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佾第三

【本篇提要】

《八佾》篇共二十六章。本篇集中阐述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可以说本篇是孔子礼乐学说的专论。

孔子精通礼乐,系统地掌握了周代礼仪制度,拥戴周礼,反对任何违礼的僭越行为。他首先论述礼的实质,阐明礼与仁、礼与政的相互关系。对历史上的夏礼、殷礼很熟悉,也为文献不足而慨叹。他对周礼情有独钟,盛赞其美盛,热情地表明他“从周”的态度。进而对诸如君臣之礼、祭祀之礼、丧葬之礼以及古制传承下来的射礼、告朔之礼等,他都有所阐发。他之所以熟练地掌握礼制,和他虚心好学是密切相关的,“子入太庙,每事问”,便是生动的体现。与礼并行的音乐,也有专章论述,指明音乐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论及“韶”乐与“武”乐的美与善,可以了解他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主导的艺术观。

篇中也表现了他的局限性,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天命思想,对春秋时代齐国改革家管仲的批评也有失偏颇。

3.1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

【译文】

孔子论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礼仪规格,〕八佾之舞舞于庭。这件事都可以狠心做得出来,那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点评】

八佾是周天子用的舞蹈队列,只有在国家举行庆典时才能表演。身为大夫的季氏,竟用天子规格的舞蹈队列,是一种严重的僭越行径,孔子对此十分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春秋晚期,王权衰落,礼崩乐坏,诸侯、大夫违礼僭越之事频频发生,这是社会变革时期所产生的现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不可能认识这一点。

3.2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

【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他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唱着《雍》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上面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诗句取哪一点内容能适合三家祭祖的厅堂呢?”

【点评】

本章与前章主题一致,均反映了孔子反对权贵僭越的思想。这里表现在祭祀方面。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祖严重超越礼仪规格,祭祀完毕,在撤除祭品时竟唱着《雍》诗。因为《雍》诗只有在天子主祭时撤除祭品、祭器时才能唱它。诗句明确表示“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诸侯助祭,严肃静穆的天子在主祭。所以孔子才责问: 这是周天子祭祀时用的诗,作为大夫你们为什么在祭祀的厅堂上也用这首诗?表明孔子维护礼制、反对僭越的立场。

3.3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这样的人〕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这样的人〕又怎样对待音乐呢?”

【点评】

孔子论述仁和礼、乐的相互关系。礼与乐的本质是“仁”,是二者的核心。“仁”与“礼乐”的关系互为表里, 密不可分。人有了仁德,才会自觉地循礼、守礼;才会亲乐、愉乐。而在循礼、守礼的实践中,就会培育起“仁”的品格。在亲乐、愉乐的活动中,就会潜移默化地经受陶冶,在思想感情上亲近仁德。

3.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一般的礼仪说,与其奢侈铺张,宁可俭约节省;就丧礼而言,与其礼仪周全,宁可内心沉痛悲哀。”

【点评】

礼仪在当时被用来维护等级秩序和人与人的正常关系,以求社会安定。如果行礼时人无动于衷,礼仪排场却宏大,繁文缛节,流于形式,就会失去意义。孔子为了纠正礼仪徒具形式之偏,批评奢侈铺张,提倡简约俭朴。丧礼也如此。孔子认为只要真心哀悼亲人,丧礼即使简朴也无愧于亲人。

3.5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 。”

【译文】

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还赶不上中原各诸侯国没有君主。”

【点评】

孔子认为华夏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发展较早,所以即使没有君主也比当时有君主的夷狄要强。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夷狄”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诸条件的限制,较中原地区发展缓慢也是可以理解的。历史证明,“夷狄”也在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3.6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译文】

季氏将要到泰山去祭祀。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竟可以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居然接受这越礼的祭祀〕吗?”

