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前2200年左右

中国大事记

黄帝打败蚩尤,兼并炎帝。

黄帝的时代

人类在生活中不断进行着发明和创造。当弓箭发明后,男人们狩猎的成果显著提高了。再加上人口的增多,各个氏族间开始为争夺地盘而发生争斗,于是,氏族中的头等大事,从温饱转向了战争。每个部落都会推举一名英勇善战的勇士作为首领,黄帝就是这些部落首领中最伟大的一位军事首领。

有熊部落

据《史记》记载,黄帝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二十四个月后,生下了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神灵,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后来继承了父亲少典的有熊国君的王位,并壮大了自己的部落。

有熊部落的传说

有熊部落的老首领少典,相传少年时救了一只大熊,从此后山林中的熊都臣服于少典。一年,临近的狼部落向北扩展,与少典的部落发生了冲突。少典部落被狼部落打败,失去了不少土地,损失惨重。危急关头,少典唤来了熊群,一同赶走了狼部落的人,夺回了土地。因为熊帮助少典部落重建了家园,少典就把自己的部落改名为熊部落。熊部落的人们感到自己有熊相助,很安全,经常对外部落的人夸耀说:“我们有熊。”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少典部落为“有熊氏”或“有熊部落”。

黄帝

黄帝,又称为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约前3000年——前2000年

世界大事记

爱琴海地区克里特文明出现。

少典之子

据说少典娶了有乔氏的两个女儿做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史记·五帝本纪》

一天,长妃女登在游玩时,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炎帝,取名榆冈。传说炎帝生下来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很丑,牛首人身,脾气又暴,不大受少典的喜爱,少典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姜水河畔。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姜为姓。

炎帝长大后剽悍勇武,智慧过人,做了部落首领,以“牛”为图腾,标记于旗帜之上。巫师说他以火德旺,所以称作炎帝。据说炎帝有一条神鞭,名叫“赭鞭”,用它抽打各种野草,野草便显出药性,炎帝为了验证这些药草有毒无毒,是热性还是寒性,到底能治什么病,就亲自尝百草,试其效用,为氏族百姓防病治病。因而炎帝氏族的人,个个身强力壮,氏族迅速繁衍壮大,炎帝便率领他的部族沿渭水、黄河东迁,经河北、河南、湖北,还到过山东曲阜,打败了不少弱小部落,最后“定都于陈”,即今河南省淮阳县。

少典的次子,是附宝所生的黄帝,为人敦厚朴实,被拥戴成为有熊部落的酋长,因巫师说他“以土德王天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

炎帝

据说炎帝牛首人身,为了辨别草药有没有毒性,药性如何,炎帝拿自己做试验,因此得到人们的拥戴。

部落间的征伐与融合

黄帝为了壮大自己的部落,发动了对其他部落的战争。通过征战,各个部族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相互融合中,中华各族多元文化滋长、兴旺与扩散于四面八方,造就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一体文化。

黄帝大战蚩尤

在当时的黄河流域,除了黄帝的有熊部落,还有两个部落也十分强大,一个是北方古老的神农部落,另一个是南面的九黎部落,酋长是性格残暴好战的蚩尤。

黄帝是一个有着雄心大志的人,为了让自己的部落更加强大,他首先发动了对神农部落的战争。古老的神农部落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当然禁不住有熊部落的突然袭击,所有的人口和牲畜都被俘虏。黄帝获得了大批物资,又解除了腹背受敌的危险,这才将矛头转向南方。

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与黄帝交战之初,一度大败黄帝的军队,因为蚩尤自己就是半个妖怪,会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使之辨不清方向,更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约前2200年——前2080年

中国大事记

华夏民族进入“五帝时代”。

木案画朱雀图

这是汉代的木案画,上面绘制的是朱雀图。朱雀是四神兽之一。

据说黄帝和蚩尤一共打了七十一仗,历时十五年,黄帝胜少败多,终日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醒来一看,手中果真有一本《阴符经》。黄帝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不久,黄帝又做了一个梦,梦见大风吹尽了天下尘垢。梦醒之后,黄帝自忖道:“风是号令风行的意思,垢刮去土,后还在,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可以帮助我执政吗?”于是他四处访贤,终于访得了风后,封他为相,统领攻战。风后制五旗:东方是青龙,南方是朱雀,西方是白虎,北方是玄蛇,中央是黄龙,用以区别各部,打起仗来井然有序,攻守自如。从前作战,战士们都是一哄而上,杂乱无章。黄帝教给他的军队用风后的阵战方法,用各种不同的队形和兵力,以应付不同的战场情况。

决战打响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当时恰逢炎帝被蚩尤打败,来向黄帝求救,双方结为了联盟。黄帝于是统率炎、黄两大部落,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大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黄帝则布下阵法,又请来女魃止雨,终于杀死了蚩尤,分其尸葬于四处。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便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

