇到让我们愤怒的事情,我们又无能为力时,也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自我宽心,让自己好好吃一顿或买一件自己心仪已久的物品等。

自我修炼法  俗话说:“壶小易热,量小易怒。”动辄发脾气、动肝火是胸襟狭窄、气量太小的表现。要保持克制,就必须有很高的修养,有修养的人才是有克制力的人。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是决不会为区区小事而随意发火的。即使遇有不顺心的事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和风细雨地解决矛盾和问题。

清明时节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据记载,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是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象征性意义。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固化在人们的心中。

同时也要意识到,任何事物对人的作用都具有其两面性,文化对人的作用也不例外。“清明节”对于华人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人们对祖先或者逝者的缅怀之情,却又从另一方面使人们产生一些负性情绪,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最好注解。不知人们是否注意到,在我们的周围,如抑郁症、失眠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每逢春天或“清明节”前后,病情都会复发或加重,自杀人数也会增加;高血压、溃疡病、哮喘、冠心病等一些躯体疾病的患者也会在这一时期症状加重。一些医生与患者,往往只关注到与节气相关的气候、温度、湿度等物理变化对这些疾病产生的影响。据某市心理危机救援中心统计,该中心仅3月17日这一天,就接到了18个救援电话,其中符合“一级警讯”标准(自杀即时发生)的就有3个。4~5月,特别是“雨纷纷”时,是“情绪化自杀”的高峰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春天人体内激素水平动荡变化,人的情绪随之波动变化,因情绪冲动而自杀的人也就多起来了。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清明节”的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影响可能更大。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这些疾病得来之时就与亲人的故去有直接关系,但由于时光流逝,对失去亲人的情感思念已经化为患者的潜意识,一到春天或“清明节”前后,节日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暗示,无形中作用于患者的潜意识,诱发剧烈的内心冲突和情绪变化,而这种潜意识活动患者自己并不知晓。

二是一些患者在现实的生活中本身就面临着潜在的心理危机,人生困境、现实与愿望的距离等,也会在这一时期加剧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从而引起内心冲突和情绪变化;后者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而前者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常常把原因归结为与节气相关的气候、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的变化,从而使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复发或加重,一些与情绪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哮喘、冠心病等也会在这一时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是对于幼儿和少年儿童,由于对一些祭祀活动的不理解,会产生某种神秘主义的恐惧心理,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其成长过程。因此,“清明节”前后,人们不仅要关注气候与温度的变化,更要注意调节情绪和心理,把对亲人的思念,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财富,化为未来前进的动力,防止剧烈的情绪变化,特别要防止那些潜在的情绪变化。同时要关注一些祭祀和悼念活动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要让儿童在追思与悼念中得到理性的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 37Vldl+rHAXyDvNKnkQR1EaXLMW4mjM892+PCOWSIY8ed/OpMB1aZM76nu1Ojj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