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效沟通:开好你的“演唱会”

智慧典藏: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就算是好话,也要好好说才能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如果说职场是一个大舞台,普通的“说话”就像一台戏,虽然台上的演员卖力演出,但台下的观众能否理解和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而真正的“沟通”则像一场热闹的演唱会,台上台下互动频繁。真正有效的沟通,除了要有最基本的表达,还得确保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可以被接受。否则再多的苦心,也都成了对牛弹琴。

重要信息轻松传递

教人行善,如果期望过高只会让人倍感压力,这样一来将使原意大打折扣。所以,无论是责人之过还是教人之善,都必须站在对方立场上设想,要在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去指正过失、教人行善,否则过犹不及,只会白费苦心。

楚庄王即位之初,有三年的时间将国家大事抛在一旁置之不理,成天纵情欢乐。

一开始,大臣们觉得他刚登基,便没有说什么。但时间一长,大家便开始对庄王担忧起来。尽管庄王张贴过“谏者处以死刑”(有敢提意见者处死)的告示,仍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敢于冒死求见庄王,直言进谏,但都没有好的结果。

有一天,大臣伍举求见庄王,对庄王说:“大王,臣想请您猜一个谜语。”

“哦,爱卿好兴致呀,快说与寡人听听。”庄王表现得很有兴趣。伍举道:“山冈上有一只鸟,但三年时间它既不叫也不飞,请问大王,这还能算是鸟吗?”

庄王一听,心中已有数,表面却不动声色。沉吟了一会儿,他才说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回去吧。”

伍举便退了出来,心想:莫非大王知道我的意思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庄王依然如故,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奸臣们暗自窃喜,忠臣们则忧心如焚。

这一日,大臣苏从再也忍不住了,他直言不讳地对庄王说:“大王,臣认为您是一国之君,不能终日只知纵情享乐,而应该专于朝政,治理国家。”庄王未置可否,反而提醒他:“苏爱卿,你应该看到寡人贴出的告示了吧,进谏的人将被处死,你不知道吗?”

“臣知道,但如果大王能因此而觉悟,臣甘愿一死。”

“好了,大家都下去吧,寡人累了,想休息一下,好好想一想。”

退朝后,大臣们聚在一起,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庄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被庄王宠幸的那些奸臣则暗自窃喜:没准儿这次把那些老顽固们一块处死呢,谁让他们多管闲事。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庄王此后不再纵情享乐,而是开始致力于政治革新。他首先把那些鼓动他吃喝玩乐的谄媚之人严加处分,接着又重用曾经冒死进谏的伍举、苏从等人,励精图治,使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提意见与听意见的注意事项

提意见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意见被对方所采纳,在这样的前提下,使用一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些给领导提意见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先从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楚庄王喜欢玩乐,伍举便由此打开缺口,以猜谜的方式进行暗示,这样便打消了楚庄王一开始的抵触心理。

2.点到为止

伍举在说完谜语后并没有再急于劝谏,而是让楚庄王自己思考。

3.不过分紧逼

当楚庄王让伍举离开时,伍举并没有迫切地让国君表态,这样才没有像之前进谏的大臣们那般受到责罚。

同时,这个故事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在社交场合,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逆耳之言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这里有几点看法,供你参考。

1.不失态

当逆耳之言突然袭来的时候,你若能够安之若素当然最好,但事实上人们往往不易做到。逆耳之言往往会在人们的内心激起层层波澜,内心的波澜又常常要形诸于外表。

应该说,这种内心和外表的变化都是正常的,只是这种变化应该有个限度,应该把它控制在一定的情理范围之内。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就要失常。这种失常表现在外表,就是失态。失态,往往是在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的人会笑容突然收敛,显得尴尬,这就是一种失态的表现,只是不怎么严重罢了。但有的人却往往一下子变得脸红脖子粗,声音嘶哑,两手发抖,严重地失去自控,那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2.不失言

听到了逆耳之言,感情一冲动,一失态,往往就要失言。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人为地造成尴尬局面,不利于同对方沟通感情,以取得人家理解和谅解。当听到对话者的逆耳之言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多想想对方。

3.不失礼

当逆耳之言突然袭来的时候,一冲动,一失态,一失言,就要失礼。有的人在语言上对对方进行冲撞,这就是一种失礼的表现。比如说,对方本来是你的读者,平日读你的作品,今天又来听你的演说,这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尊重,应该对他表示感谢。至于对你持有某些看法或误解,你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它,消除它,在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中取得人家对你和你作品的进一步理解,采取冲撞的话语作答实在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社交场合,要正确对待逆耳之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感情用事,这样,才能不失态,有风度;不失言,讲话得体;不失礼,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一门不可小看的社交艺术,这也是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是否成熟的检验。

为此,平日应该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加强自身修养,包括乐于、善于听取逆耳之言。这样,一旦逆耳之言袭来,你就能冷静面对,泰然处之,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其实,当逆耳之言袭来的时候,这不仅正是考验你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时候,也正是你施展才华,一显身手的时候,何乐而不为呢?这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况且,在日益开放的社会里,在社交活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在各种社交场合的对话中,又有谁能够把所有的逆耳之言都拒之耳外呢? CpRCUxr40gs1Q281JfB/wQ75Bvs6MZkLcKR3+TzCxw+hWVMRy+6QLyNK+ib9mX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