天下的小部落见蚩尤都被黄帝打败,纷纷前来归附。炎帝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

从此,中原大大小小的部落都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民族。黄帝在统一了各部落后,把都城设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并下令各部落间如发生争执,不准再用武力解决,而要向他控诉,由他为大家判断是非。

约前2900年

世界大事记

人类第一部史诗《吉葛美修》出现。

炎帝的传说

与黄帝一争雌雄的炎帝,传说的版本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他与黄帝是同胞兄弟,有的说炎帝就是神农氏,还有的说炎帝是一个姜姓游牧部落的首领,活动在今渭河流域,号烈山氏或厉山氏。

无论哪种传说,唯一能肯定的是,炎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氏族领袖。

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后,其部落的一部分融合于华夏族,一部分则被迫迁徙,居于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南北。

后来,炎帝因误尝毒草而死。送葬那天,炎帝的遗体被放在木排上,顺水而下。忽然天上乌云滚滚,大雨瓢泼,河里跃出一条金龙向炎帝遗体点头哀吟。接着轰隆一声,江边的一块巨石开了坼,一个大浪将炎帝遗体卷进石头缝里去了。天神知道后大怒,认为炎帝劳苦功高,不应该葬在水里,大骂金龙不知好歹,于是把金龙化为石头,龙脑变成龙脑石,龙爪变为龙爪石,龙身变为白鹿原,龙鳞变为原的上大树,护卫炎帝陵。

刑天舞干戚

传说和黄帝争夺首领位子的,还有一位勇士——刑天。“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

刑天本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酷爱音乐,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炎帝部落的幸福生活。

后来炎帝被黄帝打败,蚩尤也被杀死,刑天便决定和黄帝争个高低。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直杀到黄帝的住所。黄帝当时正带领大臣们观赏歌舞,猛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顿时大怒,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两人斗得难分难舍,最终还是黄帝技高一筹,看准机会,一剑砍下了刑天的头。

刑天一摸颈上没有了头颅,顿时惊慌起来,忙把斧子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乱摸乱抓。他要寻找到他那颗不屈的头颅,安在颈上再和黄帝大战。刑天摸呀摸呀,周围的大小山谷被他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突出的岩石,在他右手的触摸下,都折断、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刑天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

筋疲力尽的黄帝怕刑天真的摸到头颅,举起手中的宝剑向山峰用力一劈,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头颅被滚落的石块深深埋葬起来。感觉到周围异样的变动,刑天停止了摸索,他知道黄帝一定把他的头颅埋葬了,自己将永远身首异处。

炎帝画像拓片

此为炎帝的石刻像拓片。

约前2120年——前2080年

中国大事记

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

刑天呆呆地立在原地,不甘心就这样败在黄帝手下。突然,他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举起大斧,向着天空乱劈乱舞,继续和眼前看不见的敌人拼死搏斗起来。黄帝心里一阵战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默默走远了,只留下断头的刑天在苍茫荒原上舞动着大斧。从此,刑天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被喻为战斗之神。

蚩尤始乱图

传说蚩尤牛首人身,英勇善战。此图表现了黄帝和蚩尤两个部落交战的场面。

蚩尤的贡献

蚩尤虽然战败了,但他也一直被作为英武的战神接受人们的崇拜。后人在祭祀黄帝的时候,也多把蚩尤放在次位一起祭祀。蚩尤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他强盛的战斗力,还因为他给人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传说他们发明了育苗、移苗、壮苗等技术。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创制较精美的陶器,蚩尤更是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翦伯赞曾写道:“据说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人类开始进入了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不仅如此,蚩尤还是刑法的发明者,《周书·吕刑》曾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这些发明后来都被黄帝部落效法,延续至今。

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一部分族人向南方迁徙,留在北方的则逐渐与黄帝族融合为一。他们一直保持着对其英雄祖先蚩尤的崇拜。南迁的蚩尤族人被称为“苗”或“三苗”,原因可能是他们将蚩尤发明的育苗、移苗、壮苗等耕作技术一直延续了下去,并在南方荒蛮地区发展开来。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关于蚩尤与黄帝、炎帝的斗争,在苗族的史诗中有着不同版本的讲述。据说蚩尤从小离家出去学艺,刻苦修炼,会利用草药给人治病,成了可以呼风唤雨、起死回生的大神。当时有个垂耳妖婆,捉去了十八寨的老幼苗民。蚩尤设计杀死了妖婆,解救了苗民。数十年后,苗寨兴旺发达,发展成为八十一寨。蚩尤的九个儿子也长大了,一人管九寨,蚩尤则成了八十一寨的大首领。后来妖婆之兄黄龙公攻打苗寨,被蚩尤打退。黄龙公于是联合赤龙公,在雷王五子的帮助下,打败了蚩尤。八十一寨苗民只好放弃平原向“鬼方”迁徙,渡过了黄河,长途跋涉,来到豺狼、鬼怪的“鬼方”。苗民吹芦笙、打鼓,把豺狼、鬼怪赶跑,开山种地,从此在这里居住下来。

