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13年度浙江省银行业运行总体状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浙江银行业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努力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浙江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坚实金融保障。截至2013年12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9.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6%;负债总额达到9.2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39%。

(一)存款增长总体较快,但增长不平衡

2013年年末,浙江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7.3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051.47亿元,同比多增126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7%,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银行之间存款增长不平衡。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机构新增存款分别为1680.1亿元、1407.89亿元、1251.57亿元和1575.63亿元,同比分别多增438.4亿元、-221.23亿元、261.97亿元和289.18亿元。股份制银行存款出现同比少增,而城商行和农合行存款增长形势较好,增幅分别达到17.81%和15.41%。

二是地区之间存款增长不平衡。分地区看,新增存款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金华和台州,合计4759.62亿元,占全省新增存款的67.5%。

图3-1 2013年主要类型机构存款增长变化图

三是各类存款之间增长不平衡。近年来,受到金融产品创新、居民理财意识提升等因素影响,包括网络理财在内的各类理财产品对居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储蓄存款面临持续分流压力。2013年年末,全省银行业储蓄存款余额为2.9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466.17亿元,同比少增491亿元。

(二)贷款增速有所放缓

2013年年末,浙江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6.5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704.88亿元,同比增长9.57%。全年信贷投放量呈现显著前高后低态势,信贷投放逐季下降趋势明显。

(三)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的保障功能持续增强

在贷款增长总体趋缓的情况下,全省银行业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贷款投向结构持续优化。具体表现在:

一是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信贷期限结构优化。2013年年末,全省银行业短期贷款3.9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60.67%,占比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2.3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36.33%,占比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从新增贷款看,短期新增贷款占比为47.67%,占比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中长期新增贷款占比为52.06%,占比同比提升36.93个百分点。贷款期限长期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贷款投向实体经济的比重在上升,浙江经济正处于“去虚拟化”的进程当中。

图3-2 新增贷款占比期限结构变化图

二是信贷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信贷区域结构优化。2013年年末,经济欠发达地区衢州、丽水和舟山三地贷款余额占比合计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特别是衢州和丽水两地,贷款增速分别达到15.98%和16.54%,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6.41个和6.97个百分点。

三是有效对接产业政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与政府产业政策的对接力度,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一方面,积极支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四大战略”、“四大建设”、“四化同步”,加大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行业快速增长,合计新增782.95亿元,贷款增速为15.2%,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5.6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优先满足转型升级重点产业的信贷需求。紧密结合产业政策变化调整信贷投向,将信贷投放重心放在政府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支持浙江工业强省和转型升级。同时,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居民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年末,个人消费类贷款增长13.06%,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3.49个百分点。

(四)不良贷款温和反弹,上升势头明显趋缓

2013年年末,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199.74亿元,比年初增加248.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4%,比年初上升0.2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继续温和反弹,但上升势头明显趋缓。2013年全省不良贷款月均增加20.69亿元,月均增量比去年下降17.61亿元。同时,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浙江不良贷款增速放缓、增幅缩小的基本态势已经初显。

(五)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银行业转型步伐加快

2013年以来,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推进改革转型,各方面金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取消资格股,农合机构股改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农合机构取消资格股以及农合机构股改工作均取得新突破。截至2013年年末,辖内最后31家农合机构资格股已全部取消,同时已有4批、共35家农合机构列入了股改名单,辖内已开业或筹建的农商行总数达到21家,比年初增加12家。

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稳步推进。2013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继续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截至2013年年末,辖内已开业或筹建的村镇银行数量达54家,比年初增加13家,基本实现县(市)全覆盖。

三是优化组织体系,加快转型升级。邮储银行二类支行改革进一步深化,逐步调整并优化网点布局,全年二类支行迁址变更为一类支行正式开业27家,比去年增加15家。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设巨化集团财务公司。同时,城商行也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完善公司治理,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小微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深化,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2013年,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总体达标,金融服务门槛不断降低,专营体系逐步健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12月,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用于小微企业口径)为2.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94.29亿元,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7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725.5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增量比例分别达34.69%和47.2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量、户数、占比均保持全国领先。同时,小微金融服务“三率”保持较高水平。截至11月,辖内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达29.8%,比年初上升2.8个百分点。

