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来说:佛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慧资粮圆满,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做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的简称,中国初期的翻译,也叫做“开士”或“大士”。

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的“大学之道”。那么,“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不然,读了半天《大学》,好像在看教条式的条文,连贯不起来。就如说,“知止而后有定”到最后一句的“虑而后能得”,它究竟得个什么呢?

如果我们照前面所讲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虑而后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这个“明明德”,也不知道从怎样明起?当然,既能达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达成“大学之道”这个道的境界了。

这样便可了解从汉魏以后,儒家、佛(释)家、道家,把各自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用语,统统叫做“得道”。其实,“得道”这个名称,也就是从《大学》“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而来的。由此演变,到了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普及流行,大致标榜禅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随而来,标榜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学家们,当然不甘落后,也自标榜以“存心养性”而得道。你们看看,曾子这一句“虑而后能得”的内涵,是多么隽永有味啊!

同时,禅宗把得道叫“开悟”,真正开悟了才是明白佛学的理念,也有叫做“明觉”的说法,这“明觉”或“觉明”,与“明德”和“得道”,都只在名词的表达现象上,依稀恍惚,仅有轻云薄雾,忽隐忽现的界别而已。解脱了这些名相的束缚,就知道它们并无多大差别了。 PMt1Mhe2FBA/yvOpMLU7jATFZ2dRgGthAss6RjEWVg90GPYPv4z4zUO9Jk6S61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