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70万年

世界大事记

英国东部出现克拉克当文化。

母系时代

群居在一起的原始人们被称为一个氏族,所有获得的食物都是大家共有的,由女人们来进行公平分配,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作母系氏族时期,这也是女性在历史上“掌权”的时期。

母系氏族的出现

传说就是对严酷现实的美丽诠释,五氏大概生活在距今一万至八千年前,那时中原地区的农业进入了锄耕阶段,人们聚氏族而居。由于种植和采摘是生活的稳定来源,所以氏族中负责农业生产的女性慢慢成为领袖。她们不仅负责农业生产,还负责生育孩子、纺织、饲养家畜。氏族中的男人们大多结伴外出狩猎,当他们打不到野兽空手而归的时候,女头领也会将氏族的食物均衡地分配给他们。

这是一个女人当家做主的时期,氏族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女子决定,不过男人们的日子也并不难过,歧视和不公正在这一时期还没出现。到了母系氏族的后期,族外婚取代了族内婚,每一个男子都要到别的氏族去找喜欢的女子,如果生下孩子,那也由女方抚养,男子还回到自己的氏族生活。那时的孩子应该是最快活的,有慈母而无严父。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母亲公平的分配就是有力的保障。孩子们身边的成年男人都是母亲的兄弟,这些舅舅们每天不是外出打猎,就是到其他氏族去谈情说爱,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他们。生活虽然艰难,但并没有阻止人类的梦想,人们开始在陶器上进行绘画——丰收时欢快的歌舞,河里跳跃的鱼,家里养的猪,山林里见到的奔跑的鹿……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在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远古社会由原始人群阶段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原始人群阶段过渡到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完成的。而血缘内婚制向氏族外婚制的转化是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因素。原始人的血缘家族经过几代繁衍之后,人口大量增加导致食物来源匮乏,生活与生存都受到了影响,因而逐渐分裂出新的血缘家族。血缘家族虽然不断分裂,但是家族之间却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家族之间也免不了会发生婚配现象,内婚制逐渐向族外婚转变,一个内部不能婚配的血缘亲属集团——氏族便产生了。族外婚的男子外婚到另一氏族后,死后仍然要埋回本氏族的公共墓地里,在这种群婚的形态下,子女仍然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也只能根据母系的血统来决定。同一始母祖生下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一个氏族,而母系血统是维系氏族存在的纽带。

陶猪

这是一只新石器时期的陶猪,体形扁平,四肢粗壮,吻部前突,腹部下垂。

前5万年——前3万年

中国大事记

柳江人生活在今广西柳江地区。

母系氏族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依靠采集、狩猎和捕鱼过活,这些人类活动都必须集体进行,否则就不能有效地抵御野兽、饥饿和疾病的威胁。他们还没有私有财产观念,共同劳动且平均分配。

母系氏族社会里,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区别的简单的不稳定的分工。青壮年男子们需要外出狩猎、捕鱼,而妇女则在氏族中从事采集果实、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缝制衣服、管理杂务、养护老幼等等劳动。因为当时的采集经济比渔猎经济收获稳定,成为氏族成员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女性的劳动是维系氏族生活的基本保证。再加上妇女在生育上的地位,使得妇女在氏族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在生产生活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人类进入了晚期智人阶段。这时期代表性的人类化石有山顶洞人、柳江人和河套人等。这时期人类使用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初期人类总的体质特征

母系氏族社会初期人类总的体质特征是:面部较平阔,下颏比较明显;额部较垂直,眉脊不太突出;体型较高,头颅骨的厚度也逐渐变薄,脑容量大约为1300——1500毫升,基本在现代人脑量的变异范围之内。因此从体质上来说,“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性已经逐渐消失,其体貌特征比较接近于现代人。

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劳动,头脑已经比较发达,双手也更加灵巧,劳动分工也有更显著的进步。出土石器也有了更明显的打磨痕迹,尤其是这一阶段的人类已经初步学会穿孔和磨制技术。例如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一枚长82毫米的骨针,表明他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还有穿孔的兽牙和贝壳等装饰品。这种类型的石器文化,被考古学划分为旧时代晚期。尤其是初步的磨制技术,在石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标志着以磨制技术为主的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马家窑人形浮雕彩陶瓶

