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注译说明

一、 本书由注释、译文、点评三部分组成,以字词句注释为基础,使三者互相照应,有机统一,力求方便阅读。

二、 注重以语言科学统领注释,着力点在于扫清语言文字障碍。注项较密,努力做到不遗漏当注词语,不回避疑难之点。释词方面,注明古义,区分古今义,防止以今律古,误解误读。注音方面,一律使用汉语拼音字母。对少数传统音读,标示“旧读”。遇有生僻字,在()内标注音读。

三、 运用语法分析,凡属上古汉语特有句式和语法现象,构成理解障碍者,诸如词类活用、语序变化以及重点虚词功能等,均作必要的疏解,以使文意晓畅明白。

四、 适当运用古注。历史上先儒训释《论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本书在一些章节注释中引用《集解》、《义疏》、《集注》等注本中的注释成果,方便深入理解原著。

五、 译文一般采取直译法,忠实原著,紧扣字词句,尽量不走样,避免添枝加叶。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遇有简古处,适当加些词语,并用〔〕号加以标志。

六、 每篇之前写有“本篇提要”,归纳提炼该篇内容。

七、 本书以章为单位加注,各章词语难免重复出现,用翻检前面相关注释的方法很不方便。为免去翻检之劳,对后面章节某些重点相同词语仍适当加注。

八、 《论语》一书将近500章,为了便于了解章旨,本书在每章后设“点评”,使注释与义理分析紧密结合。点评尽量简明,力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人物言行与历史事件纳入春秋末期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尽量使之符合原著本意。

《论语》主要反映孔子言行,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通过点评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某些方面的历史局限性。

九、 本书所附《孔子生平简介》一文,旨在介绍孔子,帮助理解《论语》原著。由于文献资料与注者水平所限,难免失之粗略。

十、 本书另附《〈论语〉成书与注本》,简要介绍儒家这部经典的成书情况。在从汉代至今诸多注本中,选择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论语》注本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古今丰富的《论语》训释的优秀成果。 s/B8BWBUNpgx8ZTgiGvw+0Yc253HAPkdDnwmBM8lWU3kdMfVxrW5YVAim8NbL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