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十六周年版作者序

一九九九年我撰写《亲密关系》时,目的是希望提供给人们一张路线图,引领人们穿越亲密关系的复杂景致,并主要着眼于亲密的伴侣与婚姻关系。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很开心这些知识仍然有帮助。对我来说,这本书不只是本自助手册或个人发展指南,也是我与妻子素梅的个别经历,或作为一对伴侣时所得到的教训以及突破。虽然书中已提供了许多范例与准则,但仍有一些精华观点,在我作为一位丈夫、父亲以及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我想要指出其中一些观点,并在本书中增加一些新的体悟。

感觉的重要性:从人性上来说,我们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然而这也是造成关系冲突的主要原因。对于伤痛、需求、罪恶、害怕,以及耻辱的保护机制,在个人的过去经历中逐渐建立起来,以至于我们在情绪上,并不如身体以及智识上来的成熟。为了成为一个情感成熟的成人,重要的是要突破这个保护机制,并正视我们的感觉,才能发现心灵最惊人的秘密。(注意:本书中许多篇幅着重于如何响应你的感觉。这些回应包括清楚地正视它,并将它联结到一个“更高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将这些观念和想法抛诸脑后。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建议很有帮助,但它们只是工具,用来帮助你更清楚地意识到你的脆弱并进而接受它。起初我们总会认为这些痛苦、恐惧与罪恶,都应被治疗与复原。然而,透过接受以及认识这些情绪之后,你将会发现这些感觉只是隐藏事实的幻象,并从而发现一个充满力量、智慧与快乐的真实自我。)

责任的重要性:责怪、批评与指责是人类防御机制的关键要素。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道德批判,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然而,责怪、批评与指责的态度最终只会加强自我的受害者意识。受害者常感到无力、无助、无价值且无法自我满足。他们的防卫机制常常是自我否定,并将自己置于一个道德正确的位置。当我们坦然面对内在的受害情绪时,我们将有机会更具有意识地正视这份感觉,并了解这仅是一种感受,而非事实。责怪、批评与指责也终将不再发生。

亲密关系是一种完美设计:在亲密关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部分,即使是令人不悦的冲突与不适的情境。当你继续在感情中成长时,你也开始懂得欣赏你跟伴侣之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当你拒绝接受不悦与不适时,你也不再看见这些事物所能带来的启示,也将使你无法看清正在发生的事物。

绝对的爱是无条件的: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于伴侣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求。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境和情势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伴侣的目的:如同上述所说的,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但你的伴侣的确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个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面对情感上的成熟与唤醒真实自我的时候。这时你的伴侣将会依所需而扮演这三种角色之一: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师,在你探寻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关于亲密关系与它们如何协助你发现真实自我之间的关联性,将会有更多的线索、提示与见解分别在本书中阐述。亲密关系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帮助你发现并且体验你一直以来追寻的所有东西只是隐藏在表面之下,其实它们一直就在你眼前! dlgjvluarlRtvHiG/L+0fcbUruApYef+/PLa0BFlI4bNaIiV9JPjrSxSPL6guPhO



CHAPTER 01
第 一 章

亲密关系的圣杯

“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克里斯多福・孟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很棒的亲密关系。这么说可能还不够贴切,许多人终此一生,花费大量精力在寻觅伴侣这个似乎永无止境的冒险旅程中不断地寻找、失去或离开某个人,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觅得理想的伴侣或至死方休。即使寻觅最终得偿所愿,有时亲密关系也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在最初始的兴奋与希望退去之后,不满与挣扎可能随之而来,其中复杂的情绪困扰,就连天才也无法解决。

亲密关系问题的真正根源往往像个无解的谜,因为在看似单纯的寻找和留住那个“特定的人”的过程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目的。你也许会很惊讶,但事实上所有亲密关系的问题和挫折,都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而且蕴藏着希望。在我的个案中,每当我告诉案主,在亲密关系中,痛苦的浮现是件好事时,他们总是既惊讶又怀疑。

彼此伤害怎么可能有意义呢?应该这么说,只有了解到每段亲密关系的开始都是一段伟大的探索旅程时,我们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

当开始寻觅人生伴侣时,我们通常不会察觉,其实我们真正在追寻的事物,伟大得超乎想象——要比两个灵魂之间可能发生的事伟大得多。我称之为“从亲密关系中体验到的真理”。在“灵魂关系”的路途上,我们不单是在寻觅爱情,还是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就像勇敢的骑士寻找圣杯一样,我们希望从亲密关系中得到能满足身、心、灵三方面渴望的东西。表面上看来,我们似乎只是孤单或渴望能有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事实上,在每段亲密关系的背后,我们的灵魂都在运作着,引领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想要亲密关系,并且需要的不只是慰藉与陪伴,这本书就是为这些人写的。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在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

在这样的结合中,我们不只是想得到什么,而且希望付出——不自私、不求回报地付出。直觉上我们似乎知道,当我们真正沉浸于爱中时,我们会很快乐,而快乐时就自然地想要付出。我们希望无条件地付出,因为在我们心灵深处觉得这是对的。在我们所有的梦想背后,在所有对力量、目标或意义的追求背后,唯一的欲望其实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真爱。一开始也许我们只想跟另一半分享这份爱,但从“灵魂关系”中得到的真爱不能被局限在两人之间,而是要推及整个世界。

“灵魂关系”就像圣杯一样难以捉摸,而社会的力量更使它难以寻获。在观察现代人际关系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没有地图、罗盘或手电筒的引导,只隐约觉得有什么在呼唤我们,却又往往因为痛苦、挫折、无聊、困惑或疑问而放弃。