此人形贴塑彩陶壶是用细泥红陶制成。敞口、鼓腹、小平底,腹下部有双耳,两耳上方绘两大圆圈纹。

前60万年——前20万年

世界大事记

布罗肯山人活动于非洲南部,以前曾被命名为“罗德西亚人”。

母系氏族初期

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左右,人类进化到晚期智人阶段。我国已经发现了大量这个时期人类的遗迹。其中有广西的柳江人、四川资阳的资阳人、广西来宾县麒麟山的麒麟山人、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人、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的河套人、山西朔州峙峪村的峙峪人等。那时候,人们没有私有物品这一概念,一个人最珍贵的私有东西,都在其死后用于殉葬,比如说一条漂亮的贝壳项链。接下来,让我们从几个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了解一下现实中的母系氏族风貌。

山顶洞人的饰品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爱美之心,并掌握了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山顶洞文化遗址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遗址顶部的山洞里,山顶洞人由此得名。山顶洞人属于考古人类学上所谓的新智人,这个时期的人类,在体质形态方面,猿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身材相貌与现代人相当接近了。

山顶洞人已经能够制作比较精细的石器和骨角制品。遗址内也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装饰品,有穿孔的小砾石、石珠、贝壳、兽牙、骨饰。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技术,诸如从两头对钻穿孔法,而且这种精细工作也要求具有极尖锐的石器,否则不能胜任。他们还有熟练的刮挖技术,并把赤铁矿粉作为染料使用。

在遗址里还发现了火烧的灰烬,很可能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特别是考虑到他们在磨钻技术上的进步和大量应用,有理由推想他们不难发现钻木取火和摩擦生火的方法。

渔猎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生产经济行为。在山顶洞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些非本地所有的东西,比如沿海的海蚶,黄河以南的厚壳蚌,以及数百公里以外的赤铁矿。说明山顶洞人有较强的远途活动能力和较广阔的活动区域。

摩梭人

摩梭人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摩梭人被称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的“活化石”,他们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他们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五日,永宁的摩梭人都要身着盛装步行或骑马,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其间举行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并在山上野餐,而青年男女们则借此机会结交阿夏。

前5万年——前3万年

中国大事记

黄龙人繁衍于今天的陕西延安黄龙地区。

山顶洞人骨针

这是出土于北京房山周口店的骨针

山顶洞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洞口朝北,呈拱形,高5米,宽4米。上室位于东半部,上宽下窄。下室在西半部,宽约8米。所谓下窨,即下室底部的一道大裂隙。洞口最下层的堆积,处于含有北京猿人化石的堆积层之上。

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中,石器器型主要是刮削器和砍砸器两种。但水平普遍不如北京猿人,有退化迹象。骨器中代表性的工具是一枚骨针,角制品方面则发现了一件赤鹿角,枝杈被人工截断,表面有刮磨痕迹,用途不详。尽管山顶洞人将掌握的钻孔和磨制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也等于为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骨针这种缝纫工具的出现,意味着缝纫技术至少在山顶洞人时代即已被发明、掌握。将兽皮缝缀加工,可以作御寒的衣物,又可搭盖住所,还能充当睡眠时的被褥。装饰品的出现表明了山顶洞人具有审美意识。他们还懂得使用赤铁矿粉末染色,增加装饰品的美观。

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人类化石共有三个完整的人头骨,若干头骨残片,几块下颌骨,部分躯干骨,还有一枚牙齿。全部材料包括两个成年男性,三个成年女性,一个少年,两个幼儿。在三个完整的头骨中,有一个约六十岁的老年人,一个中年女性和一个青年女性。它们的共同的特征是:前额隆起,脑量增大到约1300——1500毫升。与旧石器早中期的猿人相比,脑壳变薄,嘴部后缩,牙齿细小且齿冠较高,下颌骨突出,这些特征都说明山顶洞人属于典型的晚期智人类型,体质形态上已经近似现代人类。我国人类学家吴新智对头骨研究后得出结论,山顶洞人的特点是:“在形态观察上都有着不同程度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在测量上除了许多全世界新人化石共同具有的原始特征以及中国新人化石所共具的特征外,各项特征一般地都和蒙古人种现代的这一或那一地区性种族(特别是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的当地居民)相近。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山顶洞人原始的蒙古人种。”

根据已经掌握的考古资料,早期人类没有埋葬死去的氏族同伴的意识。任何猿人的遗址中都不曾发现有意识埋葬死者的行为。人类的埋葬文化,是到了早期智人阶段才开始出现的。山顶洞人的墓葬,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墓葬。

