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第四

【本篇提要】

《里仁》篇共二十六章,论述的内容很广,涉及仁、孝、道、义、利以及事君交友的原则。

本章集中论述了“仁”的学说,从多方面阐释“仁”。孔子希望人人都能成为有仁德的人,只要主观努力,都能够成为仁人。他认为喜好仁德的人品德无比高尚,在任何艰苦险恶的环境中都能坚守信仰,一刻也离不开仁,就是在一顿饭工夫中也离不开,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不变心。他们对待富贵与贫贱,一身正气,绝不走歪门邪道。不仁的人则相反,身处贫困,久约必滥;身处安乐,久乐生淫。仁人爱人,但不是没有原则,他们爱憎分明,对不义的人是憎恶的,决不与之同流合污。孔子认为喜好仁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贯穿仁学的中心思想便是“忠”与“恕”。关于“道”,孔子认为“道”便是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早晨获得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有志于道的人,却计较衣食,就不值得与之讨论道的学问。其中论“孝”也比较集中。孝乃仁学的根基,侍奉双亲应任劳任怨,要把父母的年纪放在心上,喜与忧兼具。对于“义”与“利”,应以义为先,义是待人处事的准绳。作为人不能总是按私利行事,这必然招致众怨。志士仁人珍重义,必要时舍生取义。孔子有句著名的格言,即“见贤思齐”。见到好人好事,一心想着向他们学习;见到不好的人或事,能自觉反省,检查自己是否这样。孔子提倡言行一致,不讲大话,少说多做,对做不到的事不说,说了便一定兑现。事君交友,忠诚信实,适可而止。

4.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互为邻里,才是美好的。选择住处,如果不是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怎能算得上明智呢?”

【点评】

孔子强调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跟有仁德的人为邻里,朝夕相处,对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更为重要,所以选择好的居住环境乃是明智之举。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典型范例。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穷困的生活中,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环境中。有仁德的人,实行仁德便安心;明智的人,在实行仁德上获利。”

【点评】

本章反映了古代儒家的道德观。作为仁者可以长处约,也可以长处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大丈夫应该有坚定的操守,在任何情况下不丧失崇高的气节。不仁者则相反,因为他们心术不正,穷困一久,便起歹心,胡作非为;又因为他们不守本分,安乐一久,忘乎所以,心生邪念,为非作歹。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以史为鉴,到任何时候,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守住道德防线,真正做到久约不滥,久乐不淫。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喜爱什么人,憎恶什么人。”

【点评】

孔子提出有仁德的人喜爱好人,憎恶坏人,表明志士仁人具有鲜明的爱憎、明确的是非。由此可知,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不是爱一切人,喜爱的是好人, 憎恶的是坏人,具有可贵的价值取向。

4.4子曰:“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

【译文】

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了,便不会有坏处。”

【点评】

一个人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损害他人的坏事。因为他有志气,有抱负,走正路,实践仁德,对己对人对社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珍爱自己的荣誉,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一生做好事,不做损害他人的事。

4.5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

【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们所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君子决不享用。贫和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它,君子决不逃避。君子离开了仁德,从哪里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离开过仁德,即使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一定在仁德上,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在仁德上。”

【点评】

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提出了正确的富贵观。强调对富与贵必须用正当手段获取,不搞歪门邪道。不是正道得来的,决不享用。对贫与贱也必须用正当手段摆脱它,否则决不逃避,真正做到不苟取,不苟去。孔子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一时一刻不能离开仁德,艰难危急之时不离开,颠沛流离之时也与仁同在。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好仁德的人〔在人品上〕没有谁能够超过他;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让那种不仁德的东西加到自己身上。有没有能够一旦把他的力量用在仁德的人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会有这样的人,只不过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点评】

对待“仁”的态度,孔子提到两种人: 一种人喜好仁德,有感情,积极行仁,认真实践,这是最优秀的;另一种人是厌恶不仁德的人,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到自己身上,消极地拒绝不仁。孔子认为不论哪种人,只要主观上努力行仁,没有力量不够的,即“我欲仁,斯仁至矣”。

4.7子曰:“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 。观过 ,斯知仁矣 。”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各自由不同类型的人所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点评】

孔子重视知人,知人方能善任。本章孔子提出知人的一条重要方法,即仔细考察某人所犯错误的性质,便可了解他属于什么样的人。换言之,什么类型的人就会犯有与之相应的错误。通过考察人的过错来认识人,所谓“观过,斯知人矣”。在这方面,古今有着共同的规律。

4.8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就是当晚死去都可以。”

【点评】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没有遗憾。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真理,渴求真理,热爱真理甚于生命!

4.9子曰:“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却以穿破衣吃粗饭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跟他议论、谋划。”

【点评】

作为立志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必须具有安贫乐道的思想品格,因为这是成就宏伟事业的需要。能否经得起艰苦生活的考验,乃是真假志士的试金石。为真理而奋斗无尚光荣,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艰苦为荣的献身精神。如果贪图享受,意志消沉,以吃穿不如人为耻辱,就不是有志之士,便担负不起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既不能盲目顺从,也不能盲目否定,怎么合适就怎么干。”

【点评】

孔子强调处事要有灵活性,通权达变,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做法,诚如《微子》篇所说:“无可无不可。”要依据客观形势而定。但无论怎么变,必须以义为准绳。义者,宜也。紧紧靠近义,做到合适而恰当。

4.11子曰:“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田土;君子思念法度,小人关心实惠。”

【点评】

本章“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是明确的,从他们所怀念的内容便可看出。“君子”是在位者,“小人”则是下层百姓,是劳动者,反映了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孔子将“君子”与“小人”对比,褒贬分明,表现了他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容讳言的。我们认为小人怀念田土是自然的、正当的,田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况且无小人无以养君子。又说他们只关心小恩小惠,他们身处被剥削地位,他们期盼能像郑国开明的子产那样给他们点实惠,真是可怜之至!有人竟然将“惠”改成“秽”,任意诬害“小人”,缺乏应有的郑重和科学的态度。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

【译文】

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点评】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事,与他人交往,总是按照自己的私利,就势必招致很多的怨恨。因为一心追求私利,常与公利、与他人产生矛盾,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贪利越多,矛盾越深,到头来不仅损害他人,也损害了自己。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对待礼仪呢?”

