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这就是《孟子》的文章,很合逻辑的,古文最讲逻辑了,第一是头尾要关照好,他说“圣人既竭目力焉”,上古的圣人虽然用眼睛看准确了,像离娄有绝顶聪明的眼光,看对了;然后要做东西还要有公输班的技术,用规矩去量,不能马虎,这就是规矩。他说你以为有把握,绝顶聪明,不要狂妄啦!还是要规矩准绳来量过,才能构成方圆平直。譬如我们这里大书法家王老师,书法比我高明太多了,但是你看他规规矩矩,每一点都守规矩,就是这个道理,肯守规矩则不可胜用也。
接下来,“既竭耳力焉”,必须要以六律正五音,也是不可胜用也。这两句都过去了,重点是在下面。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大圣人用尽心思、智慧去研究,研究好了还要请教别人,一点不能马虎,然后配合一个最重要的中心,“不忍人之政”,就是不忍心害人,不忍心害社会,那样你才真正做到了仁政。这个文字容易懂,但是内义很深,内义深在哪里啊?我们都晓得《孟子·公孙丑上》讲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的开端。仁慈的心理从哪里开始?就是从这个不忍心开始。什么叫不忍心呢?我们举一个例子,走路踩死一只蚂蚁,有时候我们会偶然发起大慈悲心来,蚂蚁也是个生命,不小心踩死了,这就是不忍心。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做害人的事情啊,很忍心就做了,这个道理就是说,我们自己对不忍人之心没有认识清楚。
所以我常常跟年轻同学讨论,有时候叫他帮助一下别人,教一些东西啊,做一些事情啊,他就马马虎虎,这个就是害人嘛!我们只要马虎一点,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你虽然没有害了他,却已经耽误了他,也是害了他,这就是你太忍心了,所以不忍人之心是非常难的。
尤其是为政,《孟子》在这里重点还是讲为政,政治上的措施,我们有时候想尽办法,这个办法拿出来绝对好,但是没有考虑到下面实行时,这个办法会变成大害处。过去在大陆或现在台湾也都碰到过,到乡下跟区公所的朋友谈话,他痛苦万分,上面有的政策下来,一样都办不了;你到乡下找一个派出所的警员来谈谈看,很多法令,与现实矛盾,不晓得怎么办好。上面的人坐在办公室构想,然后开会,决定这么办;但各地方不同,一到下面问题就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就要“竭心思焉”,然后继之以不忍人之心为政,才能“仁覆天下”。
譬如当老师的人,我们在座当小学中学老师的很多,老师讲了一句,孩子回家就跟家里争吵。像我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回来吵得要命,为什么呢?因为老师那么讲的。好,好,好,你老师行,我碰到这个就赶快投降,照你的办。老师在台上讲的时候一点都没有错,但他没有多方面去想,所以“竭心思”有这样的重要。要尽你的心智你的智慧,尽到底了,确定这个政策绝不害人,才可以去实行。因为你的思想、智力都用完了,再出了毛病,非我之罪也,只能恨自己的脑袋没有那么高明,不是我有心害人。所以尽你心智以后,“继之以不忍人之政”,那么才可以“仁覆天下”。
这几句当中,下面“既竭心思”是重点,你的脑子都用干了,再也想不出好办法了,只有这样最好了,你才算没有罪过。接下来还要配合一个不忍人的方法作为,这两样要配合起来,才能说你的仁政可以普遍盖覆天下。不是现在吹牛的盖哦,不是黑云来了的盖哦,而是清凉的。现在我们吹牛的盖是热天的热盖,夏天开热气的那个盖哦,那个盖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覆字是指那个清凉的盖。
孟子接着又说出一个道理。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他说要想盖一个高楼必须从平地起,孔孟都是山东人,泰山再高,也都是小丘陵慢慢堆积起来才成其高。“为下必因川泽”,大海之所以大,因河川江湖的水汇集流下才构成了大海。当年我们写古文都学他这个,当然不套用他的成语,那不算高,而是动脑筋偷。千古文章一大偷,把《孟子》这一句的意义偷来另外造两句,老师看到打双红圈,然后在卷子上面批,叫妈妈煎蛋给你吃。
我们看后世的文学有两句话偷得好,“水唯能下方成海”,世间的水都是往低处流,所以人要学水,人要变成大海一样,就要谦下。“山不矜高自及天”,最高的山它也不觉得自己高,因此它就可以顶到天。换句话说,人生的修养、学问、地位到了最高处,自己也不要认为高。所以山不认为自己高,因此成其为高。水向下流,谦虚,谦虚到极点就成其为大海,大海就能够包容一切。《孟子》这两句话,“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就是“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道理。你说完全一样吗?不一样,这个是讲文字逻辑,《孟子》这两句话有两三层转折,所以并不完全相同。
他最后的结论“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都是批评当时那些诸侯,他说为政不根据先王之道,不根据传统文化的法则,不根据传统的政治原则,“可谓智乎”?他告诉学生们,你们说齐宣王他们聪明吗?换句话说,他们是笨蛋,“可谓智乎”是问号,当着学生问,你说他们算是聪明吗?
由这里再回到前面,孟子为什么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像那样聪明的人,都需要透过技巧才成功一件事,何况齐宣王、梁惠王这一班笨人?所以孟子意思是说,我老头子只好回家,就是这个意思。讲了半天还是他孟子最聪明,对不对?
“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所以他说照中国上古的传统文化原则,唯有真正仁慈的人,才能够在最高领导的高位上。他说过去传统文化的原则,不仁者在高位,那就很严重了,那是玩权力,不是行仁政,是在种恶因,所得的恶果就大了。他这个话是因为看到春秋战国这些诸侯君主们个个如此,所以他认为无足道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他谈论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懂的,只好回家了。
因此他接着说到当时社会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