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

【壹】 姜尧章 (姜夔) 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 (周邦彦) 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 (吴文英) 、玉田 (张炎) 诸人,未易接武。

【贰】 南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 (姜夔) 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其感慨。不独《暗香》 (“旧时月色”) 、《疏影》 (“苔枝缀玉”) 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特其感慨全在虚处,无迹象可寻,人自不察耳。

【叁】 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沉郁,斯为忠厚。若王子文 (王埜) 之《西河》 (“天下事”) ,曹西士 (曹豳) 之和作 (“今日事”) ,陈经国之《沁园春》 (“谁使神州”) ,方巨山 (方岳) 之《满江红》 (“且问黄花”) 、《水调歌头》 (“秋雨一何碧”) ,李秋田 (“李演”) 之《贺新凉》 (“笛叫东风起”) 等类,慷慨发越,终病浅显。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 (王沂孙) ,次则白石。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

【肆】 白石 (姜夔) 词以清虚为体,而时有阴冷处,格调最高。沈伯时 (沈义父) 讥其生硬,不知白石者也。黄叔暘 (黄昇) 叹为美成 (周邦彦) 所不及,亦漫为可否者也。惟赵子固 (赵孟坚) 云“白石词家之申、韩也”,真刺骨语。

【伍】 美成 (周邦彦) 、白石 (姜夔) ,各有至处,不必过为轩轾。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成。而气体之超妙,则白石独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

【陆】 美成 (周邦彦) 词于浑灏流转中,下字、用意,皆有法度;白石 (姜夔) 则如白云在空,随风变灭。所谓各有独至处。

【柒】 白石 (姜夔)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过扬州) (“淮左名都”) 云:“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数语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捌】 白石 (姜夔) 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 (丁未过吴淞作) (“燕雁无心”) 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唱。“凭栏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玖】 白石 (姜夔) 《齐天乐》一阕 (“庾郎先自吟《愁赋》”) ,全篇皆写怨情。独后半云:“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是为入妙。用笔亦别有神味,难以言传。

【壹〇】 白石 (姜夔) 《湘月》 (“五湖旧约”) 云:“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冷。”写夜景高绝。点缀之工,意味之永,他手亦不能到。

【壹壹】 白石 (姜夔) 词,如“无奈苕溪月,又唤我、扁舟东下” (《探春慢》“衰草愁烟”) ,又“冷香飞上诗句” (《念奴娇》“闹红一舸”) ,又“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同上) 等语,是开玉田 (张炎) 一派。在白石集中,只算隽句,尚非夐高之境。

【壹贰】 白石 (姜夔) 《石湖仙》 (“松江烟浦”) 一阕,自是有感而作,词亦超妙入神。惟“玉友金蕉,玉人金缕”八字,鄙俚纤俗,与通篇不类。正如贤人高士中著一伧父,愈觉俗不可耐。

【壹叁】 白石 (姜夔) 《翠楼吟》 (武昌安远楼成) (“月冷龙沙”) 后半阕云:“此地宜有神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一纵一操,笔如游龙,意味深厚,是白石最高之作。此词应有所刺,特不敢穿凿求之。

【壹肆】 竹屋 (高观国) 、梅溪 (史达祖) 并称,竹屋不及梅溪远矣。梅溪全祖清真 (周邦彦) ,高者几于具体而微。论其身骨,犹出梦窗 (吴文英) 之右。

【壹伍】 彭骏孙 (彭孙遹) 云:“南宋词人,如白石 (姜夔) 、梅溪 (史达祖) 、竹屋 (高观国) 、梦窗 (吴文英) 、竹山 (蒋捷) 诸家之中,当以史邦卿 (史达祖) 为第一。昔人称其分镳清真 (周邦彦) ,平睨方回 (贺铸) ,纷纷三变行辈,不足比数,非虚言也。” (见《金粟词话》。) 此论推扬太过,不当其实。三变行辈,信不足数。然同时如东坡 (苏轼) 、少游 (秦观) ,岂梅溪所能压倒?至以竹屋、竹山与之并列,是又浅视梅溪。大约南宋词人,自以白石、碧山 (王沂孙) 为冠,梅溪次之,梦窗、玉田 (张炎) 又次之,西麓 (陈允平) 又次之,草窗 (周密) 又次之,竹屋又次之,竹山虽不论可也。然则梅溪虽佳,亦何能超越白石,而与清真抗哉!