【点评】

古代祭祀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当时只有天子、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不过是鲁国大夫,没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他只能祭祀户、灶、中霤、门、行等五祀。季氏竟然越规祭祀泰山,是严重的僭越行为,破坏了周礼的等级秩序,况且泰山之神也不会接受他的祭祀,所以孔子对季氏严加批评。

3.7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 ,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比赛开始时,〕相互作揖谦让,而后升堂;〔比赛完毕,〕走下堂来,相互作揖饮酒。”

【点评】

古代射礼有四类: 一指大射,赛事在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贵族阶层间进行。二指宾射,三指燕射,这两类是贵族在聘会、娱乐的场合进行。四指乡射,此类当在平民百姓间进行,以习射艺。本章当指大射。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既不争权,也不夺利,即使射箭比赛也互尊互让,彬彬有礼。比赛射箭可能如此,但说他们不争权夺利,根本不切合实际,只能说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在现实中,就其贵族内部而言,经常发生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的事件。孔子所到的卫国,卫出公与其父蒯聩为争夺君位,竟兵戎相见,至于他们为过奢侈生活而对农夫横征暴敛更属常事。所以说君子没有可争的事情与事实完全不符。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

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颊笑得美啊,黑白分明的眼球真明亮啊,在洁白的底子上画着华丽多彩的画儿。’这些诗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画画儿,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子夏〕说:“是不是礼乐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点评】

本章生动地再现了师生二人学术讨论的场面。子夏就《诗经·硕人》篇中的一些诗句,尤其是逸诗“素以为绚兮”的含意向老师请教。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即先有洁白的底子,后有在它上面画绚丽多彩的画儿。子夏以创造性思维,引申发挥,联想到“礼乐”与“仁”的关系,就如同先有白底,后有彩绘一样。先有仁义,后才有体现仁义的礼乐。换言之,仁义是礼乐的本质,礼乐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子夏的发挥,深得孔子的称赞。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讲出来,〔但是它的后代〕国却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制,我能讲出来,〔但是它的后代〕宋国却不足以作证。这都是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才不够的缘故。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点评】

本章表明孔子历史文化知识的渊博和治学态度的严谨。他具有《诗》、《书》、礼、乐的广博知识,对夏礼、商礼都能系统讲授,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表明他治学态度的严谨。本来他对夏商两代的礼制有较深的造诣,但他还慨叹两代历史文献的不足,还要有历史文献的验证,还要向通晓礼制的贤才求证。这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观之矣。”

【译文】

孔子说:“禘祭中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点评】

禘祭是天子主持的极为隆重的大祭,诸侯是没有资格举行的。不过因为鲁国的祖先对西周王朝贡献大,成王特允他可以举行禘祭,以后便一直延续下来。在孔子看来,这也是僭越行为。但是它和季氏违礼又有所不同: 一则有成王准允;二则是国君,季氏是大夫身份。孔子是周礼的坚定维护者,对鲁君禘祭,虽然没有嘲讽与愤慨,也相当不满,所以第一次献酒以后,便不想看下去。

3.11或问禘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 ,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译文】

有人向孔子请教有关禘祭的道理。孔子说:“不知道。懂得禘祭道理的人治理天下,它就像把东西摆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点评】

承接前章之说。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祭的学说,他故意说不知道,这是对鲁君的讳言,不便深说,蕴含着对鲁君僭越行为的不满。他认为维护禘祭的等级秩序,就是捍卫周王朝的统治,所以他强调了解禘祭之说的重要性。懂得禘祭之说而不僭越的人,对于治理国家就好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那样容易。

3.12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 。”

【译文】

祭祀祖先,就好像祖先在跟前一样;祭祀神灵,就好像神灵在跟前一样。孔子说:“我若是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点评】

祭祖、祭神在那个时代是相当普遍的活动。从本章看,孔子不一定真相信鬼神,他平日也“不语怪、力、乱、神”。他所以对祭祀如此严肃认真,主要是通过祭祀活动,教育活着的人,在社会上形成敬祖孝亲的风气,所以他主张祭祀时就像祖先在跟前一样。心要虔诚,祭要认真,而且要亲身参加,不能找替身,使他人代之。因为祭祀的过程,便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

3.13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

【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献媚于奥神,宁可献媚于比他低下的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可祈祷的神灵了。”