前50万年——前40万年

世界大事记

海德堡人生活于欧洲中北部德国一带。

柳江人

柳江人因在1958年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被发现而得名,为新人化石,是迄今所知东南亚地区新人阶段人类最早期代表。柳江人化石包括一完整头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其中头骨属中头型,眉骨稍微突起,前额膨隆,脑壳容积约1400多毫升;嘴部无猿人向前突出特征;面部较宽,顶骨较现代人扁平。其体质形态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并具有蒙古人的特征。伴随出土的还有许多动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猫骨架。

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认为:柳江的全部人骨化石可能属于同一个中年男性个体,生物分类上归于晚期智人。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一般认为其生存年代在距今3——5万年间。黄现璠在其著作《壮族通史》中认为:柳江人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基于此,壮族是这些古人类的后裔之一。

麒麟山人

麒麟山人因在1956年于广西来宾县麒麟山洞穴内被发现而得名,为新人化石。其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麒麟山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底部分,包括上颌骨、腭骨、颧骨、枕骨四部分,各部分之间已不连续,同属于一个老年男性个体。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一些动物化石和一些打制石器。

资阳人

资阳人化石是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的,故称资阳人。资阳人属晚期智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资阳人化石为一个较完整的头骨和一件骨锥。其中面骨保留了上颌骨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残缺。牙齿仅保留了一颗臼齿的一个齿根。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部较丰满。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化石属于一老年女性个体。其眉嵴比现代人显著,头骨较矮而且平整,弧度较现代人小,证明其脑容量不大。另一块化石骨锥底部缺失。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恩格斯

石斧

这是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制作较为精细。

前4万年

中国大事记

资阳人在今四川资阳一带活动。

对于资阳人的生活年代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属于更新世纪晚期;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对资阳人出土地点一件树木化石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断定,距今约7500年,有人据此认为资阳人属于新石器时代。1980年以来,有关单位对资阳人地层进行了多次考察,采集了不同层位的动植物化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地点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从顶部的距今约2170年到底部的距今约39300年,早晚都有。尽管资阳人化石出土层位不十分确切,但根据头骨形态及表现出的若干原始性质,许多学者仍肯定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

稷神崇拜图

这是刻于将军崖上的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表现了人们崇拜稷神的情景。

近年来,在资阳人化石出土地点附近的沙砾层中,发掘出了许多打制石器。制作方法和类型与铜梁旧石器地点的石器相似。在资阳县鲤鱼桥一带与资阳人时代相同的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有树干、果壳等。研究表明,当时的地貌和今日相似,气候则较暖和温润。伴随资阳人化石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鬣狗、马、猎、麂、水鹿、东方剑齿象等。

河套人

河套人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被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河套人化石是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砂层中发现的。化石包括一颗牙齿化石和1956年在该区域又发现的一块顶骨化石和一段股骨化石。其中牙齿冠部具有原始特征,但牙齿大小与现代人相似。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为河套人类化石的形态,可能比西欧典型的尼安德特类型的人类更为接近于现代人,也就是更可能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共同的,或经历过类似的或者相同的阶段,然而这决不等于说,此种类似的或者相同的阶段在时间上是一致的。

——翦伯赞

凹刃刮削器

这是一个边缘十分锋利的刮削器,薄石片的边缘刃缘很均匀,不仅可以用于劳作,还可以用它制作其他生产工具。

前40万年——前10万年

世界大事记

英国克拉克顿文化,属于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中可见当时的人有用火的行为。

专家认为河套人化石是35000年以前生活在鄂尔多斯的古人类化石。这一结论的得出,让河套人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成了一处具有较大影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对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及旧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特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河套人的发现,还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在未发现河套人之前,中国有无旧石器时代遗存,一直是一个谜。河套人的发现,不但揭开了这个谜,还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为中国古人类研究拉开了帷幕。并且,河套人遗址的发现,还为研究历史悠久的鄂尔多斯文化的发源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弘扬鄂尔多斯地区的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到目前为止,在河套人文化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石器共计380多件。并伴随出土了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

峙峪人

峙峪人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山西朔州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并发掘,故称峙峪人。遗址所处时期为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有28000年,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出土的峙峪人化石为一块枕骨,经过对化石特征的分析后判定,峙峪人要早于山顶洞人,但晚于山西丁村人,距今至少有10万年的历史。他们在体质形态上,已经和现代人相似。伴随出土的还有大量的精巧的细小石器和哺乳动物遗骨。其中有两万多件人工砸击过的碎骨,并且有数百件上留有清晰的数目不等的直道。据专家推测,这些划痕可能是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数符号。

