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时候有多马虎,长大就有多糟糕

有一个故事,我想做父母的都需要对自己的孩子讲一讲,因为这个故事对人生的启迪意义太大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画家,正在家里画一头虎。这个时候,来了一个求画的人,他让画家给他画一匹马。于是,画家就在画好的虎头下面画上了一匹马的身子。对方问:“你这画的是什么?”画家说:“马马虎虎吧!”对方摇着头离开了。

于是,画家把画挂在了墙上。大儿子见了,问画的是什么,画家说是马;二儿子见了,问画的是什么,画家说是虎。于是,两个儿子便马虎不分了。一天,大儿子去山上玩,见到一头虎,以为是马,跑过去要骑,结果被老虎吃掉了。另一天,二儿子出去玩,见到一匹马,以为是虎,一箭就把马射死了。

这就是马虎的代价。读完这个故事,只要我们稍做联想,就会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在手术台上,医生马虎,就会葬送患者的生命;在航天事业中,科研人员马虎,科研事业就不能前进,国家就无法强大;在建筑领域,工作马虎,就会造成事故危害人命……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功,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一定不能马虎。我们要让孩子将来有出息,一定不能让孩子马虎!否则,孩子的人生也一定是马马虎虎的!

找到导致孩子马虎的原因

提起孩子马虎的表现,哪位家长都能说出几种。比如,上学忘了带书,出门忘了带钥匙,和同学约好了的事情却耽搁了,做题的时候把数字看错了,名字忘记写了,等等。

孩子为什么会马虎?只有先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预防孩子做事马虎,改变孩子的马虎习惯。

马虎的人疏忽大意,不求甚解,做事敷衍了事,往往草率做出决定,对人对己都能将就。这些都是马虎性格的人的人格特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人格的形成都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自我调控系统,外因是外在环境的影响。

先说内因。如果一个孩子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马虎的人,不知道马虎会导致学习、生活变得糟糕、无序,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品尝过认真做事带来的满足感,不懂得自我提醒,也不会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再说外因。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的时候起,身边生活的就是马马虎虎、丢东落西、草率鲁莽的人,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就适应了这样的一种马虎的行为方式,那么孩子做事就不可避免地会马马虎虎。

孩子的成长就是以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孩子。如果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明确,没有让孩子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形成马虎的心理品质。下列情形都是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的因素:

1.生长在马虎环境里

如果父母对待生活、工作是一种糊弄、凑合、蒙事的态度,对人生没有计划和打算,对自己没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从小习得这样的行为习惯,做事马马虎虎,不求甚解。

即使做事的效果不好,孩子也不会觉得马虎是不对的,所以他就不会从内心提醒自己不要马虎。

2.注意力品质低

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大脑皮层功能没有发育好,注意力品质是比较低的,需要家长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是,有的家长却听之任之:即使看到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也不管;每天总是让孩子学习导致孩子厌学,一边学习一边心里想着游戏、玩具;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文具,家长也不注意;孩子写着写着作业就去玩了,家长因为忙碌也看不到,等等。

以上原因都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品质不高,一旦成了习惯,就会马马虎虎。

3.性格原因

受认知方式的影响,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孩子容易在考虑问题不周到的情况下就作出了决定,这种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马虎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只有改变了粗心,马虎情况才会减轻或者消失。

如果家长在日常行为中发现孩子性格比较急躁、粗枝大叶、紧张焦虑,那么,家长就要着手改变孩子的这些性格表现,因为这些都容易导致孩子马虎。

总之,不管哪种因素导致的孩子做事马虎,都应该及早发现,尽早改变,等养成了习惯,改正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毛病

当孩子在日常行为中有马虎的表现时,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正。

1.提升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的一些孩子,对学习表现出一副不在乎的态度,不在乎分数高低,不在乎作业对错,这样的孩子即使头脑比较聪明,也不会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因为他们的责任心太差,不懂得对自己负责。

孩子的负责精神需要从小培养,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求孩子有始有终、尽可能地去做好,这是孩子负责精神的萌芽。另外,我们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家里的一份子,大人赚钱养家,孩子责任也不轻,既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要好好学习,因为孩子承担着未来发展这个家庭的任务。

2.让孩子看到马虎的危害

我觉得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孩子懂事以后,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给孩子讲讲那个马虎画家的故事,当然了马虎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马虎鼠的故事》《顾客买到“百年”后出厂糕点》《捡张银行卡存错钱》等。也可以看一些关于马虎主题的动画片,比如《小马虎80年》《马虎鬼》等。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断,当他们看到马虎做事的后果的时候,就会产生认真做事的想法。当然,我们在给孩子讲这些马虎故事的时候,还要启发一下孩子,让孩子明白怎样才是不马虎的做法。

3.养成马虎后及时纠正的习惯

任何良好品质的形成,都是一个养成良好做事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结果的满足感会使得孩子产生较高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自尊水平提升,因此孩子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从小教孩子认真、仔细地做事,是预防马虎的好方法。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纠正一点一滴的错误小事,因为错误的行为是通向不良人格的开始,当一个错误行为发生后,就有可能第二次出现,多次以后就形成了不良习惯。所以我们说,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就是纠正不良习惯的过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预防形成坏习惯。 +iS9rxW62uF4YU50swTXtLSvsnFvNazqT1wn65XVre+t+KOxg5ls25+4zNB0O9z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