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梦绕“全民阅读节”

2007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我作为第一提案人,与3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热情关注。从那至今,在全国政协每一年的大会上,我都要提出同类提案。今年大会,我除了参与11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提案外,个人再次提出设立全国读书节的提案,仍然建议把读书节时间定在9月28日(孔子的诞辰日),名称则有了一个新的创意:全民阅读节。

眼下人人争说“中国梦”。当今无数中国人都有了自己的“中国梦”。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设立全民阅读节,则是我的梦想之一。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应当有自己的读书节。但也有朋友表示疑惑,认为既有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其原名应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又曾译为“世界图书日”),似乎中国不必再另设一个读书节。

与世界读书日重复,其实不是问题。譬如,国际教师节是10月13日,中国的教师节是9月10日。

在世界读书日之外,不少国家也都还有自己的读书节。英国读书节现在是每年3月6日。法国的读书节是每年10月14日至16日。法国读书节创办于1989年,最初命名为“阅读疯”,后又一度叫做“书香时代”,现在已定名为“欢乐中的阅读”。从1996年开始,美国将每年4月定为读书月——“全国诗歌月”。此外,作为凸显城市认同的读书节,比较著名的就是纽约读书节。从1979年开始,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纽约在第五大道上举办热闹的读书节活动,活动名为“纽约是书乡”。

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开展读书活动的时间节庆。我国迄今为止也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地区开展了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理当设立自己的读书节。

我们国家和民族拥有悠久的阅读传统、阅读理念、阅读方法和阅读实践,拥有独具特色的阅读文化,理应有自己的读书节。

说到民族阅读传统,实在是博广精深。有专家专门对传统读书方法做过归纳,堪称丰富多彩。例如,孔子主张读书“思、问、习”,半部《论语》讲读书和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例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主张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还有唐代韩愈主张精深读书的“提要钩玄”,北宋欧阳修要求读书持之以恒的“计字日诵”,苏轼赞成深入读书的“一意求之”,朱熹的读书要“体会、循序、精思”,清代蒲松龄的读书“五要”(一要天天读、二要夜夜读、三要老来读、四要抄书读、五要分类读),等等。丰富多样的读书方法堪称中华阅读智慧的瑰宝。

中华民族阅读传统十分注意强调阅读的意义。荀子主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指出读书学习是为了养成人的美好言行。《颜氏家训》指出读书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强调要启迪心智、明确方向,更好地行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与博士李先有一个有名的对话,道武帝问:“天下合物可以益人神智?”李先答:“莫若书籍。”把阅读对于人开启心智、增长精神的作用摆在第一位。还有,中国民间处处可见“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一类弘扬读书的对联。

古代中国曾是崇尚阅读、长于阅读、善于阅读的国度。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竟有两项与出版、阅读直接相关。然而,曾几何时,中国人在世人的眼中却成了不喜欢阅读的人群。20世纪,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在火车上、公交车上、地铁车厢上和公园里、餐馆里,极少看到手持一卷的人,更少有安静阅读的人,看到的是一片混乱,听到的是大声嚷嚷,为此他们感到惊讶和不适。新世纪以来,国人出国旅游日见其多,于是,上述景象又在一个又一个国际旅游城市里展现,又遭到舆论的诟病。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可连续数年国民阅读调查给出的数据还是不能令人乐观,书刊阅读率总在下降,全国人均一年购书一直不及5本,而被平均的还有大量的教材教辅和少儿读物。

有人指出,一个不喜欢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还有人断言,一个不注重阅读的国家不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

我则认为,一个全民阅读状况堪忧的国家,难以称得上是文化强国。

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部署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时,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一个全民阅读的热潮不久就要到来。

法国的读书节叫做“欢乐中的阅读”,纽约读书节称“纽约是书乡”,我们中国读书节就叫做“全民阅读节”吧。

全民阅读热潮到来之日,就是我们为之呼唤多年的全国读书节——“全民阅读节”设立之时。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2013年3月 jtG5qyEDalDjncyQfrZRBB1wyxlq5cIV/XzFtPwcVaeKlCu8sfbDL6fmrVyC6d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