刮削器

这个刮削器属于细石器

在峙峪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有大量的马类的骨骼化石,说明当时的峙峪人大量猎食野马,故峙峪人又被称为“猎马人”。另外,在峙峪遗址的剖面上,可以看到有两个灰烬层。下面的灰烬层中出土了一件骨片,上有较为复杂的图像,刻划痕迹十分清楚,易于辨认,显然是峙峪人有意识的骨雕。

峙峪遗址还出现了大量的石制品,约15万件,其中有石核、小石叶等。还出土了一件石镞,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武器,证明当时人类已发明了弓箭。并且还出土了一件石墨磨成的钻孔装饰品,这说明峙峪人相当进步,已能使用技术很高的石制工具。

全部出土遗物告诉人们:当峙峪人在这里生活之时,陆地上植物生长繁茂,水里鱼虾贝类丰富。当时生活在峙峪一带的动物有羚羊、野马、野猪、鹿、鸵鸟等。

峙峪文化属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周口店第一地点、许家窑遗址一样,是华北旧石器文化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环节,是华北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产生的基础。

前4万年——前2万年

中国大事记

榆树人生活在今吉林榆树一带,是活跃在东北地区的典型晚期智人,相关的旧石器文化被称为“榆树文化”。

母系社会繁荣时期

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等等。此时,生产力水平有着显著的进步,磨制、穿孔石器取代打制石器;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及副业出现等等。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审美和宗教观念继续发展,并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符号。

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是母系氏族的早期文化,因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类似遗址在武安的岗南西万年、牛宗堡、容城和河南北部的淇县等地也有发现。该文化类型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是1972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

石雕人头

这是一件石雕人头,人面雕成的形象与新石器时代阴山岩石上的人面画很相似

磁山文化遗迹中的房基有两种,一种是圆形,另一种是椭圆形,均为半地下式。房基直径3米左右,深约1.2米,沿房基周围有一些圆洞,用于安插支撑房顶的木柱。而这种穴屋出入口,是一个斜通到地面的台阶门道。屋子中间有灰坑,内有陶片、兽骨,还有猪、狗、鸡等家禽家畜的骨骸和大量粟的炭化遗物。

石器基本上是石灰岩加工的,都是经过磨制而成。主要的品种有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

陶器多以较粗糙的砂质红褐色陶土为质,素面少有花纹。制法主要是纯手工的捏制和盘制。除素面外,还有不少是绳纹的,另有一些是划纹、指甲纹、剔纹、刺文等。器类有直口或广口的深腹平底罐、直口深腹平底盂、敞口圆底三足钵、直口平底盘、敞口碗、双耳壶等。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此时的原始先民们已经居于半地穴式的房子之中,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一是粟的发现,证明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二是家鸡骨的发现,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

裴李岗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与磁山文化属于同一时代的遗址,因此经常被放在一起研究比较。

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区,如郑州、新郑、登封、鄢陵等地。除新郑裴李岗外,已发掘的还有密县莪沟和舞阳贾湖等遗址。

裴李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遗址中已经出现房基、灰坑、墓葬和烧陶的窑这些标志新石器文化的建筑和生活形态,而且似有一定布局,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中部,窑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室中央的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有些坑可能是贮存东西的小窖。房中央或者房壁前的地面上有圆形洞,用于安插支撑篷顶的柱子。室内地面用黄砂土铺垫。

前20万年

世界大事记

斯旺斯科姆人生活于英国肯特郡一带。

生产工具多是磨制石器,最有代表性的器型是带足磨盘、带齿石镰和双弧刃石铲。

陶人头

这件陶人头塑像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作品

墓葬多为长方形,死者一般都是单人葬,合葬情况相对少见。死者头向普遍朝南,葬式多为仰卧。女性墓内多随葬石磨棒和石磨盘,男性墓内则多随葬石斧、石铲、石镰和石箭镞等生产工具以及陶器。由此可推断,当时已有明显的男女分工,男人显然主要负责狩猎和耕种,而女性负责加工粮食。

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粟。另外,遗存中除陶器和石器外,还有骨器、蚌制物品等。

烧陶的窑规格都比较小。发现的陶器数量不少,多以红泥烧成,制法是纯手工捏制和盘制,陶壁厚薄不匀,工艺比较原始。器面以素面型的最多,但拍压的划纹、指甲纹等装饰已经在个别陶器上出现了。器类主要是双耳壶、平底罐、广口圆底钵和碗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舞阳贾湖遗址内,出土了骨笛以及刻有符号的龟甲,这意味着当时有专门的宗教或者巫术活动。