二是小微企业专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推动下,辖内银行业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营模式。2013年三季度末,全省(不含宁波)已设立各种类型的小微企业专营机构1198个,比年初增加130个;专营机构贷款余额达7695亿元,较年初增加756亿元;专营机构小微贷款户数达35.6万户;专营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的43.8%。

三是小微企业贷款方式不断改进。一方面,辖内银行积极开展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推行信用贷款试点。辖内银行业不断拓宽抵押资产的范围,逐步由有形财产抵押向知识产权、商誉、海域使用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领域拓展,盘活小微企业无形资产以增强其融资能力,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信用贷款方式。另一方面,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辖内银行业稳步推进小微企业贷款还款方式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还款方式,涌现出了以华夏银行“年审制”为代表的“期限年审法、期限拉长法、现金流匹配法、额度循环法、临时额度法”等5大类、50多款还款方式创新产品。

四是小微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服务产品,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的满意度。2013年前三季度,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推出或修订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产品共计281款,涵盖抵押担保方式创新、还款方式创新等多种类型,通过创新产品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19亿元。

五是小微贷款风险定价技术不断提升。大多数银行建立了个性化、自主灵活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机制,为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下,辖内银行积极通过金融创新等手段降低服务成本,透明定价、让利免费,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七)涉农贷款稳步增长,金融支农服务成效显著

2013年,辖内银行业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金融支农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银行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全省银行业以深化“金融支农三大工程”为基础,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强运用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房等抵(质)押贷款方式,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现代农业示范区金融服务试点,金融支农质效显著提升。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3.25%,比年初上升1.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718.4亿元,比年初增长14.22%。

二是农合机构支农服务不断深化。2013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改革转型力度,农合机构股改工作取得新突破,同时不断下沉机构网点与服务,持续提升辖内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840.24亿元,比年初增加763.12亿元,增速为15.0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4个百分点;增量高于上年64.02亿元。全省农合机构实现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

三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不断显现。截至2013年年末,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6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9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6.57万户,农户贷款占比51.46%,户均贷款余额31万元;小企业贷款户数5495户,贷款占比为39.78%,户均贷款余额288.88万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丰富了农村金融生态,有力提升银行业服务“三农”能力。

二、银行业机构分类别发展状况

(一)政策性银行

2013年年末,全省政策性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4455.31亿元,比年初增长18.3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4376.99亿元,比年初增加694.14亿元,同比增长18.85%;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贷款的比重为6.73%,同比上升0.5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占全部银行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2.25%,同比上升1.50个百分点。负债总额4388.34亿元,比年初增长17.86%;其中,各项存款余额403.75亿元,比年初增加51.04亿元,同比增长14.47%。

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全力支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向重大、重点项目发放贷款293亿元,支持了三门核电、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工程、钱江通道南接线等73个重大、重点项目。

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规模与效益并重,发展与管理并重,主动把握形势,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增长,实现自身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推动和促进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全力支持涉农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1月-11月,该行累计发放地方储备粮油贷款(包括轮换贷款)30.07亿元,发放调控粮油贷款8.51亿元,累计发放储备化肥贷款5.5亿元,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开发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项目104个,发放贷款150.92亿元。

