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 读

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6月23日,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我的面前,是一批精装本图书。它是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的简体中文版。我是中国第一位拿到该书的读者。当天收到图书后,我立即给期盼已久的师友们快递过去。在随书贺卡上,我激动地手写了如下赠词:

《机器人叛乱》来了!继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后最好看的神作。将剑交给那些能够挥舞它的人,现在,我很高兴将这把剑传递给你——各位追寻理性的师友。它是认知科学与决策科学之剑,也是人类爱与善良之剑!

现在,我同样非常高兴地向各位读者推荐斯坦诺维奇的另一本著作《超越智商》,这一次,我会在给你的贺卡上写道: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成为聪明人意味着要阅读大量图书并掌握大量概念。而在21世纪,聪明人必须掌握的元概念是“理性”。光有智力还不够,还要有理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认知科学家写得最好的一本“理性”著作,它将帮助你理解人类的心智架构,从高智力到高理性。

这才是心理学

为何我会如此激动?这要回到2000年。

彼时,我还是一位心理系本科生,意外读到一本英文著作,思想深邃,通俗易懂。从此,原本细碎庞大的心理学知识难题迎刃而解,我一下子具备了所谓的“心理学思维”。而那本书,就是斯坦诺维奇的成名作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我的心理学研究之路似乎一下子开窍了,以本科生身份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并荣获首届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

正如它当年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本神作被翻译成中文,通过不断的口碑传播,很快成为国内多数心理系的入门必读著作,前后出过多个版本,更改过多个书名,从《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到现在的《这才是心理学》。相对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最后一个书名。

几年后,豆瓣诞生,这本书因为写作清晰明快、思想深刻,迎来一轮又一轮豆瓣读者的追捧。截至目前,已有上万豆瓣读者读过此书,无数豆列将其作为心理学入门必读读物。

时间很快到了2010年。此时,我正准备写一本关于学习与心智成长的认知科学普及读物,于是开始寻找相应的学术体系。偶然之间,我发现世界上有一批极客,天天在讨论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提及一本书,甚至有读者一章一章去写它的读后感。

当我看到作者是斯坦诺维奇时,立即买来了英文版。这就是各位读者现在手上这本书的英文原版:What Intelligence Tests Miss。读完后,大吃一惊,我明白了,斯坦诺维奇的体系就是我在苦苦寻找的。

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常规学科疆域的头脑。”那么,当跳出常规学科后,你就来到了一个野兽乐园。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正如斯坦诺维奇所言:“聪明的人只有在被告知要如何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现在,没人来告知你该如何去做。这恰巧是多数寻求智慧的求知者经常面临的情况:这是一个极不确定并高度复杂的世界。黑暗路上,谁是那盏伴我前进的温暖小灯?

当我意识到斯坦诺维奇的理性心理学体系就是我在苦苦寻觅的“真理之灯”时,我注意到那时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关注到斯坦诺维奇如何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我决定将其系列著作引入中国,这就是斯坦诺维奇的理性时代三部曲:《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与《理性与反省心智》。严复曾在1895年写道:“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民智强,则国家强;民智弱,则民族亡。”然而百余年后,每个有见解的中国人对当今国人的理性程度仍不乐观。与其再打理性争辩的口水仗,不如理解理性背后的认知科学。

现在,是时候,让理性之灯,照亮更多国人寻求智慧之路。

思考,快与慢

岁月漫漫,十年时光,我从青涩的心理系学生成长为斯坦诺维奇著作的引入者,怎能不激动。

那么,斯坦诺维奇究竟说了一个什么新故事呢?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逢高考志愿填报期。就像高考成绩一样,智力测验成绩构成了绝大多数人评定聪明程度的一个指标。当我们说这人智商真高时,我们在假定,他是一位聪明人。然而,无论是专业的智力测验成绩还是智力测验的变种——高考,都难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认知能力。魏坤琳老师还特意发了一条微博,为高考学生加油:

高考就是考砸了,也无损你在人生大道上前行。我在人生跑道旁,为你们鼓掌、加油。by魏坤琳,一个曾经的高考失败者。

大家都笑了。国人心目中的最强大脑科学男神怎么能算是一名高考失败者呢?当我们长大后,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智力测验成绩及高考成绩的好坏跟一个人的成功关系不大。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反面例子,高考状元,一事无成;聪明人,碌碌无为。所以民间才有了所谓的“聪明人做傻事”的说法。