古代的传说,如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是像梦一样平凡地消逝了。但是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预示着真实。

——赫胥黎《类人猿的自然史》

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从文化面貌上看,尽管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共性也是不少的,而且非常有意义,它们表现出与仰韶文化的早期阶段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比如,它们的陶器都是大口深腹罐、三足钵、圆底钵和双耳壶等,而这些典型也都见于仰韶文化。它们的绳纹、划纹等装饰方法,在仰韶文化时代则更为普遍。这些迹象都表明它们是仰韶文化的来源。

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夏鼐

前3.5万年

中国大事记

河套人生活在华北北部内蒙古河套平原地区。

老官台文化

上世纪60年代,在陕西、甘肃地区发现了老官台文化类型。这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因最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发现而得名。该文化遗址包括陕西华县元君庙、宝鸡北首岭、西乡李家村、临潼白家村、渭南北刘村、甘肃秦安大地湾等。

老官台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圆形的半地穴房基、房内的灰坑以及公共墓地。如秦安大地湾的半地穴式房基,面积一般为六七平方米,房基一侧有一个斜坡门道。房基内和门道内都挖有圆形柱洞,洞周边用土夯实,房基内周壁似经过火烧,坚硬而呈红色。灰坑分圆形直竖平底坑、圆形圆底坑和不规则形坑等。墓葬形制一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但也有少数为圆角方形坑。墓内死者多是一次单人葬,只有个别的为二次葬。死者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多,侧身屈肢葬为少。有些墓的排列似乎有规律,墓内死者头向多朝西或西北。墓中有随葬品,有石器和陶器,有的还有猪的下颌骨。遗物中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制和打制两种,品种有铲、斧、矛、簇等。陶器多为手制,胎质以砂质红褐陶为主,泥质红陶较少,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火候低,质松易碎。器表除素面外,多饰有绳纹,还有锯齿纹、锥刺纹和划纹。器类有小口深腹平底罐、小口鼓腹罐、三足筒形罐、圆底钵、三足钵、假圈足碗和小口壶等。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的发展阶段。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文物普查队在滕县考查时发现。其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北部的官桥镇薛河故道的北辛村,出土文物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是一处7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村落遗址。考古工作者于1978年秋、1979年春对北辛遗址进行了两次历时85天的发掘。发掘面积2583平方米,获得十分丰硕的成果。

北辛文化遗址作为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被发现和确立,解决了大汶口文化的渊源问题,还对我国原始社会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

彩陶瓶绘鲵鱼纹

这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上绘有鲵鱼图案,可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

前12万年——前3万年

世界大事记

尼安德特人广泛活跃在欧洲,简称“尼人”,属于典型的早期智人。

北辛遗址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残陶器的底部清晰地印有规整的席纹。另外,还出现了磨制精细的骨针和陶纺轮,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利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纺线编织、缝制衣服,已度过了身披兽皮、腰围树叶的时代,进入了穿衣时代。

彩陶鹳鸟石斧瓮

此彩陶鹳鸟石斧瓮属于仰韶文化。

在出土文物中,还发现了粟粒碳化颗粒和大量磨制生产工具,表现出了北辛文化中的农业特征。在一些窖穴的底部发现的粟类作物的颗粒,是目前我国北方发现较早的农作物之一。根据发掘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看,当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先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理想区域。但降水量集中于夏季,不及南方年降水量平均,所以,北辛文化的居民很自然地选择具有耐旱早熟特点的粟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发现既证明了我国有发达的原始农业,还证实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石磨盘、石磨棒和石磨饼是北辛文化居民的粮食加工工具。这些工具都是在原始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磨盘多经过磨制而成,形状有方形的,有近似鞋底形下有矮足的。磨制生产工具的出现为原始农业的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中,还有石制的刀、铲、斧等。其中,石刀分为两种,打制的大多利用石片加工制成,略呈长方形;磨制的有略呈长方形的,半月形的,可能作为一种收割工具。铲的体形扁薄,呈长方形或梯形,多通体磨光,刃部有些有使用痕迹,为翻土播种的工具。斧多数是打制的,主要的平面呈梯形或长方形,是开垦荒地砍伐树木的工具。还有用鹿角制的锄,有的根据鹿角的分叉处把短枝的部分磨成斜面刃,长枝的部分为柄部。有的用鹿角的一段,修整后装上把柄做锄,在农业劳动中用来挖坑或松土。

