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3年,浙江省金融运行平稳,融资结构持续改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一)银行业总体稳健,金融改革有序推进

全省银行业按照宏观调控要求,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信贷适度增长,结构继续优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1. 银行业规模稳步扩大,运行质量总体向好。2013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同比均增长13.4%,增速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见表1-1)。银行业税后利润同比下降4.11%,虽然盈利水平连续两年下滑,但降幅比上年收窄9.7个百分点。全年新设13家法人金融机构,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状况整体平稳,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表1-1 2013年浙江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注:①营业网点不包括总部数据。

②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④“其他”包括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

2. 存款增速有所回升,增长势头趋于减弱。2013年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见图1-1)。单位存款同比多增,个人存款增势平稳。单位存款较上年多增765.8亿元,个人存款多增232.1亿元。存款季末冲高现象虽有所减弱,但月度间波动仍较明显,1月、3月和9月存款为全年存款累计新增的90%。从月度走势看,1-5月份存款增速较为稳定,6月份之后出现下滑、短暂回升、再下滑态势。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同业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款弱势增长格局或将延续。

图1-1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3. 贷款增速有所放缓,支持重点突出。2013年,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比年初新增5704.9亿元,余额增速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见图1-2、图1-3)。全年贷款增速逐季下滑,四个季度贷款增量之比为3.1∶2.6∶2.4∶1.8。从期限看,短期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中长期贷款多增。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

图1-2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支持重点突出。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组织全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年”活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有效加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2013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新增1717亿元,同比多增238亿元,增量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54.0%,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省涉农贷款新增332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8.2%,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保障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7.3%,贷款同比多增60.2亿元。

图1-3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4. 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表外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8345.2亿元,同比少增117亿元。银行表外融资日趋活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增加较多,拉动表外融资占比大幅上升。2013年,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累计新增99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2%,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5. 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民间借贷量缩价跌。利率走势较为平稳,各月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7.15%~7.20%区间内窄幅波动,四个季度利率分别为7.19%、7.15%、7.18%和7.17%。利率重心下移,利率上浮贷款占比为81.1%,较2012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受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降、民间借贷市场风险释放、借贷主体风险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影响,民间借贷监测利率持续回落。2013年,全省民间借贷监测综合平均利率为21.76%,较2012年下降3个百分点。

6. 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温州、丽水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大型商业银行在浙江的分支机构改革创新工作有序推进,邮储银行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取得新成果,全省已有18家农村商业银行开业,新设11家村镇银行。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始开展业务。

温州、丽水两项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经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并于2014年3月1日正式施行,成为我国首部民间融资管理条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推进,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发布,征信中心温州分中心设立,金融业综合统计框架初步建立。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着力拓展信贷支农工程、深化信用惠农工程和提升支付便农工程,初步形成了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

表1-2 2013年浙江省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图1-4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利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6. 跨境人民币业务扩面增量,义乌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积极成效。2013年,全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6649亿元,同比增长39%。全省累计有49家银行、11899家企业与19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参与主体范围和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义乌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85亿元,占同期义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6%。

(二)证券业健康发展,市场交易有所放大

2013年,浙江省证券市场总体向好,交易量有所放大。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发展平稳,证券机构创新业务发展迅速。

1. 证券期货业稳步发展。2013年年末,全省法人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50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见表1-3)。证券经营机构全年累计代理交易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利润35.1亿元。期货业发展总体平稳,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60.1万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利润8.3亿元。各法人证券公司继续推动证券经纪业务转型和产品创新。

2. 上市公司融资增长。2013年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46家,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36家、中小板块上市公司119家。资本市场累计融资244.6亿元,较上年增加93.6亿元。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更趋完善,发展较为稳健。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迅速发展,在丰富省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民间资本转化为实业资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年末,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37家,其中成长板企业150家,总市值230亿元;创新板企业587家,总股本107亿股;发行私募债17单,发行金额16.4亿元。

表1-3 2013年浙江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证监局。

(三)保险业总体平稳,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2013年,浙江省保险业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服务领域继续拓宽,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1.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保险机构119家,行业从业人员29.2万人,新增保险市场主体2家。保险机构、中介机构、行业社团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更趋成熟(见表1-4)。

表1-4 2013年浙江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浙江保监局。

2. 规模和效益平稳增长。2013年,全省保险公司资产总额2274.3亿元,同比增长13.8%。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15.1%,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10.7%。保险业经营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法人机构偿付能力有所改善,投资收益情况良好。

