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家长不无嫉妒地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会写那么多字。教你了那么多字,你都忘了,你咋就这么笨啦?
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哭诉,说孩子的语文老师特别苛刻,如果孩子写的字笔画伸到了田字格的外边,就要擦掉重写,不断地擦掉重写,搞得孩子非常疲惫,都有点恐惧上语文课了。
有家长问我,我家孩子读二年级,可以连蒙带猜地把一篇文章读下来,给他买课外读物的时候,是买带拼音的还是买不带拼音的呢?
以上都是家长们反应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跟语文学习有关。语文是一门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学科,更是一门对其他科目有带动作用的科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关键。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学习语文呢?
语文学好了,学起其他科目来就会更得心应手。语文学习不仅对学习具有带动和提高的作用,就是对整个人生命运的改变也有帮助。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三国的时候,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皇位,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十分妒忌他的弟弟曹植,因为曹植很聪明,很有才华,他唯恐曹植篡夺了皇位。于是,曹丕派人把曹植找来,威逼着曹植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要以“兄弟”为题,但诗中不许出现兄弟二字,如果不成就要杀头。曹植痛愤至极,七步之内成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豆子和豆茎(豆萁)比喻兄弟,劝诫曹丕不要兄弟相残。曹丕听后感到很惭愧,这才免了曹植一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语言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发展有着很强的帮助和决定性作用。语文学习,就是要学习使用语言,谁能够很好地用语言交流思想,谁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轻松、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交流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视觉或者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者语音信息,并在大脑中解释词义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孩子认识字词、听懂字词,在对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的语义。同时,还要在理解字词、句子等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解释课文意义。
学好语文不是简单事情,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不好语文,就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听不懂老师讲课,看不懂各科所讲的内容,比如,看不懂题目、不理解英语段意、读不懂课文,因为不能理解文字表达的意义,所以就无法深入学习。所以说,语文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语文学习是伴随一生的学习,也是永远不可以停下来的学习。一个孩子只有不断地练习听说读写,才能提高理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感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才具备全面的语言能力,才能真正地提升孩子的素质。
很多家长觉得语文学习就是多掌握词语,多背诵古诗,也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记住就好了。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的语文水平是永远不能够提高的。
每年高二分班的时候,都会有学生问我,我是读理科还是读文科呢?我问他,你更喜欢哪科呢?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我理科学得不错,可是,最近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就想学文科了,我觉得文科是背诵,比较好学。我说,如果你是因为觉得文科好学而学习文科,那么你将来可能会后悔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科并不好学。别的不说,就说语文,并不是靠着背诵就能学好那么简单,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需要常年的积累。而类似这样的能力的提升才是学好语文的标准。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讲,要想学好语文,应该怎么做呢?有两点是一定要把握住的。
1.掌握语文课本基本知识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要求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认真领会,并达到记住的程度。不要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听明白了,就算懂了。只有达到会默写、默背、讲出来的程度,才算掌握了。所以,对于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切切实实地记住。
2.养成阅读习惯
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来自于长期的有益的阅读。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开阔心胸,增强理解力,使得语言生动,诙谐,还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累积词汇量,学到一些写作技巧。一个经常大量阅读的人,他的思维会更加敏捷,能够根据他人的说话情景,快速作出判断;当他阅读的时候,能够面对文字迅速地作出反应。
阅读,其实就是跟各种各样的人见面、交流、对话。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那些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英明的抉择、优秀的品质会悄无声息地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渗入孩子的生命深处,让孩子模仿、学习。
所以,阅读是一个提升孩子学习能力和塑造孩子人格的有效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