有时候,起初很美好的事物,最后会变得十分丑陋。事实上,在北美洲,被亲密伴侣攻击的概率比遭到陌生人攻击的概率还大。

通往“灵魂关系”之路,似乎每一步都布满荆棘。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是高层级的“灵魂关系”的第一阶段,但这个阶段中充满了许多陷阱与困难,令人惊讶的是,竟有许多伴侣仍能维持住感情而不分开。更令人惊讶的是,尝过分手痛苦的人还能重新振作,再接再厉!导致分手的争执往往十分痛苦,令双方都受到创伤,但人们并不是为了自寻痛苦而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没有人会说:“我需要亲密关系,我已经厌烦了出外寻求苦难,如果能在舒适的家里受苦受难那该多好啊!”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亲密关系似乎总会让人露出丑陋的一面,而这一面往往令伴侣难以接受而选择分开。但不论先前受了多深的伤,我们仍不放弃继续寻找“完美的伴侣”。为了寻求真爱,不管是一开始的浪漫、绚烂,还是之后的争执及无尽的阻碍,我们都一路走来。

但是,我们在日常亲密关系中的表现真的是爱吗?我曾经连续好几周,每晚守在电话前,等女友来电,在定好下次约会之前不做任何的计划。听起来很浪漫吧?我就这样时而呆坐、时而踱步、时而埋怨地等下去。如果我是电影的男主角,观众一定会相信我是无可救药的大情圣,为了向唯一的爱人证明自己的心意,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但那真的是爱吗?还是需求不满而又觉得自己很无能?有时候我会和她吵闹,大吼大叫要求多些时间和她在一起。这是因为我爱她吗?还是我想控制她,让自己不会孤单或吃醋?我还记得分手时说的话:我再也受不了这种折磨了。”她是一个很好的女人,给人温暖、关怀,又有幽默感,但是当她的男友却令我抓狂!这与爱无关,而是我无法维持这段亲密关系。但我却清楚地知道,一开始发展这段亲密关系的动机是为了寻找真爱。

很少人能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来面对亲密关系的挑战。小时候没有学习的对象,老师也没有清楚地教导我们如何亲近别人,于是这项课题就落在我们自己力所不及的肩上。我们往往不能察觉,在互相陪伴和组织家庭之外,亲密关系其实有更深一层的目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了解到亲密关系中的磨难其实有其意义与解决之道。

亲密关系是表达人生高低潮的一种艺术。就像所有的艺术一样,它也需要个人天分(这每个人都不缺)、基本教育和不断的练习。虽然每个人的亲密关系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倾向。许多人把需求和感觉当作爱;许多人相信争吵时一定有一方对,一方错;许多人经常想操纵或控制另一半;遇到瓶颈也是常事;还有许多人甚至害怕爱和亲密!当了解了这些倾向的由来之后,我们就可以采取实用的原则,并依据个人状况来解决问题,使我们的亲密关系升华成一种全新的爱的体验。

我可以想象,有一天会有专门教授亲密关系学问的学校成立。但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的是能帮助我们走出迷雾的基本指导——为现代人而写的,简单明了又实际的指导,就像这本书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所有人际关系共同的必经阶段及其原因,并试着找出一种简单又自然的方法来克服障碍,向更高层级的“灵魂关系”迈进。

以下所要讨论的,我相信是所有人际关系共通的原则,跟你是单身或有伴侣,是异性恋或同性恋无关。也许你觉得你的伴侣是世界上最棒的大圣人,或是最差劲的浑球,或介于两者之间。这本书要说的只是,如果关系出了问题,你并不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你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问题,并成长、体验到高层级的、真正的灵魂关系。

另外,所有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手足、上司、下属、生意伙伴,甚至政治党派等,都适用这套原则。以下要讨论的,主要以亲密关系为范例,但基本原理却是各种关系都共通的。我希望读者会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有教育价值,且具有启发的作用,不只让你自己享有更美好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帮助其他同样在这条道路上挣扎的人。

练习

写下初遇时,你在伴侣身上发现的所有优点,相处至今新发现的优点也加上去。然后,另外拿一张纸,把你现在在对方身上看到的缺点写下。把两张表放在一起,第一张表上列的每一项得十分,第二张表上列的则扣十分,看看你的亲密关系是正分还是负分。许多人在做了这个练习之后会惊讶地发现,虽然他们的亲密关系经历过许多困难或危机,但另一半的优点其实还是多于缺点的。只是他们忘了当初被伴侣吸引的原因,而只注意到对方不好的地方。 IupKDm5lmD2+wFaAMYPsJhPP9oxDMs63QxgMgk4gjGWG/BENuOm4qhMlS35MZ0g6



CHAPTER 01
第 二 章

月晕现象

“闪闪发光物,并非尽黄金。”

——格言

我用“月晕现象”这个词来代表不实的光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月光就是如此,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许多电影巨星受无数影迷仰慕,而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凡人,不过是象征人类宏伟、强大或美好的一面罢了。这些影星的私生活,其实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许多问题,但影迷们被绚丽的光彩所迷惑,看不到这个事实,几乎把明星当神一样来崇拜。体育明星、政治人物及所谓的“皇室贵族”也是如此。即使无数的丑闻让盲目崇拜的问题暴露出来,也不能改变人们崇拜偶像的倾向。当踏上情感之旅时,我们也会看到“月晕现象”。 IupKDm5lmD2+wFaAMYPsJhPP9oxDMs63QxgMgk4gjGWG/BENuOm4qhMlS35MZ0g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