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éface

不记得是哪一年,通过原山东大学教授李志清先生的介绍,在法国攻读博士的李敏认识了我。她回国以后,专门从郑州到济南看望了我。从交谈中得知,李敏的博士论文,是研究中法甚至是中西方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她的法国导师以及所处的学术氛围,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究竟中国思想是否可以贡献于世界,东方文化是否适应于西方?李敏发现,把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其实也正是找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她在言谈中,对陈寅恪、季羡林、杜维明、张岱年等著名学者的论述均有涉猎。我对她自然是不能小觑了,非常佩服她的毅力。现在,她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索序于我,推辞未果,写下如下的这些话。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法兰西学院的贡献自不用说。沙畹和他的四大弟子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戴密微,为研究中国学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遭遇过不少的非难和责备,尤其在敦煌学方面。而敦煌学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镇。

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选择,既有输入到中国的,也有从中国输出到国外的。交流的关键是双方的需要。而当今的世界,最需要的当然是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外共同的需要。

说到法国,我们很自然地想起,1988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那次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表了非常精彩的演说,他在其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辉煌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见《国际先驱导报》(International Herald Leader)在2003年1月17日(第32期)第3版发表的胡祖尧的文章《诺贝尔奖得主推崇孔子?悬案十五年终揭晓》)这里所说的孔子的智慧,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宇宙学说。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倡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相类和统一的关系。这种思想在儒家学者那里是一贯的,孔子已经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强调“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所以,人不应该“欺天”(《论语•子罕》),而是应该“畏天命”(《论语•季氏》)、“知天命”(《论语•为政》),因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如果说孔子所主张的,还不是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那么,《易传》则说得明确了:“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卦•文言》),“天人合一”成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孟子提倡“仁者无不爱”,“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为明确,“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就必须实现整个宇宙的整体和谐,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此,荀子提倡对于草木鱼畜都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做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包括人类在内)才能“皆得其命”(《荀子•王制》),才能正常生长和发展。

董仲舒更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但他把天人合一向天人相类的方向发展,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因此,人如果得罪了天,破坏了自然,天就要发出警告,甚至降下灾祸以报复。为了不受到自然的报复,程颢要求“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遗书》卷二),王守仁也主张让人与鸟兽、草木、瓦石“皆为一体”,做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一体之仁”(《王阳明全集•大学问》)。

儒学重视与人与天的相通,达到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的境界。这样的思想,强调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反之,只会身受其害,破坏了自然只会尝到自然报复的苦果。

正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着这种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的思想,所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才号召到孔子学说中去寻找人类彼此能和平共处、共同生存的智慧。人称现代大儒的日本人冈田武彦,也把儒学思想同克服现代人因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忧虑结合起来。他认为科学文明的进步一日千里,但本来应该贡献于人类共存繁荣的科学文明反而产生了危害人类生存的弊害。在此前提之下,在拯救人类的对立斗争中,万物一体论基于人我共存的人道主义立场,对不同的思想、文化和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是一种宽容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 ,因为儒家期望与物一体从而实现理想的人、理想的社会,与物一体就是使物各得其所,实现万物生存的理想的态度 。这正说明儒家的宇宙学即天人之学是一种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它与当代生态学相一致,同时又表现出热爱生命、泛爱万物的纯朴情感,在中国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整体却在继续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依照儒家天人一体的思想,吸取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起生态哲学,从而向更高级的生态文明转型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把天看作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是天的缩影,人副天数,而且人性也来自天性。人作为小宇宙,不仅要保持与大宇宙(天)的和谐一致,而且人与人之间、人的内在自我和外在表现之间,也应该是和谐一致的,有一些规范性的关系制约,而这些关系也就是儒家的实用伦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天人合一体现出一种宇宙秩序,难怪马克斯•韦伯把儒教理性看作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而由于对宇宙和谐的提倡,也就导致了“儒家的唯一终极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和谐 —— 宇宙和谐在人世间的影子”

道家的“和”文化,也是一种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有一种说法,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第一次看到《道德经》的时候,兴奋地将自己引以为豪的微积分手稿,扔进了手边的字纸篓,他说《道德经》是天大的秘密,他惊叹中国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明得多。

《道德经》的聪明,表现出的是一种和谐文化。无为而治的汉代文景之治,之所以达到治世,就是运用了黄老之学,实际上就是运用道家思想而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季羡林先生2008年9月18日寄语国际《道德经》论坛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这一伟大的概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全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道家和道教的精神是什么呢?我很喜欢陶渊明的四句诗,实际上这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即:‘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觉得这首诗中就充分展现了道家和道教的精神,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思想。依我的看法,陶渊明骨子里更像是道家的。我觉得‘顺其自然’最有道理,不能去征服自然,自然不能被征服,只能天人合一。要跟自然讲交情,讲平等,讲互相尊重,不要讲征服,谁征服谁,都是不对的。”

学术界对儒家的和谐思想讨论比较多,而对道家的和谐思想则讨论相对少一些。实际上,道家的和谐思想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我接受丁冠之教授的建议,就从《道德经》的一句话讲起。这句话就是“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道德经》67章,以下只注章数)这里提出了“三宝”的概念。我觉得这三宝的思想对和谐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表述,涉及人和自然的和谐、人际之间的和谐、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需求的和谐。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三宝的顺序稍作调整。先谈第二宝:俭。

俭是《道德经》对人和自然的一种根本态度。

自然界本身的和谐表现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和是对立面之间的平衡。只要没有人为的干预,自然力量自会保持自己的平衡。如果人能与道、天地、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能“得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源,天地万物无论如何变化,还要回到道。“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自然界看起来无穷无尽,实际上自然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为此道家提倡俭的原则。俭就是节约、吝啬,为了突出俭这一宝,道家也提倡“啬”。治《道德经》的学者中有人干脆把俭解释为啬俭(如张松如的《老子校读》就是这样解释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7页),是很有见地的。“治人事天,莫若啬。”(22章)道家认为管理人类的事和处理自然界的事,没有比“啬”这个原则更好的了。把“啬”字当作节省、爱惜和保护讲,很明显,他是指人类的经济行为。发展经济的最基本因素是资源,没有资源,经济就没有发展的可能,节约保护资源是国家民族生命的根子。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的欲望无穷,欲壑难填,所以要求人类“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63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7章);“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6章)。

人和自然的和谐是最高的和谐,可以称之为“太和”。被道家奉为三玄之首的《周易•乾•彖》上,有句话叫:“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和谐最高的概念是“太和”,“太和”的状态就是,人置身自然界之中,要去保持和维护人和自然的这种高度平衡。因为,人从来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向自然界暴力索取,索取越多,改造自然取得的成果越多,对自然的破坏就越大,离自然就越远,人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越多。

但是为了保持人和自然的“太和”状态,必须用其他二宝来支持。就是“慈”和“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道家提出的解决人际之间关系和谐的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儒家调节人际之间关系的法宝,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是三纲六纪。孔子向老子学习礼,儒家礼的核心就是三纲六纪。陈寅恪先生在《悼王国维先生挽词并序》中说:“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季羡林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这里实际上讲的是处理九个方面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诸父、族人、兄弟、诸舅、师长、朋友,也可以解释成国家与人民、父母与子女、夫妻、父亲的兄弟姐妹、族人、自己的兄弟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师长、朋友。这九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使这九对关系都能相互照应,相互尊重,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像在儒家思想那里只强调单方面的服从关系,就可以保证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社会和谐安定是和平的基础,而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儒家的核心就是“孝”。孝是下对上的一种态度。而道家的“慈”,则是上对下的一种态度,《大学》说:“为人父,止于慈。”下辈缺孝,上辈缺慈,家庭里面肯定不得安宁。所以孝和慈并用,就是儒道互补,正好解决家庭的和谐问题。

“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家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态度。我们知道,儒家的内心和谐主张关切的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关系,其基本思想主张是:要不断修身养性,做到不愧屋漏。就人自身来讲,活在世上,肯定要不断发生灵与肉的冲突,就是心灵的精神世界和身体的物质世界不断的矛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利欲熏心的大有人在,而且挣钱越来越多,还是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也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人自身肉体和精神的矛盾?应该特别提倡修身养性,通过修身养性不断节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物质欲望限制到最低的程度。修身养性的关键是正确对待物质欲望。人活在世界上,首先需要衣食住行,必须满足人的一定物质欲望的需求,不满足,人就无法生活。需要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初始原因,但是人类为了需要的满足,既可以激发积极性,创造出人生的辉煌,也可以走向纵欲和贪婪,毁掉自己的一生。应该怎样去对待需要、对待人的物质欲望?是无限制地去追求物质方面的高层次享受,使饮食男女的欲求得到高度满足,还是控制欲望或者禁绝欲望?理学因为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而被指斥为用“理”杀人。人是不能灭欲的,灭欲就等于不让人有物质追求,使人无法生活。所以禁欲说和灭欲说在现实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寡欲说和节欲说是可以提倡的。寡欲用流行的话来说,可以叫“抑制激情”,这里的“激情”指的过于贪欲。这四个字是一切值得称颂的人类品质的根基。事实上,这四个字体现了人类所有灵性特征的坚实基础,是一切行为的平衡之轮,是使人类所有美德保持平衡的手段。因为欲望是使饱学之士一生的无数收获化为灰烬的火焰,是他们那日积月累的知识之海也无法熄灭的吞噬一切的大火。欲望会使人远离正义,步入危险而黑暗之途,追随激情与欲望只能使人堕入恐怖之海。人类通过抑制激情和寡欲,最后能够做到:富足时能够慷慨,贫穷时不要失望。一个人如果在路经遍布黄金的河谷时,也能够视如浮云,毫不迟疑地直行而过,不屑回顾,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抑制了激情、控制了欲望的人。一个人如果在遇到一个绝代佳人时,他的心灵丝毫不会被贪恋美色的阴影所吸引,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称颂的人。

为了实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提出三个去:“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子要求实践“利万物而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老子主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6章)按照香港朋友汤伟奇先生的解释,就是塞住人的欲望,关闭上人的意欲,属于礼;教育众生,不露锋芒,调解众人纠纷,属于义;和光同尘,和尘世打成一片,属于仁;“玄同”实现自然和谐,属于信;也就是仁义礼智之集大成,即儒家的五常德。要实现这五常德,必须修身,因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章)。

道家的处世哲学,核心是“与世无争”,“随遇而安”。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已经奠定了这种处世哲学的基调。老子提倡无欲、无争、不敢为天下先。在他看来,欲是洪水猛兽,世间最可怕的就是欲,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4章),真正的富足不是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而是心灵的平和充实,是精神世界的恬淡快慰。腐败是亡国丧身之根,“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老子主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感官刺激会对人的情欲诱惑产生生理作用,其不良后果不堪设想。唯有知足、知止才可以不取其辱,才可以没有危害,才可以使肌体健康,执政长久。为了避免罪恶和道德堕落,就必须遏制欲望的发展,“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章)。

遏制了欲望,也就可以做到无争。老子从水的柔弱之性看到不争的极大益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章)。人也应如此,应以不争为高尚道德,因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所以“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这样,老子就确立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的处世哲学,要人们做到“不敢为天下先”(67章)。

道家主张的遵循道,自然无为的思想,最终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和谐。《道德经》中充满着和谐思想,老子提出的“和”文化,就是防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矛盾冲突的一种大智慧,值得我们去深思。

儒释道本来就是一家,道教全真教创立者王重阳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王重阳:《重阳全真集》卷一,《王重阳集》,白如祥辑校,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9、4页)丘处机也说:“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丘处机:《磻溪集》卷一,《丘处机集》,赵卫东辑校,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7页)道家提倡的和谐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儒道互补正可以实现和谐。佛教为例,主张随缘济众,行善积德。明代《了凡四训》提出,行善包括: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十、爱惜物命。无论是“十诫”、“五戒”,还是“善德”、“善行”,都是提倡善的,可以为我所用。

被誉为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华文化的明朝袁了凡《了凡四训》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于杀生等。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要用万物一体之仁的心态对待它们,要谨记白居易的诗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有了这种心态,虐猫、虐狗、虐动物的丑恶现象就不复存在了。善待了天地万物,人类得到的回报就是:天变蓝,地变洁,环境不再污染,空气不再污浊,饮水不再肮脏,食物不再有毒,人类自然更为健康。所以善待天地万物是大善。

儒释道的这些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或许,李敏博士的论文,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内容。

蔡德贵
美国加州,2014年2月 Q4t6Q36cIIUnJ0/uUd1ySeKqlMpzHOStlDwjWggaP/gkiXrXZPs7oZ47MB0ku3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