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宵行乐图》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均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