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11.1.1—11.1.7为篇标题注。本篇标题注中记述了当时已知的水稻品种。
正文中对种稻的时令,如何将土地治整成适合种水稻的稻田,水稻的田间管理,水稻的收获及稻种的储藏,舂稻米的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细地记述。
11.3.1中水稻先浸种到“芽长二分”再播种的记叙,可能是有关“浸种”的最早文字记载。
水稻,产量高。因为它能靠水层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所以对水的要求很严格。水过多过少都不能生长,含泥过多的浊水也对生长不利。水稻种植的关键之一是管好水。本篇详细介绍了管理水稻田用水的办法,其中11.5.3抄录《氾胜之书》中两套为稻田保持初春与盛夏水温的办法,简便而巧妙。
11.1.1 《尔雅》曰:“稌 1 ,稻也。”郭璞注曰 2 :“沛国今呼稻为‘稌’ 3 。”
【注释】
1 稌(tú):稻。
2 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为《尔雅》作注。
3 沛国:东汉改沛郡为沛国,故治在今安徽宿州。
【译文】
11.1.1 《尔雅·释草》说:“稌是稻。”郭璞注解说:“沛国现在称稻为‘稌’。”
11.1.2 《广志》云:“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 1 。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 2 。稉:有乌稉、黑穬、青函、白夏之名。”
【注释】
1 赤芒稻(白米):紫芒、赤芒,是指谷粒外面的附属物有紫色或赤色色素,但胚乳(米)是白的。
2 益州:汉置,在今四川省。治所先后在广汉、绵竹、成都。
【译文】
11.1.2 《广志》说:“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米是白的)。南方有蝉鸣稻(七月成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就可收获;收过,根上又生出稻荪,九月又成熟了);青芋稻(六月成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成熟),这三种,米粒大而且长,一粒米长到半寸,出益州。稉,有乌稉、黑穬、青函、白夏等名目。”
11.1.3 《说文》曰:“䆏 1 ,稻紫茎,不黏者。”“稉,稻属。”
【注释】
1 䆏(fèi):一种紫秆不黏的稻。
【译文】
11.1.3 《说文》记有:“䆏,是茎干紫色的稻,不黏的。”“稉,稻类。”
11.1.4 《风土记》曰 1 :“稻之紫茎 2 ;稴 3 ,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注释】
1 《风土记》:西晋周处所作,现已散佚。周处(约236—297),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相传少年时横行乡里,父老将其与蛟、虎合称“三害”,后发愤改过。其所作《风土记》记述宜兴及其附近地区的风土习俗。
2 稻之紫茎:石按:此句脱漏了作“主格”的“䆏”字,应是:“䆏,稻之紫茎”,即:䆏是紫茎的稻。
3 稴(xián):籼稻。米粒烧煮后较松散,不相黏着。
【译文】
11.1.4 《风土记》说:“䆏是紫茎的稻,稴是青穗的稻,米都是青白色。”
11.1.5 《字林》曰 1 :“秜 力脂反 2 :稻,今年死,来年自生,曰‘秜’。”
【注释】
1 《字林》:西晋文字学家吕忱著的字书,增补《说文》所未备,现已散佚。
2 秜(ní):稻谷种子落地后,明年自行生长。后称穞生稻。
【译文】
11.1.5 《字林》说:“‘秜’:稻,今年死,明年自然又生出的,叫‘秜’。”
11.1.6 案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再熟) 1 。
【注释】
1 菰灰:可能是说稻熟时,“菰首”(茭郁)中的孢子也成熟而显现着灰色。
【译文】
11.1.6 现在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两熟)。
11.1.7 有秫稻 1 ;秫稻米,一名“糯” 奴乱反 米,俗云:“乱米”,非也。有九䅂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 2 ,皆米也。
【注释】
1 秫(shú)稻:糯稻。秫,泛指谷物之有黏性者。
2 䅂(hé):禾属,似黍而小。
【译文】
11.1.7 还有秫稻;秫稻米又名为糯米,一般误称“乱米”,是错误的。有九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都是秫米。
11.2.1 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译文】
