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无疑是数千年来人类全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占人类半数的妇女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有着享誉世界的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无论如何是与中国妇女和她们的科技活动分不开的。这和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一样,概莫能外。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浩如烟海的史籍,它们记载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其中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从事科技活动人物的生平,却是很少涉及。有关女性的科技成就和人物事迹的记载,则更是匮乏至极。根据中国现存的史籍可知,古代数千年间,记述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妇女不过数十人,真可谓寥若晨星。事实上,她们大多仅有姓而无名,甚至无名无姓,其事迹即便有所记述,也极为简略,仅点滴零星而已。所以,在古籍中发掘有关女性科技活动的史料,无异于大海捞针、披沙拣金。

在古代,女性的生活范围始终十分有限。中国妇女更是受到“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礼教习俗、伦理道德、舆论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等种种束缚,几乎完全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之外。她们极少参与社会活动,无缘涉足科技活动。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致使绝大多数女性默默无闻,聪明才智被埋没。她们只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作出力所能及的成绩。这种情形并非中国所特有,在世界范围内也大略如此。

浙江师范大学沈雨梧教授撰著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收集了自远古传说时代至清代的女性科技人物,记述了她们的生平、事迹、贡献和影响。这些女性科技人物不仅发明了诸多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而且在天文、算学、造纸、建筑,甚至在军事地图和兵器方面,也有传承和创新,尤其在纺织技术和传统医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在清代末年出生、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多位浙江籍女科学家的事迹,如农学家沈骊英、生化学家严彩韵等,她们埋头苦干、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

古代女性在科技领域稍有成就者,无不与家庭和环境的熏陶以及个人的刻苦钻研有关。发明家中,女娲是伏羲氏的配偶(或姐妹),嫘祖是轩辕黄帝之妻,还有鲁班的母亲和妻子。最著名的“大家”--汉代的班昭,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父兄等人学术研究的影响,博学高才。她继承父兄的未竟之业,并涉足中国传统科学最发达的天文历算领域。更有一些在传统医学领域作出贡献的女性,或继承家学,或好学深思,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为民解除病痛,受到世人的称颂。在女性较多从事的丝织和棉纺织行业,以陈宝光妻子、朱克柔、黄道婆等能工巧匠为代表,她们勤于钻研、勇于革新,作出了享誉世界的发明。在清代,许多籍籍无名的女纺织家,通过辛勤劳动织出了名扬海内外的“飞花布”、“紫花布”等,繁荣了当时的经济,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诚然,中国古代妇女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这里也需要指出,所谓古代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与我们现今理解的含义显然有不同。古代人们是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高,从而作出发明创造。他们因此显著不同于当时当地的一般人,比常人更聪明能干。而其中的女性人物,也成为人们公认的能工巧匠、女中豪杰,这在古代中国更是难得。

沈雨梧教授专攻近代史、经济史、教育史和文化科技史,有多种著作问世。沈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科技人物,尤其是女性科技人物,数十年来从正史和地方志等古籍中发掘和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对科学技术领域中重要人物的生平和事迹进行了全面整理和论述。对于女性科技人物,历史记载极少,研究缺乏,专著尤为罕见。这部《中国古代女科学家》是关于女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传记著作,书中史料翔实、图文并茂,不乏作者新的见解和结论,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值得关心这方面的读者阅读。

王冰
2014年4月于北京

(王冰女士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GcSA7SHcMqfncCloaJ7Aencygq475+vTOhRkTxL9npyPfl5Hq42gnlLoCBFwbV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