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九九八年,南师怀瑾先生寓于香港时,撰写这本《话说中庸》。也像写《原本大学微言》一样,先生每日深夜写千余字,次日再由宏忍师打字,其间往复修改三数次之多,才告完稿。

这本书稿,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即行出版,但是阴错阳差的人事变迁,以及内外其他因素,这本书稿却未能及时出版,一拖就是十几年至今。

二〇〇八年,先生交代嘱咐,先将蔡策先生记录的《孟子》所余各篇,编辑整理出版,然后再行出版有关《中庸》的这本书。

奈何《孟子》最后三篇尚未及出版,先生却意外地悄然离世而去。

面对这本书稿考虑再三再四,决定将原书稿保持一字不变,另将整理后的全部书稿作为附录印出。所作的整理,只有调整长句变短,段落拆解分开,以及简化字句,另多加小标题等,希望国学涉入较浅的读者,易于了解。例如:

原稿:但这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使野有遗贤的过错。

编改:但野有遗贤,也不能说完全是在上位者的错。

原稿:那是自己平常对家庭父母亲属之间,并没有做到合于人伦之道的孝顺品行,所以便没有得到朋友社会之间的赞许和称誉。

编改:由于自己对父母亲属,没有做到合于人伦之道的孝顺品行,所以得不到朋友社会的赞许和信任。

原稿:“诚”,就是天性本具率真的直道,但它赋予在每一个人生身之后的后天人性之中,人们却需要借重学养的修行,才能重新返还而合于原先本有具足的自性。

编改:“诚”,就是天性本具率真的直道,但人出生后的后天人性,却需要借重学养修行,才能返合于本有具足的自性。

先生的原稿,是以讲课的方式撰写的,不像一般论文那样严肃,目的是使读者易于了解。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斟酌考虑甚多,难以圆满,也因自身学养能力不足之故,只能勉力而为。

另外,经过两年多的资料搜集整理,先生的简单年谱已初步完成,特附录于书后。

协助工作的,除宏忍师、牟炼外,彭敬始终参与修订工作,十分辛劳,忙碌了一两年,这本书终于可与读者见面了。

刘雨虹 记
二〇一五年元月

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同学们,大概很少听过《中庸》这个名称了,如果是在中年以上,五六十岁的人,有些一提到《中庸》,还会拿它来当笑料,甚之,还很感慨地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庸》所误,所以弄得国家民族百年来吃尽了苦头。但你如向他请教什么是“中庸”他又说不出具体的道理了,因为他们也没有好好读过《中庸》,更谈不上彻底研究《中庸》了。

一般人们所谓的中庸,大概就是马马虎虎,糊涂敷衍的意思。也正如现代人用湖南话来说,就是和稀泥;用上海话来说,就是捣浆糊。万事得过且过,不必太认真,大概像煞有介事就可以,那便是中庸之道了。比较好一点来说,只要不左不右,应付得过去,自己不做任何确定的主张,做个随波逐流的滥好人,便是中庸之道了。这样地理解《中庸》,这样地用《中庸》,当然就会使人个个成为庸庸碌碌之辈,所谓国将不国,的确是误国之学,实是不值一谈。

其实,《中庸》是一本书,它是传统五经《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在宋代的时候,被当时的儒家学者们特别抽出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叫作“四书”,从此影响左右了中国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这个历史的故事,我在讲《大学》的时候,已经有比较简略的交代,不必再说了。

《中庸》一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子思名伋,也便是承继孔子学问心法的弟子曾子的学生。曾子作了一篇《大学》,子思作了一篇《中庸》,都是传承孔子一系儒家学问心法的大作。

子思生当中国春秋时代的末期,也就是战国七雄争霸的开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四百九十年之间,比西方文化希腊上古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出世早八十多年。子思在幼年时期,孔子还在世,他是曾经亲自受到孔子的教养,但他却从曾子那里接受学问教育。所以说,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后来的孟子,便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为什么要著《中庸》呢?我们根据孔子后人所著《孔丛子》一书的记载资料,子思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后世疑为六十岁之误,考证难详),到了宋国,宋国的大夫乐朔和他谈论学问之道,话不投机,乐朔对他表示不高兴,就叫人去围攻他。事情被宋国的君侯知道了,亲自去救出了子思。因此子思很感慨地说:“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BiP/QVHEVJvEEQMe/nppSrTB+iNIk1xbsg2pl8QNPMNcSEx51MAquSW/csM3b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