【点评】

本章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 奥神是一室之主,比喻卫灵公,也可以比喻他的宠姬南子,灶神是王孙贾自比。王孙贾启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灵公或南子,不如巴结我,我有实权。孔子回答他: 我要做了坏事,巴结谁也没有用;我要不做坏事,谁也不巴结。另一种理解是: 王孙贾请教孔子。奥神比喻卫灵公,灶神比喻南子、弥子瑕,地位虽低,但颇有权势,所以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南子、弥子瑕,就此请教孔子。孔子回答: 得罪了上天,巴结谁都没有用。也就是说,干了坏事,就得罪了上天,上天主宰一切,巴结谁都无济于事。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夏、商两代制定的,多么繁盛美好啊!我遵从周朝的。”

【点评】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夏、商两代形成的,既有继承,又有革新,使其礼仪制度达到历史上的全盛期,所以令孔子赞叹不已。但也必须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西周的礼仪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必将随着新的经济基础的出现而加以扬弃。春秋晚期正处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对西周礼仪制度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15子入太庙 ,每事问。或曰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

【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问一问。”孔子听到了这话,便说:“〔不懂便问,〕这正是礼啊。”

【点评】

本章最珍贵的一句话,便是“每事问”!孔子幼年时代就演习礼,以后的岁月不断学习礼,可以说他对礼是精通的。而他进入太庙,对太庙中种种礼器与仪文不断向人请教,充分表现了他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3.16子曰:“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以能否射穿箭靶子为主,因为各人的力气不相同,这是古时候的规矩。”

【点评】

按照射礼的规矩,比赛射箭,以是否射中箭靶为准,不注重射穿其上的皮革,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春秋晚期,诸侯兼并战争剧烈,比箭崇尚贯革,不贵射者容体是否合于礼,其节奏是否合于乐。孔子看不惯,他推崇古代“射不主皮”的古礼,表现了孔子维护射礼,尚德不尚力的思想。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

【译文】

子贡要把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的活羊去掉。孔子说:“赐啊!你吝惜那只羊,我爱惜那个礼。”

【点评】

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告朔之礼也不例外。诸侯对它早已不感兴趣,既不亲临,也不听朔,告朔之礼已名存实亡。在礼废的情势下,子贡主张免杀活羊,彻底废除。孔子则认为即使流于形式,也比完全废除要好。其实子贡的主张是合乎实际的,而孔子仍要维护业已崩坏的告朔之礼,不合时宜。

3.18子曰:“事君尽礼 ,人以为谄也 。”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认为这是谄媚。”

【点评】

当时的鲁国,“三桓”专权,公室弱,人附“三桓”,君臣之礼已失。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时事君者多无礼,故以有礼者为谄。”可见孔子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臣事君,尽为臣之礼,是维系正常施政的需要。孔子尊重这一礼制,不能说是谄媚。

3.19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

【译文】

鲁定公问道:“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事奉君主,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按礼来使用臣下,臣下用忠心来事奉君主。”

【点评】

鲁定公向孔子询问怎样处理好君臣关系。孔子认为君主使用臣下,应该按周礼行事,不可随心所欲,颐指气使;臣下事奉君主,应该忠心耿耿,尽力而为,不可阳奉阴违,玩忽职守。应该注意: 孔子提到的“忠”与后来封建时代的“忠”有区别,后世忠君,要求臣下无条件地服从君主,是为愚忠。

3.20子曰:“《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至放荡,哀怨却不至伤心。”

【点评】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是描写贵族男女青年爱情的诗作。孔子对《关雎》的评价,反映他的文艺观。他认为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很适中,欢乐而不过分,哀怨却不伤心。强调感情应有节制,不可放任过度。这种适中、适度的思想是可取的。但孔子的评价与此诗的实际内容并不相符,似借诗发挥。诗中既没有“乐而不淫”,也无“哀而不伤”。汉代以后的一些注家,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肆意曲解诗意,附会为“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风化之始也”,与诗的内容全然无涉。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 ,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

【译文】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社主的事。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百姓战栗。”孔子听到这话,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止了,已经过去的事不要再责备了。”

