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难道是“金头下葬”

雍正帝之死

雍正帝的继位是个谜,他的死亡也是个谜。在去世前几天,他还能够正常起居,几天后却魂归西天。他的死是如此突然,以致民间产生了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被刺杀而死,也有人说他是被太监和宫女合谋勒死。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雍正帝猝死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暴死于圆明园离宫,敬谥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关于他的死,《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得非常简要,在他死前几天,雍正帝的办公行事还十分正常,十八日与办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议事,二十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

“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伺侧。戌时(晚上7时至9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晚上11时翌日凌晨1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位。”

雍正帝的死非常仓促,《起居注册》的记载似乎也有故弄玄虚之嫌,雍正帝多半死于二十二日晚,诸王大臣被紧急召入宫时,雍正帝有可能已经暴亡。被召入宫的大臣之一张廷玉在自己修订的《年谱》中记录了当夜的情况。张廷玉是雍正帝的心腹,每日都进宫觐见,从八月二十日起,雍正帝已经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但还能照常办公。二十二日晚,张廷玉刚刚就寝,就被紧急宣召至圆明园,“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

雍和宫

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帝第四子胤 (后来的雍正皇帝)在北京城内东北隅原明代太监官房旧址筑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改建为雍和宫,成立特务衙署“粘杆处”。雍正帝逝世(1735)后,因其灵柩停放在宫内,遂将各主要建筑的屋顶由绿琉璃瓦改为黄琉璃瓦。又将供奉雍正帝画像的永佑殿改名为神御殿。此后,雍和宫成为清代皇帝供奉祖先的场所,众喇嘛常年在此诵经,超度亡灵。乾隆九年(1744),正式改建为喇嘛教寺院,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张廷玉每天都进宫面圣,二十二日当天也不例外,晚上突被召入宫,才知道雍正帝已处于弥留之际,雍正帝的病情非常突然,可能白天还没有征兆,所以张廷玉才会惊骇不已。

《年谱》记载的取出密旨一事,也透露出了当晚的详情。雍正帝吸取了康熙末年皇子争位的教训,订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一道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背后,另一道朱笔密旨则随身携带,以备勘对之用。张廷玉记载道,当雍正帝驾崩后,诸王大臣们让总管太监请出密旨,而总管太监却说雍正帝未曾提及,他们不知密旨所在何处。还是张廷玉描述密旨的外观“外用黄纸固封,背后写一‘封’字者即是此旨”,总管太监才找寻取出。

如果张廷玉等人入宫时,雍正帝尚能开口嘱托,定会指示密旨下落之处,不可能导致临时仓皇,可想而知,诸臣觐见时,雍正帝已经撒手归天,至少已陷入昏迷,无法开口。

种种说法

雍正帝暴卒,官书记载甚简,未记载其死因,再加上他的为人处世多有争论,所以自然而然引起人们的猜疑,于是便产生了种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帝是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刺死的。“吕留良案”是雍正年间最有影响的文字狱,吕留良及其子吕葆中被开棺戮尸,另一子吕毅中被斩首,其家族男女皆被流放宁古塔。有人说清兵前来缉拿时,吕四娘侥幸逃脱,拜拳师虬髯公为师,习得高强武艺,潜入宫中杀死了雍正帝,还将他的头割了下来。安葬雍正帝时,为了不让尸首不全,乾隆帝便让工匠铸造了一颗金头代替雍正帝的脑袋。也有人说,吕四娘被充入宫中为宫女,雍正帝看上了她,她趁侍寝的机会行刺仇人。

吕四娘行刺一说被渲染得有声有色,似乎煞有其事,然而这一说法是不可信的。吕四娘不可能在缉捕中逃脱,也不可能充入宫当宫女,更不可能行刺雍正帝。吕氏一门有人逃脱的谣言在当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传进宫内。雍正八年(1730),雍正帝特地询问负责该案的浙江总督李卫。李卫回禀皇帝绝无此事,说吕氏一门无论男女老少皆已拘捕,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也派人监视,不可能有人漏网。李卫是雍正帝的心腹,断不敢敷衍皇帝。

吕四娘也不可能入宫当宫女,按清例,宫女是从内务府包衣佐领以下人员的女儿中选取的,与选秀女一样,名字身世都要登记在册。当时罪犯眷属,尤其是15岁以下的女子,确实有可能被收入宫中为奴,但是吕留良的子孙后代却是被流放至宁古塔,且遭到严格监管,不可能为祖上报仇。而且圆明园虽是离宫,但因雍正帝多在此居住,因此戒备森严不下于大内。很难想象一个女子能够飞檐走壁,潜入寝宫不露声色地杀死皇帝。

