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当三○年的时候,期刊已渐渐的少见,有些是不能按期出 版了,大约是受了逐日加紧的压迫。 《语丝》和《奔流》 ,则常 遭邮局的扣留,地方的禁止,到底也还是敷延不下去。那时我 能投稿的,就只剩了一个《萌芽》 ,而出到五期,也被禁止了, 接着是出了一本《新地》 。所以在这一年内,我只做了收在集 内的不到十篇的短评。

此外还曾经在学校里演讲过两三回,那时无人记录,讲了 些什么,此刻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在有一个大学里演 讲的题目, 是《象牙塔和蜗牛庐》 。大意是说, 象牙塔里的文艺, 将来决不会出现于中国, 因为环境并不相同, 这里是连摆这“象 牙之塔”的处所也已经没有了;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 有几个“蜗牛庐” 。蜗牛庐者,是三国时所谓“隐逸”的焦先 曾经居住的那样的草窠, 大约和现在江北穷人手搭的草棚相仿, 不过还要小,光光的伏在那里面,少出,少动,无衣,无食, 无言。因为那时是军阀混战,任意杀掠的时候,心里不以为然 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苟延他的残喘。但蜗牛界里那里会有文 艺呢,所以这样下去,中国的没有文艺,是一定的。这样的话, 真可谓已经大有蜗牛气味的了,不料不久就有一位勇敢的青年 在政府机关的上海《民国日报》上给我批评,说我的那些话使 他非常看不起, 因为我没有敢讲共产党的话的勇气。谨案在 “清 党”以后的党国里,讲共产主义是算犯大罪的,捕杀的网罗, 张遍了全中国,而不讲,却又为党国的忠勇青年所鄙视。这实 在只好变了真的蜗牛,才有“庶几得免于罪戾”的幸福了。

而这时左翼作家拿着苏联的卢布之说,在所谓“大报”和 小报上,一面又纷纷的宣传起来,新月社的批评家也从旁很卖 了些力气。有些报纸,还拾了先前的创造社派的几个人的投稿 于小报上的话, 讥笑我为 “投降” , 有一种报则载起 《文坛贰臣传》 来,第一个就是我,——但后来好像并不再做下去了。

卢布之谣,我是听惯了的。大约六七年前, 《语丝》在北 京说了几句涉及陈源教授和别的“正人君子”们的话的时候, 上海的《晶报》上就发表过“现代评论社主角”唐有壬先生的 信札,说是我们的言动,都由于墨斯科的命令。这又正是祖传 的老谱,宋末有所谓“通虏” ,清初又有所谓“通海” ,向来就 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所以含血喷人,已成了中 国士君子的常经,实在不单是他们的识见,只能够见到世上一 切都靠金钱的势力。至于“贰臣”之说,却是很有些意思的, 我试一反省, 觉得对于时事, 即使未尝动笔, 有时也不免于腹诽, “臣罪当诛兮天皇圣明” ,腹诽就决不是忠臣的行径。但御用文 学家的给了我这个徽号, 也可见他们的 “文坛” 上是有皇帝的了。

去年偶然看见了几篇梅林格(Franz Mehring)的论文,大 意说,在坏了下去的旧社会里,倘有人怀一点不同的意见,有 一点携贰的心思, 是一定要大吃其苦的。而攻击陷害得最凶的, 则是这人的同阶级的人物。他们以为这是最可恶的叛逆,比异 阶级的奴隶造反还可恶,所以一定要除掉他。我才知道中外古 今,无不如此,真是读书可以养气,竟没有先前那样“不满于 现状”了,并且仿《三闲集》之例而变其意,拾来做了这一本 书的名目。然而这并非在证明我是无产者。一阶级里,临末也 常常会自己互相闹起来的,就是《诗经》里说过的那“兄弟阋 于墙” ,——但后来却未必“外御其侮” 。例如同是军阀,就总 在整年的大家相打,难道有一面是无产阶级么?而且我时时说 些自己的事情,怎样地在“碰壁” ,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 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也正是中产的智 识阶级分子的坏脾气。只是原先是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 可惜它的溃灭,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 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

自从一九三一年二月起,我写了较上年更多的文章,但因 为揭载的刊物有些不同,文字必得和它们相称,就很少做《热 风》那样简短的东西了;而且看看对于我的批评文字,得了一 种经验,好像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 有意的曲解似的。又,此后也不想再编《坟》那样的论文集, 和《壁下译丛》那样的译文集,这回就连较长的东西也收在这 里面,译文则选了一篇《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附在末尾,因 为电影之在中国,虽然早已风行,但这样扼要的论文却还少见, 留心世事的人们,实在很有一读的必要的。还有通信,如果只 有一面,读者也往往很不容易了然,所以将紧要一点的几封来 信,也擅自一并编进去了。

一九三二年四月三十日之夜,编讫并记 3GTFwd1MmoZXmsS6bPdpUpNulC1jIjodwclRZSTovkH26sqVmYQfGCwBVFrPCD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