(二)国有商业银行

2013年年末,全省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3.7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53.18亿元,比年初增长8.62%;其中,贷款余额3.02万亿元,同比增长6.54%,贷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46.42%,新增贷款占全部银行业的32.70%。负债总额3.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8.94%;其中,存款余额3.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80.1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5.32%,存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46.39%,新增存款占全部银行业的26.13%。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经营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产品、流程、渠道、管理创新,推出了集支付、融资、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工银聚”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专业市场从线下交易逐步转为线上和线下交易并举。大力发展全新综合型服务渠道,加快“进社区”、“进城镇”、“进新农村”,目前全省智能网点达到53家。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业务发展从单纯追求金融GDP向讲究资本约束、价值创新,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以农业银行总行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未来五年将向浙江省提供30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信用额度,重点支持浙江四大国家战略、重大民生工程、“三农”及县域经济、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在全省县域支行稳步推广农村金融自治模式,以金穗惠农通自助服务平台为支撑,重新构建全覆盖、多功能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调整优化行业结构,通过行业、客户、产品和区域四个维度指导业务前端授信布局,明确信贷投放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把握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做精做强“网络通宝”拳头产品。截至2013年11月末,该行“网络通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1.15亿元,比年初增长20.32亿元,不良率仅0.58%,获中国银行总行产品创新一等奖。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面对内外经营管理的困难与压力,加快业务发展转型,推进改革创新,加强风险管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组合拳”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2013年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客户、产品、服务、风险四个构面,强化对客户群拓展、产品推广、服务支撑的纵向推进力度,探索准事业部经营模式。依托总行“两化一行”平台,营建“1+10”财富管理特色,通过全面深入开展财富管理走遍浙江、走进县域、助力企业收官活动,与833家浙商总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3年年末,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36%;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3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5.09亿元,同比增长6.92%。负债总额2.0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92%;其中,各项存款余额1.5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7.89亿元,同比增长10.36%,存款余额占全部银行业的20.91%。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成立了战略客户部,对全辖16家大型集团客户、190家成员企业实行集中经营;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开发小微金融特色产品,如小微批量融资特色产品“种子基金”具有无需抵押、覆盖面广、无担保费等特点,目前已设立9个,授信近5亿元,另有11个正在推进。

光大银行杭州分行提出了模式化经营的理念,以“3+1”(配套型、集聚型、科技型和优质单一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围绕“一圈、二链、三集群”目标市场,以模式化经营为主导批量营销中小企业。目前已研发了供销商模式、政府采购模式、联保模式、互助金模式、抵押融易贷、商票融易贷、合同能源贷等16种产品和模式。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加快发展以省内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保兑仓业务,依托企业销售链、资金链、关联关系链,大力开发其下游经销商、制造加工企业。截至2013年年末,该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量168.15亿元,同比增加75.3亿元,增长81%。此外,还开创了华夏银行“环境权益交易账户”结汇先河,助推企业二氧化碳减排量权益跨境交易。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以“两卡一中心和网络金融”战略转型为重心,积极推进“调结构、促发展、推转型”。个人信贷业务上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的配套落实,积极转型。截至2013年年末,该行战略产品“生意人卡”发卡突破5400张,贷款发放额达56.43亿元。

平安银行杭州分行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实现公司、零售、投行“三轮”驱动。在公司业务方面提高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益,在零售业务方面客户总资产快速增长,在投行业务方面积极争取信贷资产包交易流转试点。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突出转变理念,由“单一放贷款”转变为“小微企业综合服务经营商”,建立完善了涵盖小企业营销中心、审批中心、放款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四项职能的小企业专营化体系,并完成了对小企业信贷中心的全面整合。截至2013年11月,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28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87亿元。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了信贷规模的统筹调度,较好地平衡了信贷需求:一是促进信贷客户下沉,信贷资源和风险资产继续向中小、小微、个贷客户倾斜;二是存量结构调整和效益优化。截至2013年11月,该行人民币贷款发放效率值为60.21%,同比提高7.08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积极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水资源和绿色低碳产业等多方面的投入,将水环境综合治理列入2013年重点项目。截至2013年11月,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06.8亿元,比年初增加41.50亿元,增长64%。其中,投向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融资额达49.7亿元,支持的项目遍布全省20个县、市、区。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以“特色行业为重点,公私联动为主线,两链金融为抓手,投行业务为突破口”,批量开发了安吉椅业等9个区域特色行业项目;加快了小微2.0版落地,确立了“规划项目批量开发、特色商圈重点开发”的发展策略。截至2013年11月,该行小微贷款余额187.1亿元,较年初增加18.8亿元。

