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杭州的戴春风依然到处找活儿。他在杭州灵隐寺湖畔睡了一觉起来,见左右无人,便脱下衣服洗干净放在石上晾晒,为了防止衣服被风吹走,还在上面压了两块石头。之后他就躲在水中的隐蔽处,不时地打量岸上人的过往。
忽然有一群小学生叽叽喳喳地打闹着跑过来,其中两个淘气的跑到水边,拾起戴春风压在衣服上的石块就要往水里扔。戴春风连忙高声叫道:“快把石头放下!”
小学生没有理他,还在自顾自地玩。戴春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又不能从水中光着身子站起来,只一个劲地骂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青年男子唤了一声:“小江,小贺,你们快把石头放回原来的地方,过来集合了。”
那两个淘气的男孩一听这话,马上放下石头,乖乖地跑过去。戴春风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意,他朝那个小学老师模样的男子略略点了点头。那个男子也微笑地回了个礼,把那群学生带离了这个地方。戴春风马上从水里上来,穿上衣服,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
当天傍晚,戴春风来到附近的小学,想要寻找那位帮了他的教师。他走在操场上,拍了拍一个人的肩膀:“你好,请问……”那人转过头来,戴春风一见就大喜过望,连忙拉着他的手握了又握,说道:“我正是专门来谢谢你的,今天多亏兄台帮忙解围了。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位青年教师看到他,也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说:“不用客气,我姓胡,别号琴斋。你要是有时间。我请你到敝舍喝一杯,畅谈天下大事,你看如何?”戴春风一听非常高兴,忙说:“太好不过了,小弟姓戴字雨农,和胡兄一见如故,想来以后,还要跟胡兄多多切磋。”
两个人边走边说,如同知己相逢。这个胡琴斋就是日后的胡宗南,是戴春风的军统生涯中一个重要的盟友和生死之交。戴春风就是在这样平淡的打流生涯里,认识了包括胡宗南在内的诸多能人。
戴春风还是到处打流,却始终没有大富大贵。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又回到了上海,却听说了蒋介石势力壮大的消息。此时的他还没有找到好的出路,还是和从前一样,在码头帮人干干活,偶尔跟着青帮的朋友出去送送货,在赌场帮人跑腿或者做私人保镖。这样的生活总是饥一顿,饱一顿,毫无保障可言。
这天,他正倚在码头的栏杆上发呆,忽然看见有一张包货的报纸皱巴巴地躺在地上。他一眼就瞄到特别醒目显眼的标题——《蒋介石其犹龙乎?》
一看到“蒋介石”三个字,戴春风心里马上咯噔一声。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成为中国政坛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这次,我可不能再错过机会。”戴春风暗暗下定决心。他决定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成为蒋介石的门徒。再利用和蒋介石是老乡和旧相识的关系,一步步往上爬,实现抱负。但是马上他又犯了难,广州人生地不熟,自己又没有任何门路,这一路去,也不知道是吉是凶。
他正在犹豫,忽然身后有人喊他:“戴春风?”他回头一看,也很惊讶地辨认着:“你是……毛善余?”毛善余呵呵笑着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咱们也好多年没有见了,走,找个地方喝酒去。”
这个毛善余便是日后的毛人凤,他和戴春风都是江山县的,两家相隔不远,还都是文溪高小的同学。酒酣之余,两人说起读高小的时候,一起结社团,搞宣传,游仙霞岭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
毛善余刚刚从黄埔军校的潮州分校毕业。一听戴春风说自己想考黄埔军校,他连忙怂恿他去广州。
黄埔军校校长,在当时的国民党内并非特别显赫的职位,但蒋介石为了这个职位,也是处心积虑,耍弄了各种手腕,经历一波三折才获得的。
一方面,蒋介石对孙中山始终表现得很忠诚。两人不仅经常有书信来往,而且当孙中山被陈炯明困在永丰舰上的时候,是蒋介石排除万难,上舰护航,反击叛军,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他又曾留学苏俄,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同时眼光独到,对局势有正确的判断力。虽然只有30出头,但可以说是年轻有为,因此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在缺乏军事人才的国民党内部,他的才干非常突出。
但是因为蒋介石年纪轻,资历浅,孙中山担心他不能服众,也曾考虑过让程潜做校长,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就借口奔丧回到老家溪口消极对抗,并成日以辞职相要挟。最后还找了自己的密友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做出决定。1924年5月3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并允诺给予他办军校在人事与财政上更多的权力。廖仲恺亦于5月9日正式出任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代表,孙中山自兼军校总理。直至次年,孙、廖相继辞世后,蒋才真正坐上黄埔军校第一把交椅。
蒋介石的事迹戴春风也略有耳闻,他越听越觉得这是一个有城府,有抱负,有谋略的英雄人物。要是能在他手下做事,一定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就像进行一场豪赌一样,把自己的人生押在了蒋介石这块宝上。
毛善余向戴春风介绍完自己所听到的一些消息之后,看见他面露喜色,满脸红光,知道他主意已定,便拿纸抄了几个地址说:“我给你几个黄埔老同学的联系方式,你去广州之后可以找他们。我看凭你的聪明和能力,考取黄埔军校肯定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们这些老同学还可以一道打江山,得胜利,多荣耀啊。”
戴春风频频点头,也憧憬着毛善余所勾勒出的美好明天。他只恨自己迟了一步,不能早一步借东风平步青云。这一次,戴春风算是真正开始了他的人生旅途,走出了他所熟悉的江浙,走向了他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