【壹陆】 梅溪 (史达祖) 《东风第一枝》 (立春) (“草脚愁苏”) ,精妙处竟是清真 (周邦彦) (吴激) 境。张玉田 (张炎) 云:“不独措词精粹,又且见时节风物之感。”乃深知梅溪者。余尝谓白石 (姜夔) 、梅溪皆祖清真,白石化矣,梅溪或稍逊焉。然高者亦未尝不化,如此篇是也。

【壹柒】 梅溪 (史达祖) 词,如:“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 (《湘江静》“暮草堆青云侵浦”) 沉郁之至。又“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 (同上) 亦居然美成 (周邦彦) 复生。又《临江仙》 (“倦客如今老矣”) 结句云:“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曾见柳婆娑。”慷慨生哀,极悲极郁。较“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绮罗春》“做冷欺花”) 之句,尤为沉至。此种境界,却是梅溪独绝处。

【壹捌】 梅溪 (史达祖) 《玉蝴蝶》 (“晚来未催宫树”) 云:“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幽怨似少游 (秦观) ,清切如美成 (周邦彦) ,合而化矣。

【壹玖】 竹屋 (高观国) 词最隽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梅溪 (史达祖) 则不可,要非竹山 (蒋捷) 所及。

【贰〇】 竹屋 (高观国) “春风吹绿湖边草” (《菩萨蛮》) 一章,纯用比意,为集中最纯正最深婉之作。他如《贺新郎》 (梅) (“月冷霜袍拥”) 之“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此类不过聪俊语耳,无关大雅。

【贰壹】 陈唐卿 (陈造) 云:“竹屋 (高观国) 、梅溪 (史达祖) 词,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 (秦观) 、美成 (周邦彦) 亦未及也。”此论殊谬。夫梅溪求为少游、美成而不足者,竹屋则去之愈远,乌得谓周 (周邦彦) 、秦 (秦观) 所不及?且作词只论是非,何论人道与不道?若不观全体,不究本原,徒取一二聪明新巧语,遂叹为少游、美成所不能及,是亦妄人也已矣!

【贰贰】 梦窗 (吴文英) 在南宋,自推大家。惟千古论梦窗者,多失之诬。尹惟晓 (尹焕) 云:“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 (周邦彦) ,后有梦窗,此非予之言,四海之公言也。”为此论者,不知置东坡 (苏轼) 、少游 (秦观) 、方回 (贺铸) 、白石 (姜夔) 等于何地?沈伯时 (沈义父) 云:“梦窗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易知。”其实梦窗才情超逸,何尝沉晦?梦窗长处,正在超逸之中,见沉郁之意,所以异于刘、蒋辈,乌得转以此为梦窗病?至张叔夏 (张炎) 云:“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此论亦余所未解。窃谓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以诗而论,如太白 (李白) “牛渚西江夜” (《夜泊牛渚怀古》) 一篇,却合此境,词惟东坡《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近之。若《梦窗词》,合观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数语,亦自入妙,何尝不成片段耶?总之,梦窗之妙,在超逸中见沉郁,不及碧山 (王沂孙) 、梅溪 (史达祖) 之厚,而才气较胜。

【贰叁】 张皋文 (张惠言) 《词选》,独不收梦窗 (吴文英) 词,以苏 (苏轼) 、辛 (辛弃疾) 为正声,却有巨识。而以梦窗与耆卿 (柳永) 、山谷 (黄庭坚) 、改之 (刘过) 辈同列,不知梦窗者也。至董氏《续词选》,只取梦窗《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 、《忆旧游》 (“送人犹未苦”) 两篇,此二篇绝非梦窗高诣。《唐多令》一篇,几于油腔滑调,在梦窗集中,最属下乘。《续选》独取此两篇,岂故收其下者,以实皋文之言耶? (董毅为皋文外孙。) 谬矣。

【贰肆】 梦窗 (吴文英) 《高阳台》 (落梅) (“宫粉雕痕”) 一篇,既幽怨,又清虚,几欲突过中仙 (王沂孙) 咏物诸篇,是集中最高之作,《词选》何以不录?