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积聚区、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及现代服务业积聚示范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未来货权融资、货押授信、订单贸易融资等业务,不断满足实体经济需求。截至2013年11月,该行落实集群经济发展贷款余额91.76亿元,较年初增加8.63亿元,增幅10.38%。

浙商银行强化小微企业专营和成片开发推广,创新推出“随e贷”、“余值贷”、“商位租金贷”、“农房抵押贷”等产品,发行15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截至2013年11月,该行专营机构78家,当年新增10家,专营机构占全部机构数的67.24%。省内小微贷款余额485亿元,当年新增8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40万户,当年新增3146户,全面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增幅、户数“三个不低于”的要求。尝试小企业与投行业务结合开展期权顾问贷款业务,启动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截至2013年11月,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267.20亿元,同比增长57.12%。

渤海银行杭州分行加快产品创新,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该行在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应收租金受益权保理服务方案和租赁保理业务服务方案,支持经营性物业项目和设备购置项目融资。以小型银团、融资再安排型银团及债务优化型银团为重点,推动银团贷款业务发展。

(四)城市商业银行

2013年年末,全省城市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余额1.4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2.10%;其中,各项贷款余额6441.85亿元,比年初增加819.73亿元,同比增长14.58%。负债总额1.3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2.14%;其中,各项存款余额8277.00亿元,比年初增加1251.57亿元,同比多增261.9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81%,增幅同比提高3.53个百分点。

依托深厚的民营经济基础,浙江城商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多年来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机制建设、服务模式、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形成了领先优势。2013年,浙江城商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在经济下行期依然稳步增长,保持了“户均低”、“占比高”的特色,全年累计向4.91万户小微企业、31.04万户经营性个人发放贷款7334.17亿元,户均累放额度204.01万元,较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低54.23万元;年末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3067.26亿元,较年初增加494.28亿元,占全年各项贷款增量的79.41%,较年初增长20.47%,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86个百分点;小微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到63.09%,高出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21.86个百分点。

2013年,辖内城商行积极探索,多渠道增加资本。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将部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成为辖内注册资本最高的城商行。台州银行每年通过利润转增资本,支撑该行近年来的资本消耗,至今未开展过增资扩股,资本补充实现内部积累的良性循环。温州银行大胆尝试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竞拍方式增发新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公开竞拍募股的成功案例,为城商行增资扩股扩宽新途径。绍兴银行和稠州商行通过老股东配股增发股份募集资金,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实力。积极申报新型资本工具,目前泰隆银行和杭州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已获银监会批复。

(五)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3年年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余额1.4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6.11%;其中,各项贷款8318.97亿元,比年初增加1015.21亿元,同比多增119.01亿元,同比增长13.90%。负债总额1.3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5.5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1.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75.63亿元,同比多增289.17亿元,同比增长15.41%。

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各项业务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一是持续推进金融支农工作。在继续推进“三大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试点、现代农业示范区金融服务试点、探索农村金融服务评价体系三方面工作。2013年年底,全辖农合机构已完成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的目标。二是大力支持小微经济。一方面,确保完成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和运用微贷技术。截至2013年9月,全辖共14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式开展微贷技术试点,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6万户,建立信用档案3万户,采用微贷技术累计发放贷款8898户、27.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43%。2013年7月浙江农信微贷系统试点上线,2014年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2. 村镇银行。截至2013年年末,浙江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17.2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0.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7.54亿元。村镇银行成立以来,以其灵活的信贷管理和经营模式、富有特色的产品创新,较好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六)信托、租赁及财务公司

杭州工商信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业务策略与“基金化、投资化、中长期化、产品化”的业务战略方向,以服务受益人为己任,严控风险底线,把握发展机遇,深化现有信托业务模式,加强对新型业务的研发和准备、思考新型客户群的开发突破点,推进节点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效能。

