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1901年7月25日上午1 1时左右,一位有着特殊使命的中国贵族登陆香港。他身穿丝绸外套,头戴清朝最高级别的红色花翎,满身华贵,而气质上却略带羞怯,甚至有些孩子气。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英国官员恭候在码头上,代表当地政府欢迎他进入英国殖民地。路旁围了很多中国人,表情木然,又似乎充满好奇,一群警察负责维持秩序,把他们挡在一定的距离之外。4名红衣轿夫迅速地把他抬出了码头。一刻钟之后,他已经到达总督府,受到了英国皇家殖民地总督的接待。

这位著名的来访者,便是当时中国皇帝的兄弟醇亲王 ,接待他的是英王爱德华七世在香港的代表亨利·布莱克爵士。

这是中国亲王首次登陆香港,值得纪念。不过,港英当局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迎接他,也没有什么正式的仪式。当醇亲王乘坐的德国巴伐利亚号轮船入港的时候,英军并没有向他敬礼,更没有按照常规鸣炮欢迎;甚至在上岸后,英国人也没有安排仪仗队。之所以如此,并非英国人轻慢,而是尊重醇亲王自己的意愿。醇亲王此行的任务令他感到屈辱,作为一位有着皇族血统的亲王,他希望低调行事。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中国大使冯·克林德男爵在北京街头被一名“拳匪”打死,此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迫使清廷接受了一系列屈辱的和平条约。醇亲王此行,就是为了奔赴德国,替“天子”向德皇谢罪。这在中国人眼里无疑是奇耻大辱,长期以来,中国人都觉得德国只是个小小的属国,德皇只不过是傲慢无礼的部落首领而已。

醇亲王从德国返回后,慈禧太后替他做主,娶内阁大学士荣禄之女为妻。1906年2月,长子溥仪诞生。1908年12月,不满3岁的溥仪即位,成为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由于皇帝年幼,醇亲王以摄政王身份主持政务,成为动荡不安的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在醇亲王借道香港出使德国之后不久,另一位皇室成员载振亲王也途经香港,代表清帝赴英参加英王爱德华的加冕典礼。此行并不令人屈辱,所以他经过香港时的礼仪规格无一减免。

这两个人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清朝皇室成员,在此后的许多年里,他们成了我最熟悉的中国人。

在认识他们之前,我已经认识了一位中国人,此人与大清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甚至比上述两位亲王荣耀得多。1898年圣诞节,我第一次来到香港。那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政治事变,失败一方的领导者避难香港。康有为,当时最受中国人推崇也最被中国人痛恨的知识分子。维新派希望中国强大起来,在世界之林中受到应有的尊重,这些人把康有为奉为楷模,倍加推崇,努力效仿;而一群头脑僵化的腐儒则对康有为恨之入骨,同时又心怀忌惮,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毋须向西方“夷狄”学习。

第一次见到康有为的时候,他正沉浸在对“六君子”的哀悼之中。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也在“六君子”之列,“六君子”在事变之后没有逃亡,沦为慈禧太后及其手下发泄怨恨的牺牲品。康有为虽然逃到了香港,但仍不安全,清廷悬赏巨资捉拿他,无论生死。尽管英国政府严加保护,他还是面临被暗杀的危险。在香港躲了几天之后,康有为南下新加坡,最后到达欧洲和美洲。清廷的悬赏令如影随形,使他始终活在密探的威胁之中。只要老太后一息尚存,康有为就只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多年以后,他重新回到祖国,但仍然需要东躲西藏、四处漂泊,直至去世。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紫禁城的黄昏时期”,共约13年,始于“共和”建立的1912年初,终于1924年1 1月溥仪皇帝被驱逐出宫。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段历史,我认为有必要从黄昏到来之前的夕阳谈起,直到黄昏之后的黑夜。所以本书的跨度延展为34年,始于1898年那场由光绪皇帝和康有为领导的变法,终于1931年末代皇帝返回故乡以及1932年的满洲危机。 pm5sl7dBso5DtYYBjJFjjtaKm4v6j7Ab2k6SfFuMOijDoXfl5/CA7bs3Osb1m4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