11.2.1 稻不要什么特殊条件;只要每年换田就好了。选地,要靠近上游。不论地好地坏,总之水清就长得好。
11.2.2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译文】
11.2.2 三月种,是上等时令;四月上旬是中等时令;四月中旬便是最迟了。
11.2.3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 1 。 遍数唯多为良。
【注释】
图九 木礰礋(陆轴)
1 陆轴:辊压水田,用以平地,同时压死杂草的一种农具:是一个木架,具有笋轴,轴上装一重的石制或木制重辊。见图九(仿自王祯《农书》)。
【译文】
11.2.3 先将水放干;十天之后,用陆轴拖十遍。 遍数越多越好。
11.3.1 地既熟,净淘种子, 浮者不去,秋则生稗。 渍。经五宿,漉出,内草篅 市规反 中裛之 1 。复经三宿,牙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
【注释】
1 内:同“纳”,放入。篅(chuán):盛谷的圆形容器,用草编织成。裛(yì):保温保湿的处理,对有萌发力的稻种子,有催促萌发的效果。但如所用温度过高,再“裛”便可消灭发芽力。
【译文】
11.3.1 地熟之后,将稻种淘净, 浮的不除掉,秋天就生成稗子。 用水泡着。过了五夜,漉出来,放在草篮中保温保湿。再经过三夜,芽就出来了。芽有二分长时,一亩地撒播三升种子。
11.3.2 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译文】
11.3.2 播种之后,三天之内,要有人守着赶鸟。
11.4.1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 1 ,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 2 ; 拔草曰“薅”,虎高切。 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
【注释】
1 芟(shān):割草。
2 薅(hāo):拔,除去。
【译文】
11.4.1 稻秧有七至八寸长时,已死的杂草,又长起来了,用镰刀就水面以下割掉,草全泡坏死了。稻苗慢慢长大,再要薅; 拔草叫薅。 薅完,放掉水,让太阳把根晒硬。依天时的水旱,估量着灌些水。
11.4.2 将熟,又去水。
【译文】
11.4.2 稻子快熟时,又放掉水。
11.5.1 霜降获之 1 。 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注释】
1 获:收割,收获。
【译文】
11.5.1 霜降时收获。 割得太早,米绿色,不坚实;太晚,落粒,会减损收成。
11.6.1 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 1 ,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 2 ,持木斫平之 3 。
【注释】
1 烧而耕之:用火烧地,有以下几种作用:(1)提高土壤温度;(2)消灭一部分原生动物和不利于高等植物的细菌;(3)催促硝化;(4)使某些有机质腐败中间产物挥散等。现在福建省还有“烘田”的操作。
2 液:作动词用,即变成融和流动的情况。
图十 耰
3 木斫(zhuó):即耰(yōu),一种大的木椎(槌)。(见图十,仿自王祯《农书》)。
【译文】
11.6.1 北方高原,本来没有蓄水的陂和塘,只随地势低洼些的地方作成稻田的,二月间,解冻了,地面干了,烧过耕翻,随即放水进去。十天后,土块都已泡散化开,用木作的“斫”,打平。
11.6.2 纳种如前法 1 。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 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 溉灌收刈,一如前法。
【注释】
1 纳种:下种。这是本书中用“纳”字的少数例子之一。
【译文】
11.6.2 像上面的方法下种。秧苗生出,有七八寸长后,拔起来栽过。 因为不是每年换田,草和稗子生出来的很多,芟也芟不死,只有栽了秧之后来薅。 浇灌和收割,都和上面说的一样。
11.6.3 畦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译文】
11.6.3 种稻的田,畦子大小没有定准,全看地势决定,不过务必要使田里水的深度平均。
11.7.1 藏稻,必须用箪 1 ; 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 若欲久居者,亦如劁麦法。
【注释】
1 箪(dān):古代盛饭及谷物的圆竹器。
【译文】
11.7.1 贮藏稻种,必须用箪; 稻本来是水生谷类,埋在窖里,得到地气,就会腐烂败坏。 如果想保藏得久些,也可以用作劁麦的方法。
11.8.1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 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 1 。