万象信托初步形成标准化的风险控制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实现规范、科学的运营管理体制。持续构建产业投资等6大类信托基金,新推“浙江省水务产业基金”和“旅游文化产业基金”,通过贷款、股+债、融资租赁等方式谋求在上述特定领域的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合作开发,构建特定领域的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

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调结构、防风险、转方式、带队伍、促发展,立足租赁主业,服务实体经济。2013年全年共签订租赁合同1245个,合同本金290亿元;实际投放租赁合同1281个,投放金额286.67亿元。

2013年年末,全省财务公司资产总额480.63亿元,比年初增加192.41亿元,比年初增长66.76%;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46.90亿元,比年初增加75.45亿元,同比增长44.01%;负债总额411.10亿元,比年初增加173.85亿元,比年初增长73.2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98.62亿元,比年初增加187.24亿元,同比增长85.96%。

浙能财务公司按照“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的工作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提升资金集约化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司库型”财务公司建设,为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借助合作银行及软件供应商最新信息技术开发了具有账户架构扁平、资金流向清晰、归集方式多样、收支联动一体、账务核对便捷等优点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为集团整体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万向财务公司于2013年获得了外管局和银监局审批的外汇结算业务资格,且其母公司万向集团成功列入国家有关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运行试点企业。该公司成功尝试开展外汇资金集中收付汇业务。截至2013年11月,已将外汇试点业务推广至本地6家企业。

(七)其他机构

1. 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浙江分公司积极支持省内银行业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3年,该公司集中精力开展银行不良资产包的收购、处置工作,积极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包的尽职调查和收购。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坚守“四道关卡”:一是尽职调查关卡,多角度、多途径核实企业真实情况,从源头上排除项目经营风险;二是审批关卡,要求相关委员提出真实、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施关卡,确保项目实施环节依法合规;四是后续管理关卡,突出关注项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经营趋势变动,确保风险防控检查覆盖率100%。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重点加强了商业化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向正式立项前和投放以后两端延伸,制定并实施《项目预审管理办法》,把项目的风险管控前移到项目立项之前,提高项目方案质量,降低风险控制成本。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浙江分公司强化“一个主体、三个中心”的定位,围绕“大不良资产经营、大资产管理业务、大协同”三大战略,坚持不良资产核心业务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业务。

2. 邮政储蓄银行。2013年,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顺利完成内设机构改革,按照“以客户为中心、前中后台分离”的原则,梳理并明确部门功能定位和职责,为打造一家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提供了组织保障。截至2013年11月,浙江分行下辖10家二级分行和55家一级支行;省分行本部设19个一级部门、8个二级部门、2个直属单位(营业部和业务处理中心)和工会。全行共有1364个营业网点,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占比83%,是浙江省内分支机构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3. 外资银行。随着外资银行数量的增加和业务范围的拓宽,辖内外资银行逐步融入浙江经济,不仅为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也为本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2013年年末,全省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445.25亿元,同比增长44.47%,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69.67亿元,比年初增加37.45亿元,同比增长16.12%;负债总额411.78亿元,同比增长46.72%,其中,各项存款为354.71亿元,比年初增加148.76亿元,同比增长79.94%。

2014年,浙江银行业将在抵御经济周期和实现转型升级中寻求平衡,将经营发展压力转化成推动银行转型的动力。一是明确市场定位。大型银行要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模式,中小商业银行则应当走特色经营之路,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农贷款等。二是转变发展模式。加强基础客户培育和扶持力度,强化风险定价能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向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型。三是完善服务理念。吸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提升客户的体验度。四是提高科技含量。主动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重视对大数据的运用,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对经济金融带来的改变。

(本报告由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提供) gLh5G7rv5XMGwUzeTxqiqxyuy0bS35SOT9oLJUetBlWTsN9XCfIF6V185umAl8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