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块阵

先摆几个

我们在正式讲解《大学》、《中庸》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中三个重要文字的内涵:(一)“道”字,(二)“德”字,(三)“天”字,再加一个“大人”名词的意义。然后再来研读《大学》或《中庸》,就好办得多了。

我们中国的文字,自远古以来,就不同于其他一些民族的文字。中国字是方块字,它与印度的梵文,埃及上古的象形文字,都以个体图形来表达思维语言的内涵意义。所以到了汉代,便有专门研究文字学的学问,以“六书”来说明中国文字的形成及其用法。所谓“六书”的内容,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属于汉学中最出色的“小学”和“训诂”的范围。但是,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我们不必在这里多讲,免得浪费时间。不过,这里所讲的“汉学”,是专指汉代文字学、考证学,并不是现代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学或学术都称作“汉学”的意思。

那么,我提出读古书须先理解“道”、“德”、“天”等字,以及“大人”一词是什么意思呢?这也与汉代文字学的“小学”、“训诂”很有相关之处。因为我们要研究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诸子百家书籍,尤其是儒道两家的书,对以上的几个字,用在不同语句、不同篇章里的涵义,并不可只作同一意义的理解。否则,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意识引入歧途,那就偏差太远了。 juXAvCcwLArhcmrzpQHTd0ZhmGYO1+eDXKOQgf6o4y1It+klGsly9YZhACJfqV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