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个高手不太贪

智慧典藏:为人也好,处世也罢,追求成功不能抛开底线,智谋君子与阴谋小人只在一线之间。想做高手?首先要学会不贪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世间无论什么事都需要一个基础,一个可以帮助你落脚的地方,就连声称可以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也需要一个支点。这也说明,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基础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守住底线是成就一切的基础

做人章法各有不同,处世方式风格迥异,但是底线却是共同的。底线是一条线,是衡量标准的坐标,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你的判断、你的行动。太过了,结果往往是冒险有余,稳中求胜不足,把自己逼上绝境,逼向失败,甚至无法挽回,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盲目自信,敢冲敢撞,但是过于自大而越过了底线;不及了,结果往往是稳健有余,但失去了难得的机遇,让自己捶胸顿足,痛苦不已,这种人常常缺乏自信,思前想后,缩头缩脑,自卑而困于底线。

明白人永远守住底线,用心做事,那是“看上去糊涂”;糊涂人总想越过底线,常干蠢事,却只是“看上去聪明”。两种不同的处世方式,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人生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人。他早年从事教育,在当地开办私塾,传道授业解惑,且为人正直,名誉清白,备受人们的推崇,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朝廷珍惜他这个人才,于是提拔他担任荆州刺史。

杨震为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发掘人才,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他的推荐得以重用,王密就是其中的一个。起初,王密只是荆州地区的一个名士,后来受到了杨震的重用,担任了山东昌邑县的县令。

王密在诸侯中享有名气,时时想起杨震对自己的帮助。心想:要不是杨震的推荐,自己还不知道哪天才有出头之日呢!他决定借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两年后,杨震被调往山东东莱任太守。王密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因此盛情邀请杨震在上任途中务必到昌邑叙叙旧情。盛情难却,杨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在昌邑停留了几日。王密生怕有所怠慢,安排得无微不至,吃穿住用行都不用杨震操心。

临行前的晚上,杨震正要入睡,王密推门进来,客气地说:“没有大人您,也就没有我王密的今天,这个恩情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这里是我的一点心意,权作送给您的盘缠。”说完,就从身后掏出十斤黄金。

杨震见状大吃一惊,好言劝道:“盘缠我还是有的,你不必操心。我平生以清廉严格要求自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你收起来吧!”

王密回答说:“这只是我的一片心意,既不是行贿受贿,也没有买官鬻爵的嫌疑,是我们个人的交情。现在天这么晚了,这件事情谁也不知道,您就放心收下吧!”

杨震在这些事情上是非常认真的,见他执迷不悟,而且说得有条有理,不禁心生怒气,训斥道:“你不要再说下去了,今天的事情已经有四个人知道了,这已经足够我拒绝你了!”

王密好奇地问:“怎么有四个人呢?”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难道还不够多吗?”杨震掷地有声地说。王密只好惭愧地收拾起那些黄金,悻悻地离开了。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杨震在做官期间,为政清廉,从来不收受任何礼品和礼金。全家人也没有因为他做官而享受一天的安逸,仍然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

有人善意地劝说他应该趁现在做官的便利,置办一些田产和房屋,也好为子孙后代留条退路。但每次杨震都坚定地说:“我一辈子没有沾染上有损我清白的事情,一旦上了贪船,什么时候靠岸就由不得自己了。这种事情我不会做的,当着别人我不会做,我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做!”

“那你能给你的子孙们留下什么呢?”别人问。

“别人都会说他们是清官的后代,这笔遗产就够他们受用一生了!”杨震自豪地回答。

杨震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也为了好好教育后代,特意把书房命名为“四知堂”,杨震的品德也为人广为传颂。

王莽乃一代重臣,曾深受同僚、百姓爱戴,但最后却没有善终,死前还被割舌。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忘记了什么叫“有所不为”。逐渐地,他在赞誉面前变得飘飘然,陶醉在溜须拍马中,他开始不满足屈居人下,于是通过篡位来获取更大利益。但是事实证明他错了,很快他就在农民起义面前败下阵来,死后还留下终身骂名。

不是自己的功劳,千万别碰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不是去创造业绩,而是费尽心思地去占有别人的成果、功劳。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损人又不利己。

李霞和丁娟两人是平时处得不错的同事。年终的时候,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优胜者有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李霞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再加上她在平时工作中的观察思考,做了一个很出色的策划方案。

在方案提交截止日期的前一天,丁娟突然叹了一口气,对李霞说:“唉,我心里真是没底啊!要不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吧!”李霞没多想,满口答应了下来。丁娟的策划方案很一般,缺乏新意,李霞看完后没好意思说什么。

丁娟用试探的目光盯着李霞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李霞心里一阵懊悔,人家的方案都让你看了,你的不让别人看,这总有点儿说不过去。好在明天就要开大会了,李霞心想,就算丁娟想改也来不及了,于是便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给她看。

第二天开会的时候是按资历深浅的次序发言,丁娟资历老,按次序先发言。谁知丁娟讲述的方案和李霞的一模一样,在讲解时,她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的电脑染了病毒,文件都被毁了,所以现在只能口头叙述方案,不过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的。”

李霞目瞪口呆,她没想到丁娟就这样抢了自己的成果、自己的功劳。李霞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她担心自己的资历浅,老板不相信她。无奈之下,李霞伤心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丁娟靠抢来的方案得到老板的认可。但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细节的地方她并不清楚,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出了漏洞,又无法及时修正,结果给公司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后来老板得知她是抢了别人的方案,就将她辞退了。

不是你的功劳,不要去抢。你抢了别人的功劳,等到真相大白时,你将无脸见人,不仅被抢者会成为你的敌人,而且还会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况且,抢别人的功劳不是成功的捷径,高明的上司从来不占有下属的功劳,因为下属有功,自然也体现出了你的功劳。

有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但他行政事务繁多,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的研究上。他的助手经过潜心研究得出了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得到了极大的赞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争相采访那位副所长。他拒绝了所有的采访,并对记者们说:“这项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劳,荣誉应该是属于他的。”

记者们都感动于他的诚实和谦恭,在报道助手的同时,还特别说到了那位副所长坦荡的胸怀,使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做人就要坦坦荡荡,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要挖空心思去占有。不抢功,只会让你优秀的人格得到更多地体现,让别人对你更加敬重、佩服,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FeES9vav9yR/hLixxIS0edj0sHHiZojDEr/8598jNvkkYFyUlVmDBIYhmJf8W9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