斯坦诺维奇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既然“聪明人”会做“傻事”,那么就意味着认知科学对“聪明”的界定出了问题。因此,早在1989年,他参照学习障碍(那些智力测验正常,却学习成绩低下的人)的概念,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理性障碍(dysrationalia),用于描述那类智力测验正常,但思维能力低于人类正常水准的人群。正如书中所写:

什么是理性障碍?布什的认知缺陷没有影响到他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但是削弱了他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这些认知缺陷,是“理性障碍”(类比“阅读障碍”(dyslexia))的根源。我于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这个词,用以引起人们关注智力测验的不足之处。我把理性障碍定义为,尽管具有足够智力,却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总统并非不聪明,而是很可能患有理性障碍。

学术界的奇妙就在这里。高手过招,相互激发。“理性障碍”作为斯坦诺维奇所言的“模因”,又引出了一连串的新模因。首先是理性障碍概念启发了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帕金斯提出“心智程序”(mindware)概念。1995年,帕金斯注意到理性障碍的普遍存在,因此在著作《出类拔萃的IQ》第1章中引用斯坦诺维奇发明的词汇“理性障碍”来呼唤人们重视反省智力。为了解释人们如何提高反省智力,帕金斯发明了一个新词汇——心智程序,用来形容那些安插在人们大脑中的程序。我们要抵制那些坏软件,安装好软件。

结果,心智程序概念反过来启发斯坦诺维奇提出人类心智架构的“双过程理论”。他与英国认知科学家埃文斯审查了大量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文献,注意到,无论是齐瓦·孔达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提出的冷认知、暖认知,还是雷伯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提出的内隐学习、外显学习,还是埃文斯在推理心理学领域提出的进程1、进程2,都在阐述人类大脑的运作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

因此,在2000年左右,斯坦诺维奇首先提出了“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他认为人类的心智加工存在系统1、系统2两个不同过程。斯坦诺维奇的“双系统理论”又启发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卡尼曼不仅在诺奖演讲中提及斯坦诺维奇的贡献,还将斯坦诺维奇与埃文斯提出的这一理论作为其2011年出版图书《思考,快与慢》的标题与图书架构。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写道:

基思·斯坦诺维奇与其长期合作者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首先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术语(他们现在更喜欢将其称为第1类型过程和第2类型过程)。斯坦诺维奇和他的同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不同个体面对各种问题时的不同反应,这也是本书所关注的问题。

他们用多种不同的方式问受试者同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判断成见的影响?斯坦诺维奇在《理性与反省心智》(Rationality and Reflective Mind)一书中阐明了他的观点,对书中相关章节的主题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论述。他对系统2的两个部分做了明确区分,这一区分十分明显,斯坦诺维奇称其为泾渭分明的两种“思维”。

其中一种思维(他称其为算法)负责的是慢思考和要求很高的计算活动。有些人在这些脑力活动中比他人做得更好,他们在智力测验中超越他人,并且在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上时,他们往往更快、更高效。不过,斯坦诺维奇认为,高智商并不能消除成见。要想消除成见,还需具备另一种能力,他称其为理性。斯坦诺维奇对理性之人的定义和我之前说到的“勤快人”有相似之处。他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应当将理性和智力区分开来。在他看来,肤浅的或者惰性思考是一个反思缺陷,是一个理性错误。这是个引人注目且发人深省的想法。为了论证自己的想法,斯坦诺维奇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某种情况下,球拍和球的问题以及其他此类问题比传统的智力测验(比如智商测试)更能反映出我们对认知错误的敏感度。关于智力和理性之间的区别是否会引出更多的新发现,时间最终会告知我们答案。

《思考,快与慢》的不少中国读者没有注意到这段话,甚至部分读者以为双系统理论是卡尼曼的贡献,其实不然。它来自斯坦诺维奇与埃文斯。尤其是英国认知科学家埃文斯,少为人知。但是实际上,他才是最初原创者,早在1989年,埃文斯便发表了相关的论文与著述。