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是历史的灵魂。

——翦伯赞

北辛文化的人们除种植农作物获取生活资料外,狩猎、捕捞和采集仍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在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骨镞、弹丸、骨梭等,以及数量相当多的鱼骨、兽骨和贝壳,经过对这些骨头的鉴定,有猪、牛、梅花鹿、獐、鸡、龟、青鱼等种类。这些动物中除猪是人工驯养的,其余都是野生动物。

前3万年

中国大事记

山顶洞人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是最著名的晚期智人类型,体貌特征基本与现代人完全一致。

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这些陶器以夹砂黄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黑陶。夹砂黄褐陶因烧制时的火候较低,质地比较粗疏,胎质较硬;泥质陶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全部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尚处在原始阶段,造型比较简单,主要有釜、壶、罐等。这些陶器全部都是当时的生活用具。有一些陶器上有纹饰,以划纹、压划纹、指甲纹等为主。

彩陶鱼鸟纹细颈瓶

此彩陶鱼鸟纹细颈瓶属于半坡类型的器具,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情景,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这个文化遗存持续时间长,跨度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遗址面积纵横两千里,广泛散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青海、陕西等省以及华北、中原地区。

仰韶文化是我国古代陶器色彩最丰富的时期,因此在考古学上也被称为彩陶文化。这时期的陶器上,多画有鸟、鱼、蛙和其他动物的形象,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几何纹饰。这些精美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基本是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出来的。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文化。这是应用“刀耕火种”方法的原始农业,先是放火烧光草木,第二步用石斧、木棒、石铲等工具松土,然后点种作物。在仰韶文化各遗址里,常见石斧,石斧是主要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农具已经从打制的粗糙石器,进化为磨制的较为精细的石器。遗址多位于河谷地带,因为那里土地较为肥沃,便于耕作,而耕地都分布在村落周边。

前10万年

世界大事记

佛罗勒斯人开始出现在东南亚地区,体型和脑容量都比较小。

其村落或大或小,村落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然后点燃烧制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村中最大的房子是公共活动场所。

仰韶文化彩陶片

这些为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彩陶残片

山西夏县的西阴村遗址,其东西约560米,南北约800米,面积不算小。其中有四壁的长方形土坑彼此接连。这村落化结构展现了相当巩固的定居生活方式,足以证明当时的居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

在农业之外,畜牧业也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生产部门。仰韶遗址中有许多牛、马、猪的骨骼,其中猪骨最多。从大量养猪这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居民过着相当稳定的生活。

仰韶文化各遗址多有骨箭镞和石箭镞,可见当时弓箭已被普遍使用了。

西阴村遗址中发现数以万计的陶片,其他遗址也多见陶片和陶器,就制造技术和纹饰而言,可称得上精美。骨针、骨锥见于各遗址,而西阴村还发现了纺轮,这说明纺织和缝纫已经是普遍存在的手工作业。此外,各遗址中还常见石刀和石斧。以上这些工具的存在,可以证明当时手工业生产种类是多样的,某种程度的劳动分工也已确立。

而且,仰韶文化遗址的普遍比较美观的陶器,也表示着它们的制作者对器皿实用性之外的艺术性具有主观追求。

在甘肃地区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海贝,以及经过磨制加工的玉瑗和玉片。玉,据推测是来自于新疆,而贝多半是从沿海地区来的。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甘肃境内的居民,已和沿海地区的人类有了或直接或间接的交换关系。这也说明,在仰韶文化时期,私有制的萌芽开始出现。

从对墓葬发掘的情况来看,这时期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女孩墓中的随葬品一般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小口细颈椎刺纹壶

这是一件半坡类型的小口细颈椎刺纹壶。

半坡文化遗址

提到仰韶文化,就不得不说说半坡文化。半坡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东六公里外的半坡村。遗址总体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椭圆形,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其中部和南部是居住区,制造陶器的窑场在东边,而北部和东北部是公共墓地。三个区域各被宽和深均有五六米的壕沟围绕,这多半是抵挡外敌和野兽的防御工事。

彩陶人面鱼纹盆

这个彩陶盆是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的器皿

前1万年

中国大事记

华北华东原始居民开始普遍烧制红陶。

半坡遗址里有几十座当时人居住的房子,其中一些保存得相当完好。房子很有特色,第一种是圆形的,在地上挖出直径5米左右的圆坑,以坑壁做墙壁,在壁内密集嵌入一圈柱形木篱,外涂一层两三厘米厚的混有草秆的黄泥,并用篝火烤硬。屋顶以木柱或木板条搭成,上面覆盖黏土。至于方形和长方形的房子,也是在地面挖出长宽约四五米,深不到一米的坑,也是以坑壁做墙壁,夹一圈木柱或木板,并涂泥烧硬。在南面开出一个通向地面的狭窄阶梯形斜道,仅宽0.4米,刚够一人出入。门道内左右地面上有安插木柱的圆洞,这里的柱子应是用于支持门道篷顶的支柱。圆形和矩形的房子中央都有烧火的灶坑,坑附近堆积着灰烬和炭渣。