约前2850年

世界大事记

苏美尔人建立乌尔王国、拉加什王国、乌玛王国等城邦,并互相争霸。美索不达米亚之早期王朝时代开始。

玉戚

炎帝的大臣“刑天”,与黄帝争战,败后帝断其首,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苗族有“踩花山”这个传统节日,每年正月,这个盛大的歌舞集会都会让苗民们尽情欢乐。这个风俗的形成传说与蚩尤有关。当年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后退入深山,为了召集四方苗人前来会聚,蚩尤在山上树起高高的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青年绕花秆欢歌跳舞,吹起芦笙,如此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于是重整旗鼓,又投入了战斗。

不朽的功绩

黄帝建立了强大的部落后,传说他在位的时间有一百年之久。这期间部落势力强盛,生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黄帝的妻子嫘祖,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史书记载,黄帝统治的时期,中国没有盗贼,没有殴斗,人与人都和睦相处,每年都有大丰收。从此以后,幸福的中华民族都自称为“黄帝后裔”,或“炎黄子孙”。

玉蚕

这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作品,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蚕,而商代时期的养蚕技术已经 十分成熟。

约前2120年

中国大事记

舜囚禁尧,尧被迫让位,史称“禅让”。

黄帝的创举

传说黄帝是第二位教人建筑房屋的。人们舍弃了有巢氏时的树枝树叶,改用泥土或石头,在地面上建造房子。如此一来,住所更为坚固实用,而且逐渐聚集成为村庄,村庄再聚集,最终形成了城市。

蚕神图

这张年画中的蚕神正坐于桑树屏风之前

因为黄帝所处的年代相当于仰韶文化末期,因此让我们看看仰韶文化末期的房屋,也许黄帝和他的氏族就生活在这样的房屋中。

典型的仰韶文化末期房屋是这样的:以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围以回廊,斜坡式门道伸出回廊外,近门口处有一火膛,是一种四面坡式的建筑。

而房间的居住面、墙面,均是夯土,表面均涂有红色,加工考究,表面光滑规整,门道、火膛、柱洞等设施齐备。在房屋附近有蓄水池,池内底部多粉砂,并有众多沟槽,可以对水有澄滤作用。

继发明了指南车后,黄帝又把木头插在圆轮子中央,使它运转,因而造出了车。轩是古代一种有围棚的车,辕则是车的基本构件,所以后人才把黄帝称为轩辕氏。

据说黄帝发明了车后,又把树木当中剖空,就成了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这一点和考古发掘不吻合,在黄帝出现很多很多年前,船就出现了。

除此之外,传说黄帝发明了“笛”、“箫”、“琴”、“瑟”等乐器,还把人类声音分为五个主音阶,每个主音阶各有专名, 即宫、商、角、徵、羽。主阶又分为十二个副音阶,使它们配合发声。

最后,黄帝制定了井田制度,把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形状。周围八家都是私田,当中一块是公田,八家合作耕种。

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

——范文澜

约前28世纪

世界大事记

在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开始用贮水池来保存雨水,这可看作是公共卫生历史上人类首次对饮用水的管理。

养蚕抽丝

养蚕抽丝是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的。相传黄帝一日看到一位少女,身穿一件金色彩衣,衣裳闪着轻柔、温和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堆蚕茧。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听后,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感觉到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向百官和百姓传授育桑养蚕的技术。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

不久后,嫘祖组织女子们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这时,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解决了这个难题。黄帝对这项发明大加赞赏,娶了这位丑女为次妃,她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嫫母的女子,嫫母教会了众人纺丝。

还有另外一个关于养蚕的传说,是说嫘祖嫁给黄帝以后才发现养蚕织丝的工艺。据说嫘祖一次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什么都吃不下,她身边的几个女子想给她换换口味,便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才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回来之后一尝,这白色小果根本就咬不烂。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可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白线。女子们很是奇怪,继续边搅边缠,不长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嫘祖一见,病马上就好了,亲自上山,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原来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嫘祖把此事报告黄帝,要求黄帝下令保护山上所有的桑树林。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创立文字

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他因此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当然,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他不仅仅创造了文字,还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被后人尊称为“史皇”。

沂南仓颉造字画像砖

仓颉看见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认为这些花纹是有意义的。

约前2100年

中国大事记

中国人开始制造青铜礼器用于祭祀。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地,牲口、食物的储藏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很是为难,结绳计数不管用了,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也起不了作用,最后只得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黄帝见仓颉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统统叫仓颉负责。如此一来,凭着添绳子、挂贝壳也数不过来了。