正如卡尼曼上文中提及的肯定被人忽略的要点:“他们现在更喜欢将其称为第1类型过程和第2类型过程。”近些年来,斯坦诺维奇与埃文斯等合作的论文,否定了通过卡尼曼畅销书《思考,快与慢》的宣传而广为人知的“双系统理论”,而更倾向于使用“双过程理论”(dual-process)描述人类大脑工作的两种不同进程。为什么要否定自己提出的双系统呢?因为系统1、系统2的区分,容易使读者造成一个错觉,以为人们的大脑真的存在两种不同的生理区域。然而,它们仅仅是加工机制而已,所以斯坦诺维奇现在更倾向于使用进程1(Type 1Process)、进程2(Type 2Process) 来描述我们人类大脑存在的两个进程:快与慢。1

·在快的心智处理进程,我们调用的认知资源非常少,像个猛张飞。猛张飞常常情绪化,依赖直觉,见多识广又很会联想,擅长编故事,经常下意识做出反应,但很容易被骗,以为亲眼所见就是事情全貌,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在慢的心智处理进程,我们想得多一些,调用的认知资源也更多,像个诸葛亮。诸葛亮动作比较慢、擅长逻辑分析,猛张飞搞不定的问题,都丢给他来处理。他虽然不易出错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猛张飞的判断结果。

这,就是斯坦诺维奇提出的人类心智“双过程理论”(见表0-1)。

表 0-1

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

卡尼曼问道:“关于智力和理性之间的区别是否会引出更多的新发现,时间最终会告知我们答案。”这个答案已在斯坦诺维奇的理性三部曲中揭晓。

它就是斯坦诺维奇提出的人类心智的“三重心智模型”。

1.自主心智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可以将人类的心智区分为进程1、进程2两种。斯坦诺维奇将进程1称为自主心智(autonomous mind),自主心智是我们通过进化与内隐学习习得。比如,我们看到蛇就会害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女性的择偶偏好存在一致规律,这都是因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我们的大脑来自石器时代。

除了来自进化习得的适应性组块,自主心智还包括情感化反应、学习习得的自动化反应与条件化反应等。举个例子,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就终身难忘,变为本能,这就是后天习得的自动化反应。

2.算法心智

进程2是传统智力研究重心。它与进程1最大的区别是需要工作记忆介入。什么是工作记忆?你可以将人类大脑想象为一个简化的输入输出装置。制约这个装置输入输出速率的是工作记忆,它是人类所有能力,包括阅读速度、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的瓶颈。这个瓶颈受制于人类进化早期出现的前额皮层。因为工作记忆的瓶颈,导致进程2是个“慢慢想,仔细计算”的过程。

在智力研究领域,目前集大成的是1997年诞生、影响至今的CHC理论,强调一般智力(G因素)的重要性,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更多受制于先天习得因素,包括记忆、处理速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晶体智力则来自后天习得,如语言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智力元素是一般流体智力,也就是智力研究者常常称呼的大G。斯坦诺维奇将传统智力,尤其是与一般流体智力相关的认知操作过程定义为算法心智:“维持认知去耦化是流体智力的重要机制。”

试看一位女士不幸死亡的例子:

场景1: 一位女性沿着海边悬崖散步,她试图爬上一块巨石,然而她所爬的并不是石头,而是一道深渊的边缘,她不小心跌落巨石而死。

这位女士不幸死亡,在认知科学家看来,是由于她的算法心智出问题了,计算失误。

3.反省心智

然而,问题来了。进程2仅仅包括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吗?答案是,否。基于上述例子,继续来看:

场景2: 一位女士试图自杀,飞身跃下海边悬崖,撞到海边巨石而死。

显然,在场景2中,这位女士的算法心智工作正常,她准确地知道自己跟悬崖的关系,也准确地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那么,她为什么还会做这类非理性行为呢?我们不得而知。既然聪明人会做傻事,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进程2,需要将理性从进程2中剥离出来,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智力。不仅仅是这位我们假设的女士会采取非理性行为,试看以下一个经典例子:

琳达31岁,单身,性格外向,哲学毕业。在学校期间关心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参加过反核武器抗议示威活动。那么,她可能是?

选项有以下两个:

A.她既是银行职员又是个女权主义者。

B.她是个银行职员。

当询问琳达更有可能是哪一种人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人认为她更像A。虽然选项A出现的概率要比选项B出现的概率小得多。不过人们似乎认为A是对琳达更自然的描述,更像她的代表性特征。

这就是来自卡尼曼的经典实验“琳达问题”。多数人在这样的问题上,都会回答错误,只有少数回答正确,而这跟他们的智力测验成绩无关。同样,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大量类似“琳达问题”这样的认知偏差。试看另一个经典例子: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杰克已婚,乔治未婚。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无法确定。

你会选择哪个答案?A、B还是C?如果你选择的是C,恭喜你!你是正常的人类。一定会选错的那批人。研究表明,大约有80%的人会选C。最后,再看一个类似例子:

球和球拍的总价是1.1美元,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请问球的价格是多少?