3. 保障功能有效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平稳推进,新险种开发加快,全年共为211万户参保农户提供319亿元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政策性农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8.5%,较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承保全覆盖。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企业通过保险追偿、赔付挽回损失1.9亿美元。

(四)市场融资继续扩大,融资结构不断改善

2013年,金融市场继续平稳发展,融资规模扩大,市场利率波动上行。

1. 融资渠道不断拓展,直接融资比例继续提高。2013年,全省非金融部门以贷款、债券、股票三种方式融入资金总额的占比分别为77.6∶19.9∶2.6。贷款融资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债券融资占比上升2.5个百分点,带动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至22.5%(见表1-5)。其中,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1080.3亿元,同比增长29.2%。

表1-5 2001—2013年浙江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表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发改委、浙江证监局。

2. 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平稳,市场利率波动上行。2013年,全省银行间市场成员累计拆借1.5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市场成员在拆借市场上以融入资金为主,净拆入资金6139.3亿元,同比增长21.8%。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利率整体上升明显。2013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4.16%,较年初上升1.69个百分点。

3. 票据业务平稳发展,市场利率总体上扬。2013年,全省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1万亿元,贴现票据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2%(见表1-6)。票据贴现余额上半年呈逐月攀升态势,于6月末达到全年最高,之后有所回落。随着外汇占款波动、财政收支变化等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总体走高,票据利率上扬,票据利率自三季度起逐步攀升,于12月份达全年最高。2013年全年银票直贴利率和买断式转贴利率分别为6.14%和5.27%,同比分别上升0.23个和0.1个百分点。

表1-6 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表7 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4. 外汇市场交投平稳,黄金市场稳步发展。2013年,全省市场成员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交易金额为1017.3亿美元,净卖出126.5亿美元,全部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外币交易金额23.4亿美元,交易量最大的为美元/欧元类交易,占比达43%。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共有63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办黄金业务,4家企业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员单位。

专栏1 全面客观看待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融资和投资的新型金融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以及网上存款、贷款、理财等所形成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迅猛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步伐。特别是“余额宝”、“理财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对整个金融的系统性影响开始有所显现,以“余额宝”为例,截至2013年年末,客户数达到4300多万人,资金规模超过1800亿元。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已经进军互联网理财。此外,网易、京东、小米科技等互联网巨头也有意进入金融业。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如客户服务口径大,金额小、手续便捷、交易成本低,数据基础强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了信贷供需主体对接效率。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对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关注互联网金融积极效应的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风险、新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处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其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较强,需要持续关注。一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面临法律定位不明,很可能发生越界、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二是互联网金融处于开放网络环境中,其技术风险不可小视,必须强化互联网金融技术安全管理。三是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在当前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环境下,滥用、泄露个人金融信息等行为仍有发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给消费者带来重大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隐患。

总体看来,由于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时间序列和数据支持,对于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价,要留有一定的观察期。对于互联网金融,应做到促创新和防风险并举,在包容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同时,尽快完善法律框架和政策制度,引导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五)信用建设卓有成效,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2013年,浙江省切实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加强征信系统建设与管理,深化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支付环境,推动浙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

1.《征信业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征信系统建设不断深化。全省切实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组织开展现场检查,有效规范金融机构征信业务开展。全年开通查询用户3.8万个,月均查询量376万次。通过查询系统,金融机构全年拒绝风险贷款量约占申请贷款总量的1.4%,征信系统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信用评级试点顺利开展,小微金融组织接入征信系统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征信系统信息增量扩面,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

2. 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013年,浙江省继续深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全省累计为20万户小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有5万户获得银行授信。继续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丽水模式”的推进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省农办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工作。2013年,全省共评出信用农户80余万户,创建省、市、县三级信用村3064个、信用乡197个,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

3. 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付服务普惠性提升。2013年,二代支付系统顺利上线运行,支付体系更加完善,其中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支付清算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业务金额快速增长。浙江省以网上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助农服务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支付服务。2013年年末,全省农村地区网银用户达2917万个、手机支付用户531万户。助农取款服务点17682个,办理小额取现178.2万笔、金额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85%,基本实现全覆盖。

表1-8 2012—2013年浙江省支付体系建设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定性和质量效益提高,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68.5亿元,同比增长8.2%(见图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55美元。

图1-5 1978—2013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一)三大需求稳定增长,转型升级积极推进