一次,仓颉在一个三岔路口遇到几个老人在争辩。一个老人坚持往东,说东面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那里有两只老虎。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到地下野兽的脚印来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

就这样,仓颉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被推广开,逐渐形成了文字。

陕西有谷雨祭文祖的习俗。每年谷雨,人们都到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境内的仓颉庙,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这里流传着几百年的谷雨祭文祖的传统,每年谷雨时节举办为期七至十天的庙会。届时,白水县洛河以北的百十个村子,会成立专门的庙会组织,称为十大社。一年一度的庙会就由十大社轮流主办。庙会前半个月是清明节,十大社的会长来仓颉庙烧香膜拜,祭扫仓颉之墓。继而,开会商量本年度庙会事宜。

在谷雨节气的前两天,会长到庙里请回仓颉泥塑像,置于村内显眼处,然后请剧团给仓颉神唱一天两晚大戏,此谓“偏寨”,表示村民对仓颉的优先祭祀。谷雨当天,庙会从祭祀仓颉正式开始,十分热闹。

约前2775年——前2650年

世界大事记

埃及第一王朝灭亡,第二王朝开始。

黄帝的图腾

黄帝统一中原后,召集各部落联盟,商讨部落联盟统一的图腾,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原来,各大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黄帝的有熊部落图腾是熊;西南各部落的图腾为虎;南方各部落的图腾为蛇;东方各部落的图腾为鱼。还有的部落的图腾是鹰、猴、鹿、马等等。于是,黄帝取各氏族部落图腾之特长,将蛇身、鹿角、鹰爪、蜈蚣尾、虎头、虾目、马齿、公羊须等组合在一个图腾中,形成了“龙”。

当然,龙图腾的由来完全是传说,即使是今天的学术界,龙的起源也还是一笔糊涂账,其原型有蛇、蜥蜴、鳄、熊、猪、马、鱼、虹、闪电、云、蚕、鹿、羊、狗、牛、鹰、恐龙、河马、松树、龙卷风、雷声、极光、黄河、星象、葫芦、地蝼、乌龟等等几十种说法。因此有人说,华夏部族原来确定的图腾是蛇,在那时人的心目中,伟大的神都是人首蛇身的。后来强大的氏族吞并了其他氏族,就将战败者图腾中最精彩的部分增添到自己的图腾上,当作自己新的图腾,形成了异样的蛇,后世则称之为龙。

龙图腾

这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是早期龙的形象之一

黄帝升仙

黄帝在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功绩后,开始出外巡游。

黄帝访大隗

黄帝在巡游途中,听说大隗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便前去拜访。哪知走着走着走进了一条山沟里,迷了路,见旁边有一位牧马童子,就问他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大隗的人。牧童点头说:“不但知道,还认得呢。”黄帝见这牧童年纪很小,就问他道:“你认得大隗,却不一定像大隗那样懂得治理天下的道理。”不料牧童回答:“治理天下跟我这牧马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去掉害群之马就可以了!”

黄帝大惊,心想:“连认识大隗的牧马童子都这么有见识,大隗的学问可见更不得了啦!”于是更加思贤若渴,急忙拜别牧马童子,按照他的指点,终于找到了大隗。访罢大隗归来,黄帝梦见一人手执千钧之弩,驱赶上万群羊放牧。黄帝突然醒悟:“手执千钧之弓者,大力也;驱赶数万群羊,善牧也,莫非这梦应在那牧马童子身上?他应该就是姓力名牧的人。”于是,黄帝找到那牧马童子,果然名叫力牧,便封他做了大将。

轩辕问道

轩辕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乘龙升天

有了良才,黄帝更加放心地巡游天下。一天,黄帝在洛水上观赏风景,忽见一只大鸟衔着一张图飞到了自己面前。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只见图中写着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当晚梦中,上天告诉黄帝,衔着图的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吉祥的征兆。黄帝很是高兴,便到泰山封禅,后来又向仙人广成子问道。又登上王屋山得取丹经。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

一番巡游后,一百五十二岁的黄帝来到桥山(今陕西黄陵),采来首山铜,在山下铸了一个大鼎。大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黄龙从天而降,迎接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见到这种情景,黄帝身边的人也想随他升仙,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人又坠落到地上。无奈,大家只得懊恼而悲伤地将黄帝留下来的衣服埋在山下,这就是现在陕西黄陵的黄帝衣冠冢。

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轩辕黄帝的陵冢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vVzVP9E8TUEU5FSftYDLZCIk7zoxzWBJGfBIKKUwuJ0uK61fnZm4Pl/HeSPfwcp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