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美丽的诗经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句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原本只称为《诗》,因儒家将其奉为经典之一,所以称《诗经》。它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有305篇,取整数称“诗三百”,共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据说,《诗经》是由孔子编纂而成的,他对《诗经》的评价是很高的,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思想和情感的基调如何,《诗经》三百篇,都没有偏离“道”与“礼”的邪思杂欲,“思无邪”后来被奉为评价诗歌的一个标准。如此美丽的诗句与一个村子联系在一起,那美妙的意境就更为深远了,可偏偏现实中就存在着这么一个村子,这就是冯国璋的出生地———河间市西诗经村。最早为冯国璋做传的张一麐 这样说:“所居为河间城外之诗经村,即汉毛公讲学处。”

西诗经村地名牌

谈到诗经村的来历,还要从秦始皇的一项国策说起。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为巩固其统治,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焚烧;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

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些习传《诗》、《书》的人纷纷出走,避祸他乡,《诗经》因之得以流传下来。到了汉代,传《诗经》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所传为今文诗学,毛所传《毛诗》为古文诗学。据说子夏(孔子弟子,也是亲炙孔子讲授《诗》之人)的后人将《诗经》传给了毛亨,毛亨一家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漂泊到河间隐居。后来,毛亨成为西汉著名学者,古文诗学的开创者。关于毛亨的籍贯,一说是鲁(今山东曲阜),一说是河间(郡治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史称“大毛公”,曾作《诗诂训传》,并传授给毛苌。据历史记载,毛苌为赵人,经考证即今河北饶阳县人。他得毛诗真传,治诗尤精,史称“小毛公”,曾在家乡筑台讲诗,影响颇广。

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刘启封他的第三个儿子刘德为河间献王。刘德曾得到朝中大儒卫绾的精心辅导,修学好古,酷爱读书,藏有许多先秦旧书。他在河间设立了“君子馆”,招徕四方学士到此讲学。刘德得知毛苌在饶阳筑台讲学的消息后,便不惜重金聘请毛苌到“君子馆”讲诗,并封其为博士,使毛诗大兴一时。毛苌也因此身价陡增,官至北海太守。

历史推演到魏晋之后,鲁、齐、韩三家的今文诗学逐渐衰落,只有古文诗学的《毛诗》代代相传。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毛苌保存并传播《诗经》的功业,便将他在河间讲诗的村落取名“诗经村”,还在村旁为之修建了衣冠冢。元代以后,又修建了毛公书院和毛公祠。而毛苌在饶阳筑台讲诗的故里,原来也叫诗经村,后因讹传,写为读音相似的“师钦村”

诗经村分为东西两个村,冯国璋出生的那个村子是西诗经村。西诗经村位于河间市城区的北面,简称西村,是西诗经村乡人民政府的驻地,现有土地6700亩,人口3500人,紧邻106国道、保沧(保定—沧州)高速,交通便利。西诗经村处于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西瓜、芹菜等,属于传统的农业村落。近些年,西诗经村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颇有起色,其中香油加工业最具特色,并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冯国璋出生的那个年代,西诗经村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极不发达的,但阡陌相连的景象别有一番情趣,故而张一麐给出了“田园之乐,诗书之泽” 的考语。

西诗经村所在的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北距北京189公里,东距天津183公里,西距石家庄176公里。河间市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下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全市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也是个农业大县。1990年10月,撤县设市。

河间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其名始于春秋战国,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成县,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河间本属高阳国,到夏商周时又属冀州。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封建立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隋炀帝大业初年,以武垣县境介于沙河(子牙河)、唐河(古寇水)之间,改武垣县为河间县,一直沿用至今。除毛苌曾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以外,东汉科学家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做过瀛州知州,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现代著名作家刘流、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多奎等均祖居河间。

以前,人们习惯于用一个人的原籍或出生地来做称呼语,以示尊重。比如,晚清重臣张之洞原籍直隶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人们就称他为“张南皮”;与之同时代的段祺瑞出生地是安徽合肥,被当时的人称为“段合肥”。冯国璋却有两个类似的称谓,一是“冯河间”,也是在州县名前冠以姓;二是“冯诗经”,系在村庄名前加姓,独具一格。冯国璋以家乡为荣,而他幼年生活过的家乡小村亦因他而名扬海内外。美丽的诗经村,滋润了冯国璋的青少年时代。 /zzjdszyxxxV6z7RDoCy2LTQuKXrvRhRa87XJwj0khiW9T1l70CNoz0LySC67k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