【贰伍】 梦窗 (吴文英) 精于造句,超逸处则仙骨珊珊,洗脱凡艳;幽索处,则孤怀耿耿,别缔古欢。如《高阳台》 (落梅) 云:“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又云:“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瑞鹤仙》 (“泪荷抛碎碧”) 云:“怨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云:“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又 (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采幽香”) 云:“绿暗长亭,归梦趁风絮。”《水龙吟》 (惠山泉) 云:“艳阳不到青山,淡烟冷翠成秋苑。”《满江红》 (淀山湖) (“云气楼台”) 云:“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点绛唇》 (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 云:“情如水。小楼薰被,春梦笙歌里。”又 (“时霎清明”) 云:“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莺啼序》 (“残红正欺病酒”) 云:“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八声甘州》 (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 云:“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又云:“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俱能超妙入神。

【贰陆】 梦窗 (吴文英) “赋女髑髅” (调《思佳客》) 云:“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台画,细雨三更花欲飞。情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乱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又“题华山女道士扇” (调《蝶恋花》) 云:“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 (俗字俗句。) 一曲游山闻玉磬。月华深处人初定。十二阑干和笑凭。风露生寒,人在莲花顶。睡重不知残酒醒。层城几度啼鸦暝。”又“题藕花洲尼扇” (调《醉落魄》) 云:“春温红玉。纤衣学剪娇鸦绿。夜香烧短银屏烛。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 (此三句亦平常浅热意,虽非恶劣,究属疲庸,不谓梦窗蹈之。) 翠深不碍鸳鸯宿。采菱谁记当时曲。青山南畔红云北。一叶波心,明灭淡装束。”此类命题,皆不大雅。金应珪抉词中三蔽,似此亦在俚词之列,故为皋文 (张惠言) 所不取。然用意造句,仙思鬼境,两穷其妙。余录入《闲情集》中,不忍没古人之美也。

【贰柒】 梦窗 (吴文英) 《金缕曲》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 云:“华表月明归夜鹤,问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后叠云:“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感慨身世,激烈语偏说得温婉,境地最高。若文及翁之“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 ,不免有张眉怒目之态。

【贰捌】 陈西麓 (陈允平) 词和平婉雅,词中正轨。张叔夏 (张炎) 云:“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近代陈西麓 (陈允平) 所作,平正亦有佳者。” (见《词源》卷下) 夫平正则难见其佳,平正而有佳者,乃真佳也。求之于诗,《十九首》后,其惟陶渊明乎?词惟西麓近之。有志于古者,三复西麓词,一切流荡忘反之失,不化而化矣。

【贰玖】 西麓 (陈允平) 词在中仙 (王沂孙) 、梦窗 (吴文英) 之间。沉郁不及碧山 (王沂孙) ,而时有清超处;超逸不及梦窗,而婉雅犹过之。

【叁〇】 西麓 (陈允平) 《八宝妆》起句云:“望远秋平。”起四字便耐人思,却似《日湖渔唱》词境,用作西麓 (陈允平) 全集赞语,亦无不可。

【叁壹】 西麓 (陈允平) 《八宝妆》云:“琴心锦意暗懒,又争奈、西风吹恨醒。”其有感于为制置司参议官时乎?然不肯仕元之意,已决于此矣,正不必作激烈语。

【叁贰】 西麓 (陈允平) 《绮罗香》 (秋雨) (“雁字沧寒”) 云:“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烟槛外,催落梧桐,带西风、乱梢鸳甃。”字字锤炼,却极和雅。又《酹江月》 (“霁空虹雨”) 云:“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又《玉楼春》 (“柳丝挽得春光住”) 云:“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又《蝶恋花》 (柳) (“谢了梨花寒食后”) 云:“寂寞情怀如中酒。攀条恨结东风手。”又云:“怅望章台愁转首。画栏十二东风旧。”俱耐人玩味。

【叁叁】 西麓 (陈允平) 亦是取法清真 (周邦彦) ,集中和美成 (周邦彦) 者十有二三,想见服膺之意。特面目全别,此所谓脱胎法。

【叁肆】 西麓 (陈允平) 西湖十咏,多感时之语,时时寄托,忠厚和平,真可亚于中仙 (王沂孙) ,下视草窗 (周密) 十阕,直不足比数矣。如《探春》 (苏堤春晓) (“上苑乌啼”) 云:“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秋霁》 (平湖秋月) (“千顷玻璃”) 云:“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扫花游》 (雷峰夕照) (“数峰蘸碧”) :“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蓦山溪》 (花港观鱼) (“春波浮绿”) 云:“宫沟泉滑,怕有题红句。钩饵已忘机,都付与人间儿女。濠梁兴在,鸥鹭笑人痴,三湘梦,五湖心,云水苍茫处。”《齐天乐》 (南屏晚钟) (“赤栏桥畔斜阳外”) 云:“御苑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似此之类,皆令人思。读之既久,其味弥长。诸词作于景定癸亥岁,阅十馀年宋亡矣。“三湘梦”三句,推开说,先生其有遗世之心乎?

