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13年,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上半年国内经济延续了2012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但7月份之后,经济筑底回升迹象逐渐显现,扭转了连续下滑趋势,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宏观经济向好给资本市场运行带来良好的宏观环境,除6月份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等因素影响,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大幅下跌外,资本市场总体呈现稳步上涨态势,市场活跃度上升。在IPO暂停的情况下,全年境内股票融资4158亿元,同比增长304亿元;沪深两市股票日均成交1969.45亿元,较2012年增加52%;经证监会审核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3142.6亿元,同比增长35%。

2013年,浙江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转型升级有序推进。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浙江资本市场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效率、推进创新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3年度浙江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一)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与实体经济基本相适应

从GDP等宏观经济指标来看,浙江基本位于全国第四的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浙江的资本市场规模也连续多年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

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46家,位居全国第二,总市值14820.09亿元,位居全国第四。证券公司4家,证券公司分公司24家,证券营业部503家,基金管理公司2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期货公司12家,期货营业部150家,各类证券期货机构合计699家,位居全国第四。2013年,全省证券经营机构累计代理交易额13.5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期货经营机构累计代理交易额60.0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二)市场广度不断扩大,覆盖多方面经济社会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13年年底,我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91家、119家和36家,50多家企业到新加坡、美国等国际市场上市,700多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此外,还有辅导期企业121家,已报会待审核企业86家,已过会待发行企业6家,拟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70多家。2013年,我省各类企业共发行227只各类信用债,融资总额1487亿元。可以说,我省覆盖多方面经济社会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可以进入不同市场,利用不同工具实现融资需求。

(三)市场功能日益增强,投融资、并购重组、财富管理等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2013年,我省有34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再融资,募集资金244.59亿元。其中,2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融资,募集资金173.73亿元;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配股,募集资金16.67亿元;11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公司债,募集资金54.2亿元。79家上市公司发生并购重组100单,交易金额达394.85亿元。此外,还有29家中小企业发行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募集资金36.56亿元。

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共有证券投资者702.3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8.03万户;期货投资者28.86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2万户,全年投资者在证券期货市场累计实现的交易额均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此外,2013年我省证券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经近1300亿元,可以说,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四)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不断深化

2013年,通过落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推动上市公司将外部规范要求落实到内部制度,建立证券机构、人员、产品信息公示平台等,从内部强化提高了市场主体规范运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摸排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资金占用、对外投资理财等重点风险领域,规范检查程序并提高检查效能,加大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并提高稽查效率等,从外部维护规范了我省资本市场运行的良好秩序。通过建立投资者纠纷解决、日常联络、关系管理机制,推动开展投资者权益保护年活动,深入投资者开展专项调研等,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五)市场主体质量不断提升,创新发展初见成效

2013年,我省246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249.4亿元,净利润638.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04%和22.08%,增幅高于全国水平;246家上市公司中有195家在2013年度实施了现金分红,分红总额174.47亿元,分红面达到79%,比全国高出7个百分点。

2013年,我省证券期货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业务及产品,融资融券、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约定式购回证券交易、现金管理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期货资产管理、期货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发展迅速。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司的业务布局和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业务多元化发展初显成效。全年全省4家证券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4.41亿元,利润总额15.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54%和249.34%。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已由2011年的68%下降为目前的59%。12家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3亿元,利润总额7.73亿元,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到了全行业的一半左右。

二、浙江资本市场发展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发展的同时,我省资本市场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

(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仍有所欠缺

近些年来,我省资本市场获得了持续快速地发展,在推动我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相对于实体经济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而言,我省资本市场在扩大企业服务面、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发展。2013年,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834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占比约为12%,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但低于江苏、北京等省市。我省现有350万家左右的各类经济活动单位,其中企业数量130万家左右,但目前我省仅有上市公司252家,拟上市企业209家,在新三板及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800余家,不足全省企业总数的千分之一,即便加上通过各类债券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这个比重仍比较低。

(二)市场主体整体实力偏弱,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与全国上市公司相比,浙江上市公司单体规模不大,全省246家上市公司主要以小规模的制造业为主,导致了我省上市公司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经营业绩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2013年,全省246家上市公司中有近四成的公司经营业绩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证券期货公司来看,虽然近些年通过增资扩股,省内证券期货公司的资本实力有所增强,但是证券市场“小机构、大市场”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三家法人证券公司净资本总和仅占全行业的1.86%,净资本最多的一家也仅为行业平均数的74%;期货公司虽仍排名行业前列,但位次有不同程度下滑,从分类评级来看,期货A类公司总数由4家减少至3家。此外,行业二八现象日渐显现,中小型期货公司转型艰难,经营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三)个别市场主体的规范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规范市场主体专项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快速打击,浙江资本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个别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仍有发生,合规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执业道德和操守有待进一步提高,证券期货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成,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

三、浙江省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2014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及功能的不断发挥,随着证监会进一步地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随着行业内外竞争合作的不断深化,浙江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场外市场的蓬勃发展、债券品种的日益丰富,将带来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直接融资方式;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环境的日益优化、创新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将带来浙江证券期货行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的逐步落实、资本市场作为企业兼并重组重要平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将带来浙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日趋活跃;监管环境的变化、证券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深入、金融产品的日益多元化,将对资本市场风险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4年,新股发行的重新启动及向注册制方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全面扩容后业务拓展的大力推进、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业务和产品的不断深入和丰富、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修订及债券品种的日益丰富,为浙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浙江100多万的企业资源、“三改一市”、“提升主体素质”活动的深入开展,又为浙江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2014年浙江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上市上柜及对多元化直接融资工具的利用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浪潮。

(二)证券期货行业转型升级走向深入

2014年,证监会放松证券期货行业管制、鼓励行业创新政策的不断深化、证券期货行业自身创新发展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力的逐步提升,为证券期货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动力;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加速推进,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给证券期货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外部压力。浙江证券期货行业经过一年多的创新发展,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场外市场业务、资产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的交织作用下,可以预见,2014年浙江证券期货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必将不断深入、全面对接浙江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在继续巩固竞争优势领域的同时,利用场外市场、私募市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契机,努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更趋活跃

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的逐步落实、资本市场作为企业兼并重组重要平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将带来企业兼并重组的日趋活跃。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转型升级的领头羊,上市公司主导的兼并重组将更加活跃。2013年,浙江有79家上市公司发生并购重组100单,交易金额达394.85亿元。可以预见,2014年,浙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更趋活跃,并购方式更加多样,并购区域更加广阔。

(四)资本市场风险防控要求提升

2014年,监管环境的变化、证券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深入、金融产品的日益多元化都对市场主体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虽然浙江资本市场各主体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但总体上仍相对薄弱,没有真正经受过金融危机之类大的风险事件的考验。因此,必须围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各市场主体的合规风控能力建设,加快形成与创新发展形势、监管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合规风控能力,处理好市场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提高效率与注重安全的关系、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的关系。

(本报告由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提供) aQy3jksLBl6t0uwVovbRTjJJkcgGGP/H/yPGMuixLPKRO9ciC09JigIIUtwX7r3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