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前1112年——前1102年

中国大事记

文丁继位。周族季历助商征燕京戎、佘吾戎,势力渐大。文丁囚死季历。

西周的建立

周氏族在姬昌的治理下已经具备了向强大的商王朝发起挑战的实力。当商纣王因残暴荒淫而众叛亲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向商朝发起了致命一击,最终建立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王朝——周朝,史称“西周”。

姜太公辅佐文王

姜太公,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在商朝却不被赏识任用。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后来遇到文王,佐周灭商,成就功业。

姜子牙的谋略

姜子牙帮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

给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为官吏的俸禄,而且子孙可以承袭等。这样,调动了农人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本人分地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周氏族还规定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姬昌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姬昌自己生活也十分勤俭,穿普通人的衣服,还亲自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氏族。对外,姜子牙协助姬昌韬光养晦,一方面让商王解除对姬昌的戒心,另一方面则极力拉拢其他叛商的诸侯国。

据《尚书大传》记载,姬昌在姜尚的帮助下一共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今山西平陆)、芮(今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姬昌的威名,求他审断。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今甘肃灵台),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今山西黎城)”,第五年伐邗(今河南沁阳)。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今陕西长安沣河西岸),继而向南扩张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

“文王访贤”金饰

周文王终于在渭水河边访得能人姜太公,出土于江苏吴县吕师孟墓的金饰件就描绘了这个故事。

约前15世纪初

世界大事记

西亚地区赫梯王国的入侵导致米坦尼王国走向衰落。

不难看出,此时周氏族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实现灭商的愿望便撒手归西了。

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姬发加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尊称他为尚父。

一次,姬发对姜子牙说:“我打算减轻刑罚,希望这样能树立我的权威;少施行一些赏赐,而又能使人们从善;少颁布一些政令法规,而民众又都能自觉按一定的规范行事。请问尚父,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

姜子牙说:“如果你杀了一个人就能使一千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两个就能使一万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三个人就能使三军军威大振,那么你就把他们杀了。

如果你赏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个人高兴,赏两个人而使一万个人高兴,赏三个人而能使三军上下都高兴,那么你就赏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法律条令约束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人遵照执行,那么你就用这法律法令去约束他;如果你能通过禁止两个人的错误行为而使一万个人不再去做,那么你就去禁止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教育三个人而使三军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你就去教育他们。总之,能够杀一个而惩戒上万人,赏赐一个而激励更多的人,这才是有道明君的权威,幸福之所在啊!”

姬发听了,顿开茅塞,时时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的政治更加清明。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商的时机已到,亲任主帅,联合诸侯各国一同出兵,打响了讨伐商纣王的战役。

姜尚

名望,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人。

约前1101年

中国大事记

文丁之子帝乙即商王位。

姜尚的《六韬》

姜尚被后世称作韬略鼻祖、武圣,他的谋略,据说都记载在《六韬》这部军事著作中。

《六韬》以姜尚答姬昌、姬发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从哲人智慧的高度,以聪明的政治家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韬》强调,国君要行仁修德,泽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为己而害民。只有这样,人民才能与国君同舟共济,拥戴国君。

爱民之道,就是以仁义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专任武力,不可横暴百姓,而要以仁义为本,修德禁暴。这体现出姜尚重视文韬而不轻武略,把经国与治军作为整体而论的高明之处。姜尚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力倡以民为本、仁政顺民的思想。

武王伐纣

此图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六韬·文韬》中有《上贤》篇,所谓“上贤”,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这也是“国本”的主要内容之一。姜太公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崇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诚信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严禁暴乱的行为,禁止奢侈的风俗,因此,明君用人应当警惕六种坏事、七种坏人。六种坏事的危害是:“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权”、“伤王之威”、“伤功劳之臣”、“伤庶人之业”。对七种坏人,绝对不可信用,即“勿使为将”、“勿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之”、“止之”。这就堵死了坏人干坏事、危国家、害民众的路径。

除此之外,姜尚的理财富国、富民足民的发展经济的思想主张也是全面而周到、精辟而深刻的。总结起来就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让农工商同时发展,重点又是发展商业。因而,后来的齐国才发展或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

盟津观兵

在姜尚的建议下,姬发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大会诸侯,史称孟津观兵,伐商的前奏拉开了。

自从姬发宣布在盟津屯兵,各地诸侯不期而至,总共聚集了八百多个部族的首领。他们毕恭毕敬地拜会姬发,都表示愿意在姬发的领导下对商纣王作战。

姬发历数了商纣王的罪行,姜尚则指挥周军东进,兵临黄河渡口后,他左手举起铜钺,右手挥着旗帜,高喊誓词,命军渡河。一时间,诸侯们的人马也听从了姜尚的指挥,一同渡河。谁知周军刚渡到对岸,便马上返了回来,原来这只是一次军事演习,姜尚的意图,是要看看诸侯们能否听从姬发的号令。