另有一种说法,说不堪折磨屈辱的宫女和太监在雍正帝熟睡的时候,将他勒死。这也是子虚乌有的,历史上的确有一位世宗被宫女太监缢而未死,然而这位世宗是明世宗,因为两个皇帝的庙号都是“世宗”,民间不明事者便很容易张冠李戴,将明世宗的事情移到清世宗身上。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离奇的说法,宣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竺香玉后来被雍正帝抢入宫中,立为皇后。曹雪芹为了见到恋人便混入宫中。竺香玉虽然贵为皇后,但对雍正帝没有丝毫爱意,后来两人合谋将雍正帝毒死。

这些说法不过是野史,不足为信。那么有没有可能雍正帝是正常死亡?有学者认为雍正帝上了年纪后身体发胖,又缺乏运动,因高血压导致突然中风而死,但目前尚无文献资料证明这一说法。

丹药中毒说

从种种迹象来看,雍正帝的死确实有蹊跷。八月二十五日,刚刚继位的乾隆帝于宫中下了一道谕旨,告诫宫女、太监们不得乱传外间闲话,以免“皇太后闻之心烦”,如有妄谈者,必重重处罚。雍正帝才驾崩,是什么“外间闲话”会让皇太后心烦意乱呢?这不由得让人将之与雍正帝之死联系起来。

近年来,通过对清宫档案的梳理,史学界逐渐认同雍正帝丹药中毒而死的说法。就在乾隆帝下旨禁止宫人议论传闻的同日,他还下了另一道旨,驱除雍正帝生前在宫内蓄养的炼丹道士,说雍正帝“万岁馀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休闲之具”,虽然将炼丹道士置于宫中,但不过视之为“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他还警告这些道士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绝不宽贷。”

乾隆帝的声明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如果雍正帝没有服过丹药,何必强调“未曾用其一药”?如果仅将这些道士视为俳优,又何必如此急匆匆地驱逐他们?乾隆帝连这点儿容人雅量都没有?道士在雍正帝面前说了什么,雍正帝又应了什么以致乾隆帝要让他们禁口?

《雍正行乐图》之竹林弹琴

除了避免这些道士倚仗雍正帝的威名作威作福,难道不是害怕从道士们的口中流露出一些会令雍正帝声名受损的言论?

从史书记载来看,雍正帝非但没有像乾隆帝所说的那般将僧道异能之士视为俳优,反而对占卜、炼丹颇感兴趣。未称帝前他曾写过不少歌颂神仙、丹药的诗,仅举一首名为“烧丹”的诗如下: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攻兼内外丹。

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

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

这首诗说的就是炼丹时的情景,可见雍正帝对道家的炼丹之术所知匪浅,而且对不老升仙甚为向往。他的门客戴铎出外办事时,曾偶遇一个颇有神通的道人,雍正帝不无羡慕地说戴铎“好造化”。

登基后,虽要务繁忙,但雍正帝对丹药仍有浓厚的兴趣。他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瑞,将其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仙人”,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发现了“金丹之要”。

康熙帝对丹药也很有兴趣,但他为人谨慎,炼丹成功之后先让道士们试服,自己很少服用,而雍正帝则是对丹药来者不拒。他本人长期服用一种叫作“既济丹”的丹药,不仅自己服用,还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心腹重臣。他曾劝说田文镜服用既济丹,声称此丹非同一般丹药,有特殊效果,让田文镜“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他对此“知之最确”,说明他服此丹已久,对丹药的药性有了深入的了解。

从雍正七年(1729)冬天开始,雍正帝便觉得身体不适,次年三月病情加重,忽寒忽热,胃口不调,夜间难以入睡,此症状持续了两个月,五月初有所好转,但随即加重,甚至一度病危,召诸王大臣入宫面授遗诏。幸而转险为安,逐渐好转。

这场大病前后,雍正帝给河东总督田文镜、浙江总督李卫、云南总督鄂尔泰、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川陕总督查郎阿、福建巡抚赵国麟等人下了密旨,命令他们寻访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这些密旨都是雍正帝亲自用朱笔书写的,可见他对此十分重视。