如果你脱口而出的答案是0.1美元,恭喜你,你又一次答错了!而上述题目,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学生,都会答错。大脑总是个认知吝啬鬼,能省就省。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进程2继续拆分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除了那类偏计算的算法心智外,斯坦诺维奇将这类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的人类心智加工过程称为反省心智(reflective mind)。

斯坦诺维奇注意到传统智力理论作为考察人类认知能力的理论,缺失了两种人类心智运作机制:自主心智与反省心智。因此,斯坦诺维奇重新定义人类的认知能力,将其分成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三种。这就是斯坦诺维奇的三重心智模型。其中:

·自主心智来自进程1,同时受到进化与内隐学习影响,比如看到蛇就会害怕,或者学会骑自行车后不再需要思考。

·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来自进程2。算法心智就是传统意义上智力测验考察的能力,比如记忆、处理速度、逻辑推理等。

·反省心智主要指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如行为经济学关心的非理性偏差等。

具体如图0-1所示。

图 0-1

流体理性与晶体理性

那么,理性是否可以习得?

斯坦诺维奇的答案坚定不移:理性可以习得,甚至比智力更容易习得。

仿照智力领域的CHC理论,既然我们可以将人的智力分成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两种,那么同样地,我们可以将人的理性分为流体理性(fluid rationality)与晶体理性(crystallized rationality)两种。

其中流体理性指更多人类大脑早期习得的模式,比如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晶体理性更多关乎后天习得的能够增进理性的知识,比如概率知识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理性。斯坦诺维奇整理了人类最重要的13个流体理性,具体如下。(1)认知吝啬鬼;(2)避免自我中心偏见与准确的自我评估;(3)决策时缺少上下文(框架效应与锚定效应);(4)信念灵活性:积极的开放性思维;(5)信仰理性与真理;(6)倾向于寻求信息、享受思考与充分处理信息;(7)客观的推理风格;(8)对矛盾的敏感:倾向于寻求信念与判断之间的一致性;(9)自我效能感;(10)审慎贴现未来(双曲线贴现);(11)自我控制的技能;(12)良好控制情绪调节;(13)情绪调节对奖励。

既然我们的大脑会安装各种各样的心智程序,那么,有好的心智程序,也有坏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将能够促进人类理性的称为晶体理性促进剂(crystallized facilitators),主要包括5大类知识:①概率推理,如明白基线概率;②决策科学知识,如明白决策偏好;③科学推理知识,如明白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会区分相关与因果的不同等;④逻辑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如明白证伪、证据的不同层级、个人经验作为证据的不足等;⑤经济思维,如明白什么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什么是指数增长。

将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汇聚在一个房间中的Edge,曾经提过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有无数能够增进人们心智能力的科学概念,普通人最应掌握的是什么?答:双盲实验。《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如是回答,你只需要理解其原则,领悟到为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就能感受到其优美。在这些晶体理性促进剂中,或许双盲实验是最重要的,如果每个学校都教学生做,那么会提高我们抵制坏的心智程序的能力。

同样,那些阻碍我们人类理性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则将其称为晶体理性抑制剂(crystallized inhibitors),主要包括8大类知识:①信仰超自然与迷信;②信仰直觉;③过度依赖民间智慧与民间心理学;④信仰“特殊”的专业知识;⑤金融误解;⑥屡教不改的反思(过度自信自己的反思能力);⑦个人信念功能失调;⑧自我鼓励自我中心。

怎样才能避免大脑中被安装上这些坏的心智程序,斯坦诺维奇认为我们需要遵从以下几个规则。

(1)避免安装可能对你(宿主)产生生理伤害的心智程序,比如自残;

(2)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程序,确保它不妨碍目标选择的多样性,比如让你只相信它的思想;

(3)关注同认识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努力只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也就是真实反映世界的心智程序,比如不选择过激的价值观;

(4)避免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的心智程序,比如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