约前15世纪

世界大事记

希腊克里特文明进入全盛期。

做牧誓武王伐商

盟津观兵后,武王伐纣的决心大增。他整点兵车300辆,敢死队3000人,兵士45000人。许多友邦和八个南方小国都率兵来会。出发前,姬发进行了卜卦,不料结果竟是“大凶”。姬发和诸侯都大惊失色,太师姜尚却突然站起,他“摔袖拂蓍草,举脚踏龟壳”,高声喊道:“枯骨死草,知道什么凶吉!快出兵,莫误了大事!”于是,队伍沿上次“观兵”的路线,东渡黄河。

联军一路高歌猛进到达牧野,兵逼朝歌。武王站在牧野的旷野上,左手拿着铜制的大斧,右手拿着白色的旗子,高声说道:“辛苦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我们尊敬的友邦国君和执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庸、蜀、羌、髦、微、卢、彭、濮诸邦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发布誓师令了。古人说过:‘母鸡在早晨不打鸣,如果谁家母鸡早晨打鸣,这个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抛弃了对祖先的祭祀而不闻不问,抛弃他的先王的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对四方八面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任、提拔、任用,让他们当上大夫、卿士,使他们残暴虐待老百姓,在商国都城胡作非为。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今天这场战斗,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伍。努力吧,将士们!作战中刺杀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然后停下来整顿。努力吧,将士们!你们要威武雄壮,像虎、豹、熊、罴一样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战一场。不要迎击向我们投降的人,以便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努力吧,将士们!如果你们不努力,你们自身就会遭到杀戮!”

在将士们的齐声应答中,牧野一战展开,商纣王兵败而死,商朝自此灭亡。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迁九鼎,脩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史记·齐太公世家》

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约前1101年——前1076年

中国大事记

帝乙为缓解商周关系恶化状况,将其妹嫁周侯姬昌,封姬昌为西伯侯。

处置商族遗民

姬发灭商以后,面临着一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商族遗民。

商王朝自商汤开国至纣王灭亡,共经历了十七代王,前后600年左右。大批的商族遗民虽然痛恨暴君商纣,但其国被灭,依然会点燃他们的氏族仇恨。因此在如何处置大批的商族遗民上,姬发着实用了一番心思。

最后,姬发的弟弟姬旦给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不杀戮,只安抚。姬发采纳了这个建议,宣布封纣的儿子武庚为商侯,继续留在商都管理商族遗民。后来为了防止商族遗民反叛,姬发又封了自己的弟弟姬鲜于管(今河南郑州)地,姬度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地,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地,命他们监视武庚,这就是“三监”。同时,释放纣囚禁的箕子和一些百姓,命人给比干修了坟墓,还立碑表彰,将纣搜刮来的钱财和粮食都散给老弱贫民。

看到商族遗民安定下定来,姬发很是满意,于是将商都中保存的、象征国家政权的镇国之宝,夏禹时所铸的青铜九鼎迁到了周。

周武王像

周武王姬发(?——前1043),是周文王姬昌次子。

出走海外的箕子

在商族的遗民中,商纣王的叔父箕子算得上最有才能的。箕子生性耿直,有才能,曾在商朝任太师辅佐朝政。

那时,每见商纣王进餐用象牙制成的筷子,箕子都很反感,认为太奢侈了,劝诫道:“你用象牙的筷子吃饭,就一定会要玉杯饮酒与之相配,如此一来,不知不觉就会想要远方的珍奇之物。为了满足这种欲望,势必会不断营建豪华的宫室,乘坐华丽的马车。生活腐化了,怎么能有心力振兴国家呢?”

商纣王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下令把箕子关进大牢。武王姬发灭商后,释放了箕子,向他询问治国之道。武王说道:“啊!箕子,上天庇护下民,帮助他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规定了哪些治国的常理。”

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治理洪水,将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排列扰乱了。天帝大怒,没有把九种治国大法给鲧。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鲧在流放中死去,禹起来继承父业,上天于是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安邦的常理因此确立起来。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办好八种政务,第四是合用五种记时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则,第六是用三种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来排除疑惑,第八是细致研究各种征兆,第九是用五福劝勉臣民,用六极惩戒罪恶。”

箕子所说的要做好的五件事:一是态度,二是言论,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即态度要恭敬,言论要正当,观察要明白,听闻要聪敏,思考要通达。态度恭敬臣民就严肃,言论正当天下就大治,观察明白就不会受蒙蔽,听闻聪敏就能判断正确,思考通达就能成为圣明的人。

约前1380年

世界大事记

苏皮鲁留姆登上赫梯王位,东征西讨,建立帝国。

八种政务:一是管理粮食,二是管理财货,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民居,五是管理教育,六是管理治安,七是接待宾客,八是管理军事。

五种记时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观察星辰,五是推算周天度数。

所谓建立最高法则,最是要确立天子的威仪,让天子成为百姓的父母,不能让臣民结成私党,不能允许官员狼狈为奸。

三种德行:一是刚正直率,二是以刚取胜,三是以柔取胜。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强硬不可亲近就是以刚取胜,和蔼可亲就是以柔取胜。

