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盲目的执著不如明智地取舍

人生说起来很复杂,其实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学会放弃。尽管有的人并不认识这个道理,但并不妨碍事实如此。即使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或工作方面,有所得亦有所失,有意识地放弃往往是争取更大成功的前提。

执著是一个褒义词,人们都褒扬这种精神。但如果过分执著,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不要过分执著。下面两个樵夫的命运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两个樵夫,每天一起上山去砍柴。有天,他们像往常那样去砍柴,结果在路上发现了一些棉花。于是他们每人背了一大团棉花回家。

上天很眷顾他们,走着走着,一个樵夫又发现地上有一些麻布,上前一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卸下肩上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可是,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却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他们继续往前走。

过了没有多久,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然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这些黄金肯定不是真的,要是真的黄金的话早就被人家捡走了。不要再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假的?但是如果是真的呢?”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着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了。

最后那个挑了两坛黄金的人成为了一个有钱人,还购置了一些田地,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而那个不舍得丢掉棉花的人,只能够继续做樵夫,他一直在后悔当初不舍的那些棉花。

不能不说这个一直挑棉花的樵夫确实是“执著”,执著得有些固执了,因此最后一无所获。还有一个这样的小和尚也陷入了同样的困惑:

有一个小和尚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出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小和尚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小和尚遵命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开,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开,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小和尚:“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小和尚终于领悟,世间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与其一味执著,不如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那就是入道之门。

当期盼很难变成现实时,过分的执著,从某种意义上讲,无疑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种精神枷锁,甚至是一种对自己的伤害。不但人如此,而且情亦是如此!人生中有时需要学会自我放弃。树木为了长高,必须剪掉多余的枝丫;花朵为了结果,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容颜。正所谓:成败尽在取舍之间。

成功固然是需要执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但更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放弃,需要懂得割舍。

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

生命如同能工巧匠手中的璞玉,不善于取舍,焉能成精品?既然道路是曲折的,就得不断地放弃原先的方向;既然前面有绝壁,就不能再执著向前。不会转弯和回头的人,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是失控,就是停滞,难免要扮演悲壮的角色。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却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大事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成败就在取舍之间,要懂得有舍才有得,盲目的执著不如明智地取舍。 fguonEXAIGBstnGSxqwbklxoZs7xeLjAq0mghiE/d4f3usPkXGXsmCp9Nny1gAY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