【注释】
1 “若冬”几句:这几句小注,可能有次序颠倒的情形。“不燥曝”三字,也许该在“不干”上面或下面。“不经霜”下面,可能漏一“露”字。
【译文】
11.8.1 舂稻:必须在冬天,连晒几日,干后,在霜露里过一夜,立即舂。 如果冬天舂而不干,米就会起青色红色的纹道;不经霜露,一舂就碎了。
11.9.1 秫稻:法一切同。
【译文】
11.9.1 秫稻的一切种植栽培方法,都和稉稻一样。
11.10.1 《杂阴阳书》曰:“稻生于柳或杨;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戊、己、四季日为良,忌寅、卯、辰,恶甲、乙。”
【译文】
11.10.1 《杂阴阳书》说:“稻在杨树或柳树出叶时生出;生后八十天孕穗,孕穗后七十天成熟。戊、己和四季日好,忌日是寅、卯、辰,甲、乙是恶日。”
11.11.1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 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
【译文】
11.11.1 《周官》说:“‘稻人’掌管在低地种庄稼。” 就是在有水的沼泽地里种谷物;称为‘稼’,是因像嫁女一样,可以获得同类的后裔。
11.11.2 “以‘猪’蓄水 1 ,以‘防’止水 2 ,以‘沟’荡水 3 ,以‘遂’均水 4 ,以‘列’舍水 5 ,以‘浍’写水 6 ,以涉扬其芟 7 ,作田。 郑司农说“猪”“防”以《春秋传》 8 ,曰:“町原防,规偃猪”;“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猪’者,畜流水之陂也;‘防’,猪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大沟也;‘列’,田之畦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 9 ,而芟夷之 10 。” 殄,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夷”以《春秋传》,曰:“‘芟、夷、蕴、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
【注释】
1 猪:同“潴”,水停聚处。
2 防:本义是土筑的厚墙,作为遮蔽或阻挡某些灾害用。此处的“防”可解为“堤”。
3 沟:干渠。
4 遂:田首(田和沟接头的地方)的给水大渠。
5 列:指田中的畦。舍:停留、止息。
6 浍(kuài):田尾(田距沟远一端)的排水渠。写(xiè):倾泻。
7 以涉扬其芟(shān):可以从蓄水的地里,涉着水走过,将刈断的野草排除。芟,割草。
8 郑司农:郑众,东汉人。这一段中的小字是郑玄的注解。其中,郑司农是指郑众,因和其父经学家郑兴在郑玄之前,所以并称为“先郑”;又因曾任大司农,故后世称其为“郑司农”,以便和“后郑”(即郑玄)区别。(本书中“郑司农云”,一般是郑玄所引用的郑众的话)。《春秋传》:即《春秋左传》,解释《春秋》的书。
9 殄(tiǎn):灭绝,绝尽。
10 芟夷:同“芟荑”、“芟刈”,割草。
【译文】
11.11.2 “水,用‘潴’蓄积着,用堤阻拦着,用干渠通出去,用给水大渠来分配;让水在畦中停留些时,然后由排水渠排泻出去。随着,便可以从蓄水的地里,涉着水走过,将刈断的野草排除,作成稻田。 郑玄注解说:“郑众用《春秋左氏传》‘町原防,规偃猪’两句,来解释‘猪’和‘防’;用‘列是许多水道来排去水’来解‘以系列排去水’;用‘因为水已泻去,所以可以在田中扬动芟钩’来解‘以涉扬其芟’。杜子春将‘荡’体会成‘和荡’(荡动调和)的‘荡’;所以‘以沟荡水’该解作‘用沟来使水和荡运行。’”我(郑玄)以为:“‘偃猪’是成片的大洼地,可以截蓄流水的;‘防’,就是‘偃猪’周围的堤;‘遂’,是田和沟接头的地方,承受水的大渠;‘列’,是田中的畦;‘浍’,是田距沟远一端的,排水出去的大沟;‘作’就是‘整治’。将‘遂’开开,让水到行列中停留;随着,涉水走过,把去年所芟的草扬开,作成田来种稻。” 要在停水的地方种庄稼,便得在夏天有水时,让水把野草淹死,割平它们。” 郑玄注:“殄是使……受害,使……断绝。郑众用《春秋左氏传》的‘芟、夷、蕴、崇之’来解释‘芟、夷’,以为现在(应当了解为二郑的当时,即东汉!)将‘禾下麦’称为‘夷下麦’,就是说‘芟夷了禾,在禾茬地里种麦’。”我(郑玄)以为:“如想在沼泽地种庄稼,必须在夏天六月间,常下大雨的季节里,让水把后来生出来的野草淹死;到秋天水干后,割去已淹死的草。明年才可以种庄稼。”
11.11.3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译文】
11.11.3 “长泽草的地方,种各种有芒的‘芒种’。” 郑众注解说:“泽草生长的地方,地可以种‘芒种’。”“芒种”,指稻子、麦子。