居住屋旁边还有作为公共仓库的储藏窖穴。居住区当中有一所规模最大的长方形大房子,是核心建筑,也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部落首领主持的会议和宗教活动等大概就在此举行。通过“大房子”和其所处的广场,以及整个居住区的结构,再结合对墓葬区、陶窑区的布局,可以看出半坡氏族村落的环境规划大有章法可循。这种章法,正是原始社会的人们遵照当时社会生产和社会意识要求经营聚落生活形态的反映。这种建筑形式也体现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穴居生活正在向地面生活进化。

这里的居民生活上以农业和渔猎并重,烧制的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其中最著名的半坡出土单体鱼纹陶盆器纹,是用人的脸和鱼的身体结合而成的人面鱼纹盆,赖以为生的鱼被看作氏族部落的保护神。

马家窑文化遗址

除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国的西北也不乏母系氏族,马家窑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这个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的历史遗存,分布在今甘肃和青海东部。那里的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用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等工具砍伐树木,开垦荒地,刀耕火种;用较锋利的石刀、石镰收割谷物。

彩是用笔画,那是无疑问的。色的浓淡与笔枝的乂丫都极清楚;有几笔的笔势来得很壮,可见彩绘人的功夫已到了很高的境界。中国书法的讲究在这时期已得着一个先兆了。

——李济

前5万年——前1万年

世界大事记

法国发现人类化石,当时人的头部已没有猿类的征状遗留。

马家窑文化以精美的彩陶器著称于世,它的器型丰富多彩,图案极富于变化,彩绘图案讲究对称协调。最著名的是舞蹈人纹图案彩陶盆。据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成型舞蹈图,在我国美术发展史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被称为史前“中国画”。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目前为止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彩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像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

神秘的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它的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彩塑女神头像

此头像出土于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中,是用于供奉女神庙的女神塑像残件。

红山的传说

红山,蒙语称之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惹得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洒在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约前5400年——前5100年

中国大事记

河北地区出现磁山文化。

彩陶漩涡纹瓶

这件彩陶漩涡纹瓶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20世纪初,喀喇沁蒙古王公聘请了一位叫鸟居龙藏的日本学者来赤峰讲学,此学者曾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陶片。1930年冬,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归国,开始研究考古学。他收集了一些鸟居龙藏的资料后,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组,也在赤峰发现了一些陶片,并带回北京。侵华战争爆发后,承德沦陷,一批所谓的日本考古工作团想在内蒙古找出不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凭据,结果在红山三十多处遗址中,仅发现一些陶器残片和几件青铜器,都属于中国历史文物。此时,梁思永先生则在研究着红山的陶器碎片,认为红山文化是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结合,并提出定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

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陶塑女性,都有着丰满的乳房,学者们推测是生育神或地母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母系社会的具体表现。在实用性的陶器上,压印“之”字纹是其纹饰的主要风格。“之”字纹线细而纹带较宽,连线和篦点共用,横压竖排与竖压横排共用,直线与弧线、波浪线共用,有的还配以龙鳞纹,非常美丽。

玉猪龙

这是个新石器时代的玉兽玦,上部刻画出了一个兽形头部,怒目圆睁,脸部纹路很像是猪。

红山文化的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

红山文化的玉器至今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除了龙,猫头鹰也是玉器中出现最多的动物,据考证可能是红山文化的图腾崇拜物。考古人员说,红山文化时期,人们恐惧黑暗,希望在黑暗中得到光明或者看清一切;人们经常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以避免受到伤害;人们过着农牧渔猎生活,又希望像雄鹰一样轻易地捕捉到猎物。而猫头鹰具备这一切优势,是辽西地区普遍存在的猛禽,黑夜活动,可以飞向高空,又给人以通达天地阴阳的神秘感。所以,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寄希望于猫头鹰能够给予自身与自然界抗争的神奇力量,这样,猫头鹰成为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图腾崇拜物应该是一种必然。

玉龙(局部)