雍正八年(1730)二月,四川巡抚宪德向雍正帝上了一道奏折,说听闻成都府有一个被称为“龚仙人”的龚伦,有养生之道,精通岐黄之术,86岁时他的小妾还生了一子,90岁了仍然强健如壮年。雍正帝闻言大喜,召龚仙人入宫。谁知宪德勘查后,才知道这位龚仙人已于雍正六年(1728)去世了。

雍正帝大为惋惜,然而依旧不甘心,便让宪德询问龚伦之子,看他们其中是否有人领会其父的养生之道。龚伦之子可能未曾领会其父秘传,也可能是怕出差错,惹来杀身之祸,纷纷称否。宪德深惧皇帝责怪自己办事不力,又急匆匆地推荐了一个道士王神仙。哪知这位王神仙是欺世盗名之徒,被雍正帝斥责了一番。

浙江总督李卫的行动也很迅速,接到雍正帝命令寻访道士密旨的次日,他便上奏折将一位有神仙之称的道士贾文儒推荐进京。贾文儒即贾士芳,原是北京白云观的道士。雍正七年(1729),雍正帝召见过他,却不甚满意,略加赏赐便打发走了。贾士芳后来离开京城,浪迹河南,很有一些名气。

得奏后,雍正帝立即命令负责总管河南、山东政务的河东总督田文镜派人将其护送上京。贾士芳于雍正八年(1730)七月抵达京城,入宫为皇帝治病,颇见疗效。雍正帝很高兴,赞扬推荐贾士芳入京的李卫:“朕安,已痊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荐贾文儒之力所致。”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贾士芳深受雍正帝恩宠,身价顿时百倍。然而君恩难测,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他便被下狱处斩。贾士芳究竟哪里得罪了雍正帝?《实录》记载道,贾士芳见识短浅,“言语支离,启人疑惑”,雍正帝令他治病,他“口诵经咒,并用以手按摩之术……语言妄诞,竟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听我驱使’等语。朕降旨切责,伊初闻之,亦觉惶惧,继而故智复萌,狂肆百出,公然以妖妄之技,欲施于朕前……今则敢肆其无君无父之心,国法俱在,难以姑容”。

其中有若干怪异之处,既然贾士芳言语颠倒,令人疑惑,那么雍正帝为何还让他为自己治病?贾士芳治病时念的经咒“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听我驱使”不过是道士施术时常用之言,雍正帝为何对此大怒?既然雍正帝已经降旨责备贾士芳,贾士芳为何还敢故技重施,甚至更加狂肆?以上种种,都难以解答。

宫中留存的档案解开了此事的部分缘由。在一份上谕中,雍正帝说明了贾士芳获罪的原因,贾士芳治疗有术,然而“一月以来,朕躬虽已大愈,然起居寝食之间,伊(指贾士芳)欲令安则安,伊欲令不安则果觉不适”。自身安康全由一个道士操控,这令多疑的雍正帝如何不恼怒?贾士芳便白白为皇帝的猜疑之心送掉了性命。

长生不得反送命

值得注意的是,贾士芳一案发生后,雍正帝极力为李卫开脱,要求百官不得以此弹劾李卫。这便等于给已经举荐或将要举荐道士的大臣们吃了定心丸,也为他丹药中毒而死埋下伏笔。

贾士芳虽死,宫中的道士仍是往来不绝。据清宫档案记载,此后雍正帝频频参加道教活动,还在御花园中修建房屋安置道士娄近垣、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娄近垣的道术是设坛祈祷,后于雍正十二年(1734)获赏返回龙虎山。张太虚、王定乾擅长炼丹,正是他们送掉了雍正帝的性命。

从雍正八年(1730)冬起,雍正帝悄悄地令张太虚等人在圆明园中开炉炼丹。雍正帝不如其父康熙帝谨慎,也性急,对道士炼成的丹药来者不拒,还几次赏赐给臣下。

据清宫《活计档》记载,从雍正八年(1730)到十三年(1735)这5年间,雍正帝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有煤炭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黄等矿物质。就在雍正帝死前的半个月,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黑铅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致人死亡。据学者推测,这200斤黑铅有可能与雍正帝之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炼丹所用的铅砂、硫黄、水银等矿物都含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雍正帝常年服用丹药,毒性在体内慢慢累积,再服下由黑铅等有毒物质制成的丹药,终于导致毒发身亡。

雍正帝因服丹药而死,对皇室而言是一件丑闻。乾隆帝登位后,对炼丹道士恨之入骨,但为了维护皇父的名誉,仅将他们逐出宫了事,并在史册