11.12.1 《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薙、行水 1 ,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郑玄注曰:“薙,谓迫地杀草。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薙氏,掌杀草:春草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 2 ,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 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 注曰:“土润、溽暑,膏泽易行也。粪美,互文;土强,强㯺之地 3 。”
【注释】
1 薙(tì):除去野草。此处是“平地面割草”。
2 秋绳而芟之:秋天草结实时,割去。绳,孕,结实。
3 㯺(jiàn):坚土。
【译文】
11.12.1 《礼记·月令》:“六月,常降大雨;就烧掉平地面割下来的草,让水来浸着,利用它来杀草,像用热水一样。 郑玄注解说:“薙是贴近地面杀掉草。这就是说,要在长草的地上种庄稼,先要薙掉草;草干后,烧掉它。到六月,大雨,将潦水留在地里,草不能再生出来,地也就肥沃可以种了。”“《周官》‘薙氏’,专管杀草:青草发芽时,除掉已经长出的萌芽,夏至前后用镰贴地割掉,秋天结实时割去,冬天用耜把它耕翻。如果还想使它变化到土地里,可以用水浸或火烧。” 可以使田肥,可以使硬土变好。” 郑玄注解说:“土潮湿,天气湿热,肥水容易行动。肥和美是一件事;土强,指强㯺之地。”
11.13.1 《孝经援神契》曰:“污泉宜稻 1 。”
【注释】
1 污(wū):低洼。
【译文】
11.13.1 《孝经援神契》说:“低洼和有地下水的地,宜于种稻。”
11.14.1 《淮南子》曰 1 :“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 高诱曰:“蓠,水稗。”
【注释】
1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著。亦称《淮南鸿烈》。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
【译文】
11.14.1 《淮南子·泰族训》说:“水稗比稻子先成熟,但农夫却要薅掉它,不因为有小的利益,妨害大的收获。” 高诱注解说:“蓠就是水稗。”
11.15.1 《氾胜之书》曰:“种稻:春冻解 1 ,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
【注释】
1 “种稻”二句:《太平御览》所引,作“种稻,春解冻,地气和时耕”。“地气和时”四字,值得注意。
【译文】
11.15.1 《氾胜之书》说:“种稻:春天解冻后,把田里的土耕翻转来。种稻的窝不可以太大,大了,水的深浅不容易调节得合适。”
11.15.2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 1 ,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
【注释】
1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冬至后一百二十日,是“谷雨”节;种稻不能迟于谷雨。所以说“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
【译文】
11.15.2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以种稻。好田,一亩地用四升种子。”
11.15.3 “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塍 1 ,令水道相直 2 。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
【注释】
1 塍(chénɡ):隔在两“坵”田相邻处的土埂。现在湖南、江西口语中还保存这个字。四川称为田埂(ɡěnɡ)。
2 相直:“直”字,依现在的习惯应改写作“值”。“相值”,即在一条线上,相当相对。水道相值,水的流动只是局部的,所以一“坵”田中的水,温度变化比较小;白天晒热后,晚上还可以保持温暖。如“水道错”,则两坵田中水的流动面就大了(因为更换得多),所以可避免过高的水温。
【译文】
11.15.3 “稻苗刚出不久,要温暖些。如果使田塍的缺口相对,让水成直线流动,就可以保温。夏至以后,水晒得太热,就该使水流的方向,彼此错开。”
11.16.1 崔寔曰:“三月可种稉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译文】
11.16.1 崔寔《四民月令》说:“三月可以种稉稻。稻子,好田要稀,瘦田要稠。”
11.16.2 “五月可别种及蓝 1 ,尽夏至后二十日,止。”
【注释】
1 可别种:种,应依《古逸从书》本《玉烛宝典》所引崔寔《四民月令》,改为“稻”。别,分栽。
【译文】
11.16.2 “五月,可以分栽稻和蓝,尽夏至后二十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