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千里马不会生在庭院里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传习录》

无论做什么,人都必须在事情上多多磨炼自己才能受益。如果只是想着停留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不在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炼,那么遇到事情就会慌乱,最终不会成功。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志向高远,不受传统私塾教育的束缚,在15岁那年便突然离开,家人四处寻找,终不得踪迹。王阳明的父亲知道自己这个另类儿子喜欢玩,也就没有当作一回事。果然一个月之后,王阳明一身侠客打扮回到家中。原来当时正值明朝灭了元朝,但是蒙古的一些势力一直在北方对明朝边界进行骚扰,不仅侵犯了甘州,而且明朝领将还在对战中丧生。王阳明觉得圣人就应该保卫国家,保卫边境,不能让人民受到外敌的欺负,所以一个人索性去了边关进行考察。

居庸关是大明朝抵御北方入侵最关键的边塞,当王阳明登上巍峨的居庸关,看到连绵的长城,顿时豪情万丈,感慨万千。他对边关不仅实地进行考察,而且去了解边关的驻防情况,并跟居住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少年们一起骑马射箭。当他考察结束回到家之后,便将自己考察的结果交给了父亲,并让父亲交给皇帝,当然父亲并没有采纳。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就此灰心,而是经常想尽一切办法将兵法实践,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说王阳明是明朝时代的另类青年,那么他的另类只是向着一个目标进发,就是做圣人。边关考察,格竹子,逃婚,另类庄园,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践行自己的知行合一。从小到大,他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就算是他在后来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面对断粮,面对瘴疠,面对野兽,面对随时都可能到来的死亡,都不曾放弃。他坦然面对死亡,淡然面对恶劣的环境,在龙场还为自己做了一副石棺,每天躺在里边,体验死亡,这自然也是另类的体验,但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表达。

对于另类,说的直白点就是特立独行。12岁立志做圣人,28岁考取功名,他从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官二代,看作是富二代,也从没有将自己置身于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中。一个人考察边关,痴迷于修道研究以及佛教之中,这些都是他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性格、为后来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在奠定基础。

就在王阳明仕途之中一路平坦、而自己的学说也迎来了诸多青年学子热捧和追随的时候,他的人生却迎来了一场变动。这场变动让他经历了生死,受尽了人生之路上的磨难。这场变动就是他在刘瑾发难朝中官员,进行疯狂报复的时候,他作为六品官员原本可以不说、不动,但是他心中怀着圣人的梦想,所以他决定在那个时刻站出来,践行自己的圣人之道。要说他对上疏皇帝要面临的结果不知道,我想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政府之中,老臣们被迫辞职回乡,剩下的人人自危,面对刘瑾的心狠手辣,谁还敢出来说话。王阳明对自己上疏自然也知道要承担怎样的后果。但是想要做圣人,就要有正义感,就要坚持正道,并勇于担当,王阳明对此从来都没有后悔,也没有退缩,他甚至将自己的牢狱之灾,看作对生命的超越,并在诗中说:“我心良匪石”,表明自己的志向,坚持走圣贤之路。

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一匹千里马被饲养在后院之中,每日衣食无忧。王阳明就是明朝的千里马,他尽管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但是他选择的是走出家门,在生活与工作中历练自己,磨炼心智,追求自己做圣人的理想。 GO4dzoq8G0c88VLMkdhTDbydRruE+C7SdzHtiA+7bbHtchLityEGPl4SJXpeUj8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