可以说,斯坦诺维奇将人类对理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甚至不夸张地说,他的理性三部曲著作秒杀其他一切行为经济学著作,将传统行为经济学辐射的50来种认知偏差,重新归类、编织为三类,用来指涉人们的理性思维水准高下,从而为我们提高理性提供了一条清晰可循的路径。斯坦诺维奇在编制一个全新的、类似智力测验的理商测验,可惜至今为止,还没编制完毕,大约2016年将完成此项工作。安人心智团队则在编制一个理商测验的中文版。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

那么,提高人类理性的意义何在?我们可以来玩一个思想实验。

在前文中,我们指出人类工作记忆作为大脑信息处理的瓶颈,制约了人们的记忆、注意等事情。因此,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之间有个玩笑:如果神灯只能增进你的一种能力,那么就请灯神将你的工作记忆能力提高一倍。然而,如果你的工作记忆真的提高一倍,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不会。

当我们人类的智力,比如工作记忆、注意力提高了几倍,变得更强,这个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

那么,它只会加倍愚蠢。

当你的能力提高了一倍,那时如果你不具备理性思维,你犯错的概率也将伴随增加,给人类造成的社会危害也越大。正如常常为纳粹辩护、高呼希特勒万岁的海德格尔,他是举世闻名的思想家;又如精通文字的著名诗人庞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注于通过意大利广播为法西斯宣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伦堡大审判,绝大多数纳粹战犯的智商高于125分,最终策划大屠杀的14人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

这就是认知科学历史上著名的IQ之辩。认知心理学家乔纳森·巴伦(Jonathan Baron)在1985年的著作中介绍了上述思想实验。巴伦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能给每个人服用一种无害的、又能增加他们的算法心智的药,结果会怎样呢?从人类幸福感角度来看,发生戏剧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你不可能在服药后的第2天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可能依然重复昨日的事情,只不过效率更高。

通过上述思想实验,可以再次强调:“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那么,它只会加倍愚蠢。”荷兰学者范博克塞尔甚至整理了一本图书,叫作《痴愚百科全书》,记录了人类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痴愚。

对于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类来说,理性更具备非凡意义。随着进化心理学的流行,人们普遍意识到我们携带着石器时代大脑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不过,人们并没有普遍意识到,大脑刻下3个历史时期印记,分别是:

· A周期: 数百万年,从600万年前人类与猿人分离后到200万年的更新世;

· B周期: 数万年,符号语言诞生后到现代科学诞生前夕的数万年;

· C周期: 数百年,近代科学诞生后的数百年。

在不同历史周期,人类各种认知能力发育不平衡。在A周期,选择贫乏、忙于狩猎的男人与忙于采集的女人,需要大幅度改善视觉听觉与记忆,调整身体各个部位,比如让喉咙处于咽部下方,为语言诞生做好准备,此时更多习得与强调记忆、注意力等智力元素。在B周期,我们选择权多了一点,此时已诞生符号语言,主要习得与强调经验和学习。有的人作为奴隶或佃农,通过积累捕猎、种地等经验,扩大生存权;有的人则拥有丰富的文字能力与特殊专长,伴随而来的是相应的生存特权。在C周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新学科层出不穷,需要更频繁地从一个领域切换到另一个领域,此时,反省心智隆重登场,即使是普通大众,也需要提升理性。

小结

河岸边上,树木交错;花草覆盖,鸟鸣林间;昆虫畅快飞舞,蠕虫缓缓爬过湿润的土地。生命以此观之,何其壮哉!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如是结尾。人之为人,正是因为我们同时具备一颗三心二意的大脑: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你,我,你我的祖先,一代又一代行走在理性崖边的钢丝绳上。那些人类中的最杰出人士,总在让整个人类的理性多一点点。

感谢你,斯坦诺维奇。

记忆犹新,欢乐忧愁,人生舞台,理性相随。祝福你,亲爱的读者。

阳志平,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微播出品人
2015-6-29

微博:@阳志平1949

开智微播,全称开智微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智微播聚集了世界一流科学家、知识创作者与青年科技创新者,每一周,为你奉上中文互联网上最精彩的在线讲座;每一月,为你量身打造最精彩的原创图书与在线课程。

了解更多?敬请关注@开智微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EKM/swX7Qc8tA6Age5WMw7iDdB64EfsB7zwVletWlpvN9CHQK+iS2U8nyvVKGb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