2013年,全省投资增长较快,消费稳中缓升,出口增速回升。

1. 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13年,浙江省继续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政策,加大浙商回归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1%(见图1-6)。全年新引进“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1750亿元,同比增长34%。

投资结构变化明显。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有所加强,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4.1%上升到45.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除去房地产开发投资外的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5%。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较上年上升5.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1.4%。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提高。

图1-6 1980—2013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2. 消费需求平稳,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8%,较上年回升0.4个百分点(见图1-7)。汽车类零售额增速回升,同比增长10.7%,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较上年上升6.3个百分点。新兴业态零售快速增长,2013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88.5%,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占比较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图1-7 1980—2013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1%和8.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从上年的2.37缩小到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8。

3.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引进外资质量提升。2013年,受欧美经济总体向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效逐步释放、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省进出口贸易增速回升。进出口总额3358.5亿美元,同比增长7.5%,较上年回升6.6个百分点。出口2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较上年回升7个百分点;进口870.4亿美元,同比下降1.0%(见图1-8);贸易顺差1617.6亿美元。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民营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8.8%,小微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9.0%,远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

2013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72家,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43.8亿和141.6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7%和8.3%(见图1-9)。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2家,新批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5家。全年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68家,外商直接投资额5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图1-8 1978—2013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图1-9 1984—2013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二)三次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013年,浙江省三次产业比例为4.8∶49.1∶46.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1. 农、林、牧、渔业发展平稳,产量保持稳定。2013年,在台风形成洪涝灾害以及夏季连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浙江省继续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各部门转型升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0.1%、5%、-3.4%和2%。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平稳,同比增长0.2%。药材、花卉等效益农业发展良好,播种面积稳定增长,水产品产量略有增长,肉类总产量有所下降。

2.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见图1-10)。工业用电量稳步回升,同比增长5.9%,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提高,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实现盈利。

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5.6%和33.8%,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出10.7个百分点;全年新产品产值率为26.3%,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图1-10 1978—2013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3.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升,业务量持续扩大。201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省就业人数的35%。各行业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批发和零售、房地产、金融、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8.7%、8.1%、6.5%、4.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限额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和34.1%。物流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73.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5.3%。

(三)物价涨幅总体平稳,工资水平持续提高

2013年,浙江省物价涨幅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与工业品价格呈现“一升一降”态势。(见图1-11)。

图1-11 2003—2013年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1.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201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涨二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8%,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的首要因素,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2%和0.6%。

2. 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2013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8%和2.3%,而上年分别为下降2.7%和3.3%。工业品价格降幅逐步收窄,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1%,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比降幅最大的4月份分别缩小1.5和1.4个百分点。

3. 劳动力报酬持续提高。2013年,浙江省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513元,同比增长11%。全省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470元、1310元、1200元和1080元四档,工资水平居全国前列。

(四)财政收支增长较快,民生重点保障有力

2013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6.9亿元(见图1-12),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546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3.4%。受“营改增”等政策影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仅分别增长0.6%和5.4%。房地产业是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房地产税同比增长5.7%,契税同比增长31.9%。在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年中二手房交易活跃的支撑下,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3%。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30.8亿元,同比增长13.7%,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重点支出的比重达到70%以上,各项民生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支出同比增长13.5%,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1-12 1978—2013年浙江省财政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五)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2013年,浙江省继续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夏季异常高温天气和新投产高耗能项目给节能工作带来压力,但全省及时采取高耗能行业、企业停产检修与有序用电等应急措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3.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顺利实现,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5个行业能耗下降。

在全国率先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工作措施,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激励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排污权指标基本账户量化管理等制度,扎实推进水晶、造纸、印染、制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全省淘汰关停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共淘汰关停1.8万家企业(作坊),淘汰18个行业1658家企业落后产能。有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省共关停、搬迁大气重污染企业592家。“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完成184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11个。

专栏2 推进金融创新,完善融资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发展纲要,全面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在调研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杭银发〔2013〕130号),提出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政策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丰富融资模式,满足新型城镇化融资需求。

一、浙江省城镇化建设的融资需求情况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浙江省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到2020年达到72%以上。“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城镇化建设处在快速推进阶段,未来五年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5万亿元以上,包括城镇化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中心镇发展和小城市培育、美丽乡村及新农村建设在内的融资需求巨大。从融资方式看,银行贷款仍是主要渠道,2013年城镇化项目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31.7%。信托融资增长迅速,占融资总额的32.8%。以融资性理财为主的其他融资方式累计融资占18.3%,成为城镇化项目融资的重要渠道。