【叁伍】 周公瑾 (周密) 词刻意学清真 (周邦彦) ,句法字法,居然合拍,惟气体究去清真已远。其高者可步武梅溪 (史达祖) ,次亦平视竹屋 (高观国)

【叁陆】 公瑾 (周密) 《木兰花慢》 (西湖十景) 十章,不过无谓游词耳,《蓉塘诗话》独赏之,何也?

【叁柒】 公瑾 (周密) 《一萼红》 (登蓬莱阁有感) 一阕,苍茫感慨,情见乎词,当为草窗 (周密) 集中压卷,虽使美成 (周邦彦) 、白石 (姜夔) 为之,亦无以过,惜不多观耳。词云:“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今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叁捌】 公瑾 (周密) 《献仙音》 (吊雪香亭梅) (“松雪飘寒”) 云:“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即杜诗“回首可怜歌舞地” (《秋兴》) 之意。以词发之,更觉凄惋。《水龙吟》 (白莲) (“素鸾飞下青冥”) 云:“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词意兼胜,似此亦居然碧山 (王沂孙) 矣。

【叁玖】 草窗 (周密) 《绝妙好词》之选,并不能强人意,当是局于一时闻见,即行采人,未窥各人全豹耳。不得以草窗所辑,一概尊之。 (纪文达) (纪昀) (立论,好是古非今) (《绝妙好词》一编,叹为篇篇皆善,未免以耳代目。且如殷璠所选《河岳英灵集) 》, (以唐人选唐诗,而庸陋谬妄,不可言状,文达亦赏之,尤属不解。)

【肆〇】 王碧山 (王沂孙) 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 (曹植) 、杜子美 (杜甫) 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肆壹】 南宋词家,白石 (姜夔) 、碧山 (王沂孙) ,纯乎纯者也。梅溪 (史达祖) 、梦窗 (吴文英) 、玉田 (张炎) 辈,大纯而小疵,能雅不能虚,能清不能厚也。

【肆贰】 词法之密,无过清真 (周邦彦) ;词格之高,无过白石 (姜夔) ;词味之厚,无过碧山 (王沂孙) 。词坛三绝也。

【肆叁】 诗有诗品,词有词品。碧山 (王沂孙) 词性情和厚,学力精深。怨慕幽思,本诸忠厚,而运以顿挫之姿,沉郁之笔。论其词品,已臻绝顶,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肆肆】 白石 (姜夔) 词雅矣正矣,沉郁顿挫矣。然以碧山 (王沂孙) 较之,觉白石犹有未能免俗处。

【肆伍】 少游 (秦观) 、美成 (周邦彦) ,词坛领袖也。所可议者,好作艳语,不免于俚耳。故大雅一席,终让碧山 (王沂孙)

【肆陆】 碧山 (王沂孙) 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琼枝寸寸玉,旃檀片片香。吾于词见碧山矣,于诗则未有所遇也。

【肆柒】 看来碧山 (王沂孙) 为词,只是忠爱之忱,发于不容已,并无刻意争奇之意,而人自莫及,此其所以为高。

【肆捌】 《词选》云:“碧山 (王沂孙) 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言之,亦是定理。或谓不宜附会穿凿,此特老生常谈,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诗词有不容凿者,有必须考镜者,明眼人自能辨之。否则徒为大言欺人,彼方自谓识超,吾则笑其未解。

【肆玖】 碧山 (王沂孙) 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笔犯复,字字贴切故也。就题论题,亦觉踌躇满志。

【伍〇】 碧山 (王沂孙) “天香” (《龙涎香》) (“孤峤蟠烟”) 一阕,庄希祖 (庄棫) 云:“此词应为谢太后作,前半所指,多海外事。”此论正合余意。惟后叠云:“荀令如今渐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必有所兴。但不知其何所指。读者各以意会可也。