【点评】

孔子对宰我回答鲁哀公的询问很不满。因为他一贯倡导说话要谨慎,尤其是对国君的回应,更不能信口开河,强不知以为知。周人木主用栗木的“栗”与战栗的“栗”谐音,便说其用意是让百姓望而生畏,恐惧战栗,言无实据,与事实不符,况且和孔子德政主张也相悖谬。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狭小啊!”有人问:“管仲节制吗?”孔子说:“管仲有大量市租的收入,官府的政事,每人一职,不兼差,怎么能算是节制呢?”那人又问:“既然这样,那么管仲懂得礼节吗?”孔子说:“国君在宫殿门口树立照壁,管仲也树立照壁。国君为两国君主友好交往,在堂上设有回放酒器的台子,管仲也有这种台子。如果说管仲懂得礼节,还有谁不懂得礼节呢?”

【点评】

从全面看问题,孔子对管仲所建立的功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宪问》篇中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竟以“仁”赞许。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卓有成效,使齐国在较短时期内富强起来,齐桓公成为第一位霸主。这里孔子批评他器量小,违规越矩,是由于评判的立场和标准不同。

3.23子语鲁大师乐 ,曰:“乐其可知也 : 始作 ,翕如也 ;从之 ,纯如也 ,皦如也 ,绎如也 ,以成 。”

【译文】

孔子把乐理告诉给鲁国的太师。他说:“音乐还是可以通晓的: 开始演奏,音律整齐和顺;展开以后,音律纯正和谐,音节清越明晰,乐音悠扬不绝,从而演奏完毕。”

【点评】

孔子对我国古典音乐具有很深的造诣。他给弟子们讲授乐理,无论声乐、器乐,他都热爱,而且精通,还是欣赏音乐的行家里手,有时陶醉其中,竟“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很多章节谈论音乐方面的问题。

本章孔子给鲁太师讲述器乐演奏的过程以及演奏所表现的艺术美感。演奏伊始,五音整齐和顺,气氛热烈;展开以后,音调和谐美妙,音节铿锵清越;延续下去,乐音悠扬不绝,令人陶醉。

3.24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译文】

仪地的边疆守官请求孔子接见他。他说:“凡是来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和他见面的。”跟随孔子的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会面后出来说:“诸位弟子为什么忧心没有官职呢?天下黑暗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夫子当作木铎来引导百姓。”

【点评】

仪封人将孔子比喻为木铎,指望孔子能扭转乾坤,改变“无道”的局面。但事实并非如此。春秋时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破除旧的社会秩序而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时代。所谓“无道”是指不再遵循业已过时的礼仪制度,新的礼仪制度尚未形成,这是历史在前进中所产生的现象。

3.25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 。”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

【译文】

孔子论及《韶》乐,他说:“歌曲旋律美极了,思想内容也好极了。”谈到《武》乐,他说:“歌曲旋律美极了,思想内容却没有达到完善。”

【点评】

孔子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评价音乐艺术。思想内容好,艺术形式也优美,可以说这个作品尽善尽美。反之,艺术形式优美,思想内容差,这样的作品就不能说是尽善尽美。思想内容起决定作用。孔子对《武》乐的评价便是从思想内容考虑的。但是孔子对《武》乐的评价并不妥善,因为武王伐纣的时代与尧舜禅让的时代不同,当必须以武力解决社会矛盾时而一味强调文德,便会失掉时机。历史证明,不可将文德绝对化,用文用武,必须审时度势。

3.26子曰:“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

【译文】

孔子说:“身居上位却不宽厚,行礼之时却不恭敬,参加丧礼却不悲哀,这种人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点评】

孔子的感慨是针对当时贵族统治者的不良作风而发的。孔子主张德治,对百姓要宽厚,“宽则得众”。反对高高在上,滥用刑罚,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统治。孔子的主张,当时对百姓是有利的。他还强调在位者要以身作则,行礼要恭敬,不能敷衍了事。尤其参加丧事,不悲不哀,若无其事,孔子更是反感。 AQKBnTdqXSBoFMluFBfxqyBLz2XdCfoN5w2CrVwHcMpQUWRsQpYuSszQ7M+gc+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