二、金融支持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摸索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典型融资模式。

一是信贷类产品。通过单列信贷计划、改进业务流程、创新评审模式等方式支持城镇化项目,提高信贷支持效率,如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开展“统借统还”贷款评审模式创新。

二是债券类产品。积极推动城镇化项目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013年以来浙江省内五大城镇化项目共发行债券288.7亿元。

三是表外融资类产品。通过银、证、信合作等模式,运用银行理财资金和金融市场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如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为钱江新城开发公司量身定做20亿元委托债权投资业务。

四是银保合作类产品。通过与国内保险公司合作,引进保险资金投资城镇化项目,如嘉兴交通投资集团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20亿元债权投资协议。

五是境外融资类产品。引进境外人民币资金,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如中国银行为温州电力项目办理20亿元海外人民币直接贷款业务。

六是民生金融类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产品,支持“人的城镇化”,如衢州柯城农村信用联社推出“相伴人生”小额信用贷款,专门用于支持失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

七是新农村建设类产品。通过农房改造贷款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如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推出了“美丽家园”贷款,专门用于解决农民在旧村改造、拆迁安置过程中的建房资金困难。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当前,金融服务与日益增长的城镇化金融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政策与城镇化融资需求之间、相对单一的融资结构与城镇化多元化融资需求之间、城镇化融资机制与土地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下阶段应从信贷模式、直接融资、民间投资、配套政策等多个层面完善融资机制:一是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贷款、提升信贷支持效率。二是继续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完善融资平台信贷管理。三是加大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力度,探索发行市政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四是积极运用保险资金,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五是积极引导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金通过BT、BOT等模式投资城镇化项目。六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大配套政策支持,为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创造条件。

(六)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

1. 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2013年,浙江省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房价稳中略涨,成交量扩大,企业资金状况改善,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风险总体可控。

图1-13 2002—2013年浙江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6216.2亿元,同比增长18.9%,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1%。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9.2%和9.3%(见图1-13)。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开工19.4万套、竣工11.1万套,分别完成计划任务的129.3%和123.3%。

随着商品房成交量的扩大,资金回笼速度加快,房地产企业资金面有所改善。2013年,全省房地产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同比增长35.8%,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长32.1%,经过前几年资金链问题考验,房地产投资更为理性,经营和投融资策略趋于稳健。

商品房成交量稳价升。201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销售额同比增长2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分别上涨23.6%和27.5%。2013年,主要城市房价指数上升,12月杭州、宁波、金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11.5%、7.8%和7%(见图1-14),温州下降2.8%。

图1-14 2013年浙江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2013年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16.7%。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可控,2013年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0.19%,较上年同期回落0.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各项贷款的不良率。全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7.3%。金融机构有效贯彻差别化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采取总量限额、名单制管理等措施,重点支持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宅的购房需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套数占比40.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 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加大。2013年,全省共有科技服务企业1275家,资产总计882.6亿元,营业收入56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16.2%,增幅分别高于限额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1.4和2.7个百分点,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浙江科技实力的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提速,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浙江出台多项政策,给予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财政支持和减免税费等,引导和扶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三是科技服务机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充分调动了科技服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驱动自身快速发展。

金融支持科技服务业力度加大。一是信贷支持有力。2013年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0.1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产品不断创新。2013年年末,浙江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10亿元,为科技服务企业盘活无形资产提供金融支持。三是融资渠道拓宽。杭州市和湖州市均成立了由政府指导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集聚银行、创投机构、担保机构、会计及律师事务所等资源,为科技服务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服务。

三、预测与展望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浙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有望延续平稳增长、稳中有进态势。

2014年,浙江经济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改革红利的释放和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五水共治” 、“四换三名” 、创新驱动的深入实施,以及一系列鼓励浙商创业创新、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发展环境等政策的出台,都将有利于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预计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物价温和上涨,CPI涨幅在3.5%左右。

当前,浙江经济正进入“去杠杆化”和“结构性减速”时期,处于短期的周期性回落和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并存阶段。2014年,受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内部结构性、素质性问题制约,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浙江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仍不够牢固,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从金融层面看,保持浙江金融平稳运行也面临不少困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改革创新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满足浙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深化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浙江经济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本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提供) L2U6YVgPTcrOHKYBbC8yHjYMGoQuFX/gUYAf2sqHyX5tlXVSPDbQV7/J9BH2WX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