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美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于1817年7月12日在美国波士顿出生。他是美国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同时也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在2006年,他被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评选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1821年,年仅四岁的梭罗随家人搬至康科德,他把这一地方视为自己的故乡。1833年,梭罗考入哈佛大学,于1837年毕业。随后他回到康科德,在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学出任教师。从第二年开始,直到1841年,他与其兄约翰共同管理一所私立学校。在1839年,梭罗结识了拉夫尔·沃尔多·爱默生,他们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亲密朋友。在1841年,梭罗开始专职写作。但在1842年,约翰磨刀时,左手中指划破,不幸感染病毒,10天之后突然离世。梭罗对此悲痛不已。在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在瓦尔登湖定居,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于1847年离开。梭罗反对黑奴制度,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他拒绝缴纳“人头税”,随后被逮捕入狱,第二天出狱后,他写下了《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这一著名的政论文章。梭罗的这篇作品倡导“非暴力抵抗”,这一理论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印度的圣雄甘地、美国的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等人物。梭罗游历过很多地方,他曾与约翰一起游历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由此他写下了《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随后他游历了缅因州森林、鳕鱼角、新罕什布尔州的白山等地。梭罗一旦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他就会静心地对其进行研究。他的父亲从事铅笔制造,梭罗有一段时间专心研究铅笔,并且取得了成功。同样,梭罗对植物学和鱼类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曾于1860年9月20日在米铎萨克司农学会上演讲《森林乔木的演替》,在10月8日,《纽约论坛周报》发表了这一文章。随后的两个月内,梭罗的足迹遍布了当地的林区,他写下了许多短文,这些都收录入《种子的传播》一书中。1862年,梭罗开始整理自己的作品,后因肺病于5月6日逝世。
梭罗关注自然环境,关心人类的生存状况,他的思想、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文明的发展。他的代表作品有《瓦尔登湖》、《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种子的传播》、《远行》等。
在瓦尔登湖定居期间,梭罗自建屋舍,自己耕种,走进林间,观察大自然;他在劳动的同时,写下了这篇散文集。《瓦尔登湖》讲述了作者定居期间的各种细节、感想,以经济篇开始阐述,中间有居住的地方、阅读、冬日的动物、春天等16篇文章,最终本书在尾声这一篇中结束。本书文笔简洁自然,用词生动准确,作者旁征博引,在引用西方各种著作的同时,也用中国的《论语》、《孟子》等书籍中的语句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思想;书中也夹杂着当地的一些方言和双关语等。《瓦尔登湖》中不仅有对各种景物细致而形象的描写,更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作者追求的人生价值。
本书对以下内容做出了注释:单词、词组、复杂句、经典语句、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件名称、典故等)、其他非正式英语词汇。同时,在原文中出现了各种动植物的词汇,本书都相应地列出了汉语意思。希望在本书中的帮助下,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本书,快速地提高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