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庸》与《中论》

事实上,程伊川对《中庸》书题解释的见解,是从哪里来呢?那是因为佛学经论中,有一本印度传来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它和《百论》、《十二门论》三本佛学专著,在中国的初唐时代,自立一个学派,合称为“三论宗”的重典,风行一时,流传极广。

《中论》的主旨,是批驳后世佛学门徒,偏重于空,或偏重于有的学理,以空非真空,有非实有,启迪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毕竟空与胜义有的辨析。故于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原则上,建立一个“因明”义理的“中观”。所以佛学中便有《中论》八不之说,所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不中而中的论理。在程氏兄弟(明道与伊川)的当时,都自号称出入佛老多年,他当然也知道《中论》这类佛学的名言。但为了自别于佛道,推开佛学的《中论》,特别标榜吾儒亦早有中庸之道,可以胜过“中观”。所以便有“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名句出现了。而他却不知佛学的《中论》,是从“因明”逻辑的严谨性而立论。如果随便说一句不偏不易,抬上“因明”逻辑的考台,那绝对通不过的。至于隋唐之际,文中子王通也著有一本《中说》的书,但宋儒们素来薄视王通,绝对不会拿文中子来做对手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牵涉到《中说》上去。

其实他如引用《论语》所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便和《中庸》末后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相同,这才是真正的中庸。 GADyuRXcs7FtRqTuYsHmCsntiNTMZRUNjZHXZTONBncRSH7hsv+VI6sC6EOSMV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