【伍壹】 碧山 (王沂孙) 《南浦》 (春水) (“柳下碧粼粼”) 云:“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寄慨处,清丽纡徐,斯为雅正。又《庆宫春》 (水仙) (“明玉擎金”) 云:“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后叠云:“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结云:“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凄凉哀怨,其为王清惠作乎。又《无闷》 (雪意) (“阴积龙荒”) 后半阕云:“清致。悄无似。有照水南枝,已搀春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云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无限怨情,出以浑厚之笔。惟南枝句中含讥刺,当指文溪 (文天球) 、松雪 (赵孟頫) 辈。

【伍贰】 碧山 (王沂孙) 《眉妩》、《高阳台》、《庆清朝》三篇,古今绝构。《词选》取之,确有特识。《眉妩》 (新月) 云:“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漫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词选》云:“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高阳台》 (“残雪庭除”) (《词选》云:“此题应是梅花。”) 后半阕云:“江南自是离愁若,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词选》云:“此伤君臣晏安,不思国耻,天下将亡也。”《庆清朝》 (榴花) (“玉局残歌”) 后半阕云:“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馀数点,还胜春浓。”《词选》云:“此言乱世尚有人才,惜世不用也。”不知其何所指。右上三章,一片热肠,无穷哀感。小雅怨诽不乱,诸词有焉。以视白石 (姜夔) 之《暗香》、《疏影》,亦有过之无不及。词至是,乃蔑以加矣。

【伍叁】 碧山 (王沂孙) 《水龙吟》诸篇,感慨沉至。咏牡丹 (“晓寒慵揭珠帘”) 云:“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咏海棠 (“此间无此娉婷”) 云:“叹黄州一梦,燕宫绝笔,无人解,看花意。”感寓中出以《骚》、《雅》之笔,入人自深。咏白莲 (“翠云遥拥环妃”) 云:“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又云:“三十六陂烟雨。旧凄凉、向谁堪诉。如今漫说仙姿自洁,芳心更苦。”写出幽贞,意者亦指清惠乎?咏落叶 (“晓霜初著青林”) 云:“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笔意幽冷,寒芒刺骨。其有慨于崖山乎。

【伍肆】 碧山 (王沂孙) 《齐天乐》诸阕,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咏萤 (“碧痕初化池塘草”) 云:“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馀辉,傍林残影。”咏叹苍茫,深人无浅语。“隔水”二句,意者其指帝昺乎?咏蝉 (“绿槐千村西窗悄”) 首章云:“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言中有物,其指全太后祝发为尼事乎?后叠云:“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清镜里。”意境虽深,然所指却了然在目。次章起句云:“一襟馀恨宫魂断。”下云:“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合上章观之,此当指王照仪改装女冠。后叠云:“铜仙铅泪如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馀音”数语,或有感于“太液芙蓉”一阕乎?

【伍伍】 碧山 (王沂孙) “赠秋崖道人西归” (调《齐天乐》) 云:“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一起令人魂销。又云:“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亦不堪多诵。后叠云:“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黍离》、《麦秀》之悲。“山色”六字,凄绝警绝。觉“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犹浅语也。下云:“江云冻折。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此亦必有所指,骨韵高绝。玉田 (张炎) 感伤处,亦自雅正,总不及碧山之厚。

【伍陆】 读碧山 (王沂孙) 词,须息心静气,沉吟数过,其味乃出。心粗气浮者,必不许读碧山词。

【伍柒】 碧山 (王沂孙) “洗芳林、夜来风雨” (《摸鱼儿》) 一阕,《花外集》中惟此篇最疏快。风骨稍低,情词却妙。

【伍捌】 碧山 (王沂孙) 《八六子》 (“扫芳林”) 云:“漫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衾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宛雅幽怨,殊耐人思。又《一萼红》 (赤城山中题梅花卷) (“玉婵娟”) 云:“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后半云:“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讯孤山。冰骨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身世之感,君国之恨,一一可见。《疏影》 (梅) (“琼妃卧月”) 云:“篱根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后叠云:“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苍虬欲卷涟漪去,漫蜕却、连环香骨。”《高阳台》 (“残萼梅酸”) 云:“屡卜佳期,无凭却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幽情苦绪,味之弥永。

【伍玖】 “翠华不向苑中来。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际春风寒漠漠,官梅却作野梅开。” (《游园咏》) 高似孙过聚景园诗也。可谓凄怨。碧山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云:“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酒,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较高诗更觉凄婉。

【陆〇】 碧山 (王沂孙) 《花犯》 (苔梅) (“古婵娟”) 云:“三花两花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笔意幽索,得屈、宋遗意。