红山文化的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

鸟形象牙圆雕

这件出土于浙江 省余姚市河姆渡的鸟形象牙圆雕,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前3.5万年

世界大事记

弗洛里斯巴人生活在今南非境内,有可能是布须曼人的祖先。

河姆渡文化

同一时期,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也有一个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河姆渡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这个遗址的发现,一度震惊了中外考古界。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都是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还雕刻花纹或鸟纹图案。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大量使用耒耜耕作。在出土的陶盆上,许多都印有稻穗图案。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

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建筑形式,就是有巢氏发明的干栏式建筑,并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蔚为壮观,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米多,檐下还有一米多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在建筑方法上,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

除了一般遗址发现的骨器、陶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象牙制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五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相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

在发掘河姆渡遗址以前,考古学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普遍是这样定义的:已经穿上树皮或兽皮做的“衣服”;吃上谷类食物;大部分居住在洞穴里,房屋的形制非常原始;没有交通工具。

然而,河姆渡遗址几乎将这些结论都推翻了,出土的木桨更是令考古人员目瞪口呆。看来,中国土地上的一部分人类,在新石器时期已摆脱蒙昧状态,开始迈向文明社会的门槛了。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发掘,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文化内涵这样丰富的遗址在全国一万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从而奠定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遗址的地位。

为什么河姆渡人会拥有较高的智商,会比同时代的人类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呢?目前的结论是:营养。

据考证,河姆渡先民大量食用鱼类、龟鳖类、蚌和螺,且人均占有稻谷160公斤左右,加上采集的蔬菜、水果,膳食结构已接近或达到现代人类膳食的科学要求,因此河姆渡人才有强健的身体和较高的智商。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说河姆渡人已懂得了科学膳食的道理,这可能是一种巧合。

约前5000年——前3300年

中国大事记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明是长江流域典型的新石器文明。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因在1955——1957年间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而得名。1954年修建石龙水库干渠时发现了屈家岭遗址,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不同于仰韶文化,也与洞庭湖以南的几何印纹陶差别较大,所以将其单独命名为屈家岭文化。据推断屈家岭遗址距今约5000——4600年。

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较广,西至四川境内,东未超出湖北境内,北到河南西南部,南至洞庭湖一带。根据其分布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四区:鄂西区、鄂东区、湘北区和江汉平原区。京山屈家岭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钟祥六合遗址、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天门邓家湾等,都属于屈家岭文化遗址。

屈家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生活用的陶器。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出土有杯、碗、纺纶等陶器,还有陶制鸡、狗等装饰品。陶器表面光滑,像是经过打磨,多以泥制为主。陶色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另有一些彩陶,呈红色或橘黄色。有纹饰的不多。纹饰多以篮纹、瓦棱纹等为主。彩陶的绘制,作笔有浓淡,不讲究线条,里外皆施彩。陶衣有红、白等色,施加陶衣后用黑色或赭色彩绘出带形纹、网格纹、圆点纹和弧三角纹。另外还有较多横截面呈椭圆形、长条形等形状的彩陶纺轮,纺轮先施米黄色陶衣,再彩绘出多种线纹。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三足器和四足器,少平底器,无圜底器。器形有薄胎杯、壶形器等。大量的彩陶和纺轮的出土,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技术已具有较高水平。

猪纹钵

这是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猪陶钵,夹炭黑陶,长方圆角,平底。

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大量用于生产的石器之中,有斧、镞等,造型精美,磨制精细。

屈家岭文化常用的农具之一是双肩石锄。这里的农业生产活动以种植水稻为主,饲养家畜及渔猎采集也成为了很重要的生产活动。家畜以狗和猪为主。

前3万年

世界大事记

克罗马农人生活在欧洲地区,是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

这一时期发掘的墓穴中,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在发掘中还发现了氏族公共墓地,成人墓多集中于此。而小孩墓多圆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个陶碗上对扣一陶盆或用两个陶碗对扣。

屈家岭文化中还出现了大型分间房屋建筑。这种建筑里面隔成几间,有的是里外套间,有的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房屋整体呈长方形,地面为了隔潮,用红烧土或黄砂土铺垫,表面再涂白灰面或细泥,并用火烘烤使之坚硬。大者长约40米,宽约5米,室内面积70平方米左右。

彩陶船形壶

此彩陶船形壶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高15.6厘米,长24.8厘米。杯子形状的口,短颈向两侧伸延出平肩。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说明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rm00OCG8gMDG5D42TB5vuZOIcWm0and01MFxBmjEaWMCuzEkJRZnW5GXU1XFG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