【点评】

春秋晚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臣弑君、子弑父时有发生,诸侯间兵戎相见。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孔子提出礼让治国的主张。“礼”指礼节仪式,“让”是“礼”的内容,“礼让”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谦让的内容,徒具礼仪形式,便失去意义。当时的社会现实,礼让是行不通的。

4.14子曰:“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没有职位,只忧虑没有立足社会的本领;不忧虑没有人了解自己,只追求能被别人了解的真才实学。”

【点评】

孔子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不要忧虑自己没有职位,而要着眼于能立足社会的实际本领;二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关键在于求得别人了解自己的本事。孔子认为不在修身、向学上下工夫,奢望得到官位、盼出名声是不可能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把名位看得很淡,强调务实,强调要有真才实学。

4.15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其中。”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不过忠和恕两个字罢了。”

【点评】

孔子谈及贯穿仁学的中心思想,即忠道与恕道。忠恕之道在仁学中体现两个方面,主要是讲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所谓“忠”,是指实心实意为别人着想,尽心尽力为别人办事。用孔子的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自己在社会上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做事顺遂,也要让别人顺遂。“忠”是尽心尽力做事,没有后代“忠君”的意思。所谓“恕”,是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对别人宽厚体谅,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不想让坏的东西加到自己身上,也不要把这类东西加到别人身上。忠恕之道乃中华文化的精华。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晓得的是义,小人晓得的是利。”

【点评】

本章孔子提出“义”与“利”的命题。作为有道德的人,在利益面前,必以义为先。义者何也?义者宜也,以公正合宜作为道德准则,即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合义的利决不抉取。视义为神圣,重义甚于生命,必要时可舍生取义。可见孔子并非反对利,而是反对见利忘义,为私利而损害公益。后期儒学,将“义”与“利”对立起来,并非孔子的义利观。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便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便应自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点评】

这是孔子提出进德修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激励我们自觉主动地向贤者看齐,热心向贤者学习长处,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反之,见到不贤者,首先省察自己有无同类毛病,如果有,不护短,即时改正。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定会使自己成为品德优秀的贤者。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委婉地劝说他们。看见父母的心意不听从规劝,仍然恭敬而不违抗,照常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点评】

孔子提出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父母是长辈,他们辛劳一生,抚育子女,实属不易。做儿女的,对待父母的一些过失,应委婉地加以规劝。即使未被采纳,也要谅解等待,不可急躁冒犯。仍应恭敬不违,侍奉如常,不能心怀怨恨。

4.19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到远方游历。如果到远方游历,也必须要有一定去处。”

【点评】

古代信息阻隔,交通不便,父母年迈,且有晨昏请安之俗,提倡子女应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说“不远游”。远游,儿女牵挂父母,父母也为游子分忧。

今天,信息畅通,交通便捷,儿女在外创业,父母一般可以释怀,与古代大不相同;但是儿女仍要想念父母,常通信息,逢年过节,常回家探亲。孝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不断发扬光大。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已见《学而》篇。

4.21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不能不时时挂在心上。一方面因为〔父母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因为〔父母衰老〕而忧惧。”

【点评】

作为儿女应关注父母年岁。当双亲年事已高之时,会产生两种心情: 从积极方面说,父母高寿,做儿女的满心欢喜;从消极方面说,父母衰老,接近谢世,心情又十分忧惧。在双亲有生之年,倍加关心侍奉。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轻易说出口,就是因为怕身体力行赶不上而羞耻。”

【点评】

本章表达一种可贵的思想作风,就是我们的祖先十分珍重言行一致。他们说到做到,不说大话,不讲空话,他们认为说了不做的思想作风是可耻的。假如做不到,就别说,说了在行动上要兑现,不兑现是耻辱。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译文】

孔子说:“用礼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情况是很少的。”

【点评】

孔子强调严于律己的作风,用礼来约束自己,不违纪犯规,不违礼放纵,这样做是很少有过失的。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但严于律己的思想作风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言语上要谨慎迟钝,在做事上要勤快敏捷。”

【点评】

孔子提出的“讷言敏行”很有教益。“讷于言”从字面看是言语迟钝,表达不畅,但这里指的是说话谨慎,不夸夸其谈。“敏于行”是指做事尽心竭力,勤快敏捷。言语具有两面性: 它可以使人加强团结,鼓舞斗志,促进工作;也可以惹是生非,危害社会。所以古代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说。总之,言语要谨慎,要养成少说多做的优良作风。

4.25子曰:“德不孤 ,必有邻 。”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相伴。”

【点评】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社会上有众多与他志同道合的人。这些正派的有德者乃是社会主体,他们支持美善,反对邪恶,成为社会主流。正如《集解》上说:“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

4.26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点评】

子游提出事君交友的基本原则。事君交友都不能过于烦琐。一方面,事君要忠诚,交友要诚信;另一方面,还要保持一定距离,疏密适当,否则效果相反,导致被侮辱,被疏远,实践中要把握好“度”。以古为鉴,与人交往,不可过密过频,适度为上。 s5m2YyhAqbiKLJXwqKbiLZjqZRyruRMB8uN85NTM/s3m6x36wQnfNfC1SBa4Yr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