【陆壹】 少陵 (杜甫) 每饭不忘君国,碧山 (王沂孙) 亦然。然两人负质不同,所处时势又不同。少陵负沉雄博大之才,正值唐室中兴之际,故其为诗也悲以壮。碧山以和平中正之音,却值宋室败亡之后,故其为词也哀以思。推而至于《国风》、《离骚》,则一也。

【陆贰】 碧山 (王沂孙) 《望梅》 (“画阑人寂”) 云:“剪玉裁冰,已占断江南春色。恨风前素艳,雪里暗香,偶成抛掷。”寄慨往事,必有所指。后半云:“如今眼穿故国,待拈花弄蕊,时话思忆。想陇头依约飘零,甚千里芳心,杳无消息。粉怯珠愁,又只恐吹残羌笛。正斜飞、半窗晓月,梦回陇驿。”惓惓故国忠爱之心,油然感人,作少陵 (杜甫) 诗读可也。

【陆叁】 词法莫密于清真 (周邦彦) ,词理莫深于少游 (秦观) ,词笔莫超于白石 (姜夔) ,词品莫高于碧山 (王沂孙) ,皆圣于词者。而少游时有俚语,清真、白石间亦不免,至碧山 (王沂孙) 乃一归雅正。后之为词者,首当服膺勿失。一切游词滥语,自无从犯其笔端。

【陆肆】 词有碧山 (王沂孙) 而词乃尊,否则以为诗之馀事,游戏之为耳。必读碧山 (王沂孙) 词,乃知词所以补诗之阙,非诗之馀也。

【陆伍】 草窗 (周密) 与碧山 (王沂孙) 相交最久,然《绝妙好词》中所选碧山诸篇,大半皆碧山次乘,特有负于碧山。

【陆陆】 张玉田 (张炎) 词,如并剪哀梨,爽豁心目,故诵之者多。至谓可与白石 (姜夔) 老仙相鼓吹。 (仇仁近) (仇远) (语。) 惟精警处多,沉厚处少,自是雅音,尚非白石 (姜夔) 之匹。

【陆柒】 玉田 (张炎) 词感伤时事,与碧山 (王沂孙) 同一机轴,只是沉厚不及碧山。

【陆捌】 玉田 (张炎) 以“春水” (《南浦》“波暖绿粼粼”) 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馀于言,自是佳作。然尚非乐笑翁 (张炎) 压卷,知音者审之。

【陆玖】 两宋词人,玉田 (张炎) 多所议论,其所自著,亦可收南宋之终。沉厚微逊碧山 (王沂孙) ,其高者颇有姜白石 (姜夔) 意趣,后遂鲜有知音矣。

【柒〇】 玉田 (张炎) 工于造句,每令人拍案叫绝。如《忆旧游》 (大都长春宫) (“看方壶拥翠”) 云:“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结云:“鹤衣散影都是云。”《壶中天》 (夜渡古黄河) (“扬舲万里”) 云:“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渡江云》 (山阴久客寄王菊存) (“山空天入海”) 云:“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湘月》 (山阴道中) (“行行且止”) 云:“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清平乐》 (“候蛩凄断”) 云:“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甘州》 (饶沈克道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 云:“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后叠云:“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又前调 (饶草窗西归) (“记天风”) 云:“料瘦筇归后,闲锁北山云。”《台城路》 (为湖天赋) (“扁舟忽过芦花浦”) 云:“夜气浮山,晴晖荡目,无寻秋处。”又前调 (寄太白山人陈又新) (“”薛涛笺上相思字) 云:“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后叠云:“回潮似咽。送一点愁心,故人天末。江影沉沉,夜凉鸥梦阔。”《长亭怨》 (饯菊泉) (“记横笛”) 云:“记横笛玉关高处。万叠沙寒,雪深无路。”《西子妆》 (江上) (“”白浪摇天) 云:“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结云:“漫依依,愁落鹃声万里。”又《忆旧游》 (寄友) (“记琼筵卜夜”) 云:“一叶红心冷,望美人不见,隔浦难招。旧时认得鸥鹭,重过月明桥。”又前调 (登蓬莱阁) (“问蓬莱何处”) 云:“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此类皆精警无匹,然不及碧山 (王沂孙) 处正在此。盖碧山已几于浑化,并无惊奇可喜之句,令人叹赏。所以为高,所以为大。