需要细致研究的征兆是:下雨、天晴、温暖、寒冷、刮风。如果这五种征兆俱全,并各自按时序发生,那么草木庄稼就会茂盛生长。如果其中一种天气过多,年成就不好;如果其中一种天气过少,年成也不好。各种好的征兆是:君王严肃恭敬,就像雨水及时降下;天下治理得好,就像天气及时晴朗;君主如果明智,就像气候及时温暖;君王深谋远虑,就像寒冷及时到来;君王圣明达理,就像风及时吹来。各种不好的征兆是:君王狂妄傲慢,就像久雨不停;君王办事错乱,就像久旱不雨;君王贪图享乐,就像久热不退;君王严酷急躁,就像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像持久刮风。君王有了过失,就会影响一年;卿士有了过失,就会影响一月;一般官员有了过失,会影响一天。如果年月日的时序没有改变,那么各种庄稼都会丰收,政治就会清明,有才能的人会得到重用,国家因此太平安宁。如果年月日的时序改变了,那么各种庄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国家因此不得安宁。民众就像星辰,有的星辰喜欢风,有的星辰喜欢雨。太阳和月亮运行,就有了冬天和夏天。如果月亮顺从群星,那么就会风雨无常。

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长寿善终。六种不幸也就是六极;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懦弱。

武王姬发听了很是高兴,希望箕子能留在朝中辅佐自己。可箕子不愿做周朝的顺民,带领商朝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东渡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他将中原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带入朝鲜,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至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

王访箕子图

周武王灭商后的次年,向箕子探讨制定治国安邦的规则。

约前1101年——前1076年

中国大事记

帝乙复行新政。

姬发本着厚待商族遗民的政策,封箕子为朝鲜侯,并不把他当臣下看待。这时的箕子已经五十多岁了,在朝鲜立国四年后,箕子从朝鲜前来朝见周王。经过昔日的都城朝歌时,只见一派荒凉景象,宫室全被毁坏,遍地都是野生的麦黍,他不禁像失去孩子的妇人一般号啕大哭,几近疯狂。朝歌的殷商遗民听见,皆动容流涕。箕子的哭诉被后人编成《麦秀歌》,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这里的“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才落得这般凄惨。

箕子

箕子,名胥余,商纣王的叔叔,曾被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当然,也有对“遗民政策”不满意的,他们的代表就是伯夷和叔齐。

商朝诸侯之一的孤竹国君姓墨胎氏,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幼子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可按照当时的常礼,应该由长子即位。孤竹国君死后,伯夷为了让小弟弟继位,逃跑了。可叔齐并不愿意舍弃兄弟的情谊,说什么也不继位,最后也跑了,和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没办法,人们只好立了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君位。

伯夷、叔齐兄弟听说周文王姬昌治国有方,就决定投奔周氏族。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周武王姬发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姬昌已死,姬发用车拉着父亲的神位,正要和商纣决战。伯夷、叔齐一见这阵势,大失所望,双双拉住姬发的马,哭道:“父亲死了尚未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姬发要为父报仇,哪里肯听他们啰唆。幸亏姜尚从旁劝解,说这兄弟是讲义气的人,杀之不祥,伯夷、叔齐才没命丧马蹄之下。

不久后商朝灭亡,虽然姬发下达了优待商族遗民的命令,但伯夷、叔齐还是认为姬发灭亡商朝是一种可耻的行径,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兄弟两个便到山上采野菜充饥,边采边唱着哀伤的歌,最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犯禁八条

犯禁八条已没有全面的记载了,《论语》中只记录了其中的三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取无所仇。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兮,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歌》

约前14世纪中叶

世界大事记

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

采薇图卷

此画是两宋之交的李唐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所画。

厚待同盟军

安抚了商族遗民,姬发对帮助自己灭商的同盟军——羌族,给予了王室最大的恩赐——世代通婚。

羌人本是一个强悍的民族,战斗力很强,在与商王朝的战斗中,羌人总是首当其冲。西周王朝建立后,随同武王东征的羌族首领被封在齐、许、申、吕等地,还有一部分留在西方的羌人,一直在甘、青一带过着畜牧和游猎的生活。

羌族与周族本就是姻亲关系,当初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就是羌族人。姬发的妻子也是姜女,名叫邑姜。也有史料说邑姜就是姜尚之女。羌族人多姜姓,所以很多人因此认为姜尚也是羌族人。他垂钓渭水的传说,正说明他是居住在渭水上游一带的羌族部落。而姬昌与姜尚相遇于渭水,象征着羌族与周族为了反商的共同目的,联合起来了。

继武王姬发娶了邑姜为妻后,周朝王室的康王娶了王姜为妻,懿王娶了王伯姜为妻,厉王娶了中姜为妻,宣王娶了齐姜为妻,幽王娶了申姜为妻。据考证,西周十一代王中,几乎每隔一代就要娶一个姜姓女子为妻。 JS5Lnk0L7bqFljO5OTz+AwDF8M+W8KN7b1QwYZrzhwVgNjyW2Y99jUUqd7hrY4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