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汉代,出现了专门用于佩戴玩赏的钱币状避邪品。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宋元以后,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已成为民俗。明清时期,“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民国以后的压岁钱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Qg0mK3udTh4Da9EYrmTkuaSAWc2BYw6+geKr6v9XasKaYn4SVKycPSAathaztjs1



贴(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浓色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广大民众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一种祈福民俗事象。年画,跟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历史上,我国形成了三个年画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女。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习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景。民国初年,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合二为一,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年画(木板年画) Qg0mK3udTh4Da9EYrmTkuaSAWc2BYw6+geKr6v9XasKaYn4SVKycPSAathaztjs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