【柒壹】 玉田 (张炎) 《迈陂塘》 (“爱吾庐”) 后半阕云:“休重省。莫问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林间却是长生路,一笑元非捷径。深更静。待散发吹箫,鹤背天风冷。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沉郁以清超出之,飘飘有凌云之意。冲厚虽不及碧山 (王沂孙) ,然自出草窗 (周密) 、西麓 (陈允平) 上。

【柒贰】 玉田 (张炎) 《高阳台》 (西湖春感) 一章,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 (王沂孙) 如出一手,乐笑翁 (张炎) 集中亦不多觏。词云:“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柒叁】 玉田 (张炎) 《长亭怨》 (钱菊泉) (“记横笛”) 后半阕云:“同去。钓珊瑚海树。底事便成行旅。烟迷断浦。更几点、恋人飞絮。如今又、京国寻春,定应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时菊泉将复之蓟北,数语微而多讽。结二语自明其不仕之志,似此亦不让碧山 (王沂孙)

【柒肆】 玉田 (张炎) 《三姝媚》 (送舒亦山) (“苍潭枯海树”) 云:“贺监犹存,还散迹、千岩风露。”君国恨,离别感,言外自见。又云:“莫趁江湖鸥鹭。怕太乙炉烟,暗销铅虎。”又云:“布袜青鞋,休误入、桃源深处。”语带箴规,耐人寻味,便似中仙 (王沂孙) 最高之作。大抵读玉田词者,贵取其沉郁处。徒赏其一字一句之工,遂惊叹欲绝,特失玉田矣。

【柒伍】 碧山 (王沂孙) 、玉田 (张炎) ,多感时之语,本原相同,而用笔互异。碧山沉郁处多,超脱处少,玉田反是。终以沉郁为胜。

【柒陆】 草窗 (周密) 、西麓 (陈允平) 、碧山 (王沂孙) 、玉田 (张炎) ,同时并出,人品亦不甚相远。四家之词,沉郁至碧山止矣。而玉田之超逸,西麓之淡雅,亦各出其长以争胜。要皆以忠厚为主,故足感发人之性情。草窗虽工词,而感寓不及三家之正。本原一薄,结构虽工,终非正声也。

【柒柒】 当时草窗 (周密) 盛负词名,玉田 (张炎) 次之,碧山 (王沂孙) 、西麓 (陈允平) 名则不逮。即后世知之者,亦不过数人,然千载下自有定论。一时得失,何足重轻。

【柒捌】 李篔房 (李彭老) 《木兰花慢》 (送客) (“折秦淮露柳”) 云:“吟边唤回梦蝶,想故山、薇长已多年。”后叠云:“留连漫听燕语,便江湖、夜雨隔灯前。”此词绝有感慨。《绝妙好词》中失载,见公谨 (周密) 《浩然斋雅谈》。

【柒玖】 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特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 (辛弃疾) ,远出竹山 (蒋捷) 之右。

【捌〇】 李易安 (李清照) 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从淮海 (秦观) 、大晟 (周邦彦) 来,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捌壹】 易安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 一阕,连下十四叠字,张正夫 (张端义) 叹为公孙大娘舞剑手,且谓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见《贵耳集》。) 然此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张氏赏之,所见亦浅。又“宠柳娇花”之句,黄叔暘 (黄昇) 叹为前此未有能道之者,此语殊病纤巧,黄氏赏之亦谬。宋人论词,且多左道,何怪后世纷纷哉!

【捌贰】 易安 (李清照) 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捌叁】 易安 (李清照)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后半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劲直。观此益信易安无再适张汝舟事,即风人“岂不尔思” (《诗经·东门之墠》) 、“畏人之多言” (《诗经·将仲子》) 意也。投綦公一《启》,后人伪撰以诬易安耳。

【捌肆】 易安 (李清照) 《卖花声》云:“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凄艳不忍卒读,其为德父作乎。

【捌伍】 朱晦庵 (朱熹) 谓,宋代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 (曾布妻) 及李易安 (李清照) 二人而已。魏夫人词笔颇有操迈处,虽非易安之敌,然亦未易才也。

【捌伍】 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 (李清照) ,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如“年年玉镜台” (《生查子》) 及“春已半” (《谒金门》) 等篇,殊不让和凝、李珣辈,惟骨韵不高,可称小品。 SLiZJPPXIoYf0xbXcIt/54QYxekoiF3DU9vPJZ0nR7dl8VbYP1H7By4G0fH8p9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