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外表很美,一眼看上去就很漂亮的女子,被我们称作“第一眼美女”。而那些第一眼看来外表不太出众,但与之接触以后觉得气质很好,越看越耐看的女子,则被称为“第二眼美女”。不光审美如此,我们对人才的衡鉴也很类似。那些第一次接触时才华并不显眼,在后来慢慢显出价值的人,也可以被称作“第二眼人才”。
是啊,古人早就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了解一个人肯定也需要一段时日,慢慢地发掘他的所长。不过,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啊?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员,仅需8秒就能浏览一份简历。即使简历很复杂,30秒的时间也就搞定了。所以说,如果我们做不了“第一眼人才”,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疑要以失败告终。
从前面一章的小游戏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对位置靠前的东西很感兴趣。这在社交里同样有效。心理学上一般把这个效应称为“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相识之前,你对于大家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但认识之后,你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画出了一幅自己的肖像。如果能 留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那就可以为自己加分不少;反之,则让自己大打折扣。
有一家单位的人事部,通过查阅简历选中了小张,把他列入预选名单。确实,小张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各方面都不错,他进入这个单位完全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不过,在复试阶段,小张却因为穿着过于新潮,给面试官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最终,小张遗憾地失去了这个工作机会。看到这里,你或许要为小张打抱不平,他能力不差,肯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啊,为什么面试官凭着自己一时的态度,就把这么好的一个人给否决了?诚然,面试官甄别人才的方法过于草率,很容易让优秀人才流失。但无奈的是,人都难免受到“首因效应”的左右,第一印象不好,自然就没时间再作考虑了。现实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且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求职背景下,失去任何一个机会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另有一位传媒系毕业的应届生,也在四处找寻工作。他比较主动,自己跑到一家报社,找总编开门见山地问道:“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总编也直截了当地回答:“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印刷工人总该要吧?”
“也不需要。”
“哦,我想你们一定需要这个吧。”他边说边从包里拿出 一块制作精美的小牌子,写着“额满,暂不雇人”。总编看过以后,会心一笑,说道:“要是你愿意,就到我们广告部门工作吧。”
在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大学生就主动出击,还用道具有趣地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总编之所以给他一个额外的工作机会,正是被他留下的良好第一印象所吸引。
《因为爱情》唱得好:“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 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爱情中的人似乎总是缅怀于初见时的美好,我们对任何人的态度和认知,不也深深地被初次见面所决定着吗?的确,如果善于把握首因效应在人际中的微妙作用,一定能给自己的未来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那么,除了注意仪表和礼貌这些老生常谈之外,我们怎样才能既简单又有效地留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呢?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确实可以成为快速结识陌生人的一把钥匙。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认为,微笑起码价值百万美元。想想那些珠光宝气的贵妇人吧,他们虽然穿金戴银、光彩熠熠,但脸上的一丝冷意,寡淡的表情,却给人拒之千里的感觉。同样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我们拉着苦瓜脸去参加面试,像念讣告一样地介绍着自己的简历,有哪个面试官会有好心情呢?因此,第一印象也自然而然不会好。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因为笑,所以快乐。”他认为生理活动能促使心理产生变化。对不爱笑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无疑让你多多练习微笑。笑多了,自然就会收获快乐;快乐了,自然要笑……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下来,你不就成了一个快乐的人了吗?同时,你留给他人的印象不也就是一个快乐的印象吗?
想一想自己身边的同事或同学,那些让你觉得很阳光的人,是不是很主动地与你打招呼、交谈,让你感觉友善的人?再想想那些成天低着头、目光回避的人,他们又给你一个怎样的印象呢?所以,如果你希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 千万别忘了去微笑。
需要注意的是,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因素还涉及其他因素。比如时常见到一些男士西服袖口的商标没剪掉;或者把西服的暗袋拆开,用来装东西……这些都属于男士着装的大忌,很容易降低自我价值。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社交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从察言观色到穿衣打扮,从用词语气到行为举止,无一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天道酬勤,成功也总是垂青那些肯于学习的人,就让我们努力成为这个高速时代中的“第一眼人才”吧!
小 TIP 竞争激烈的时代,让别人慢慢了解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变成了社交成功的敲门砖。主动、积极地把你最阳光的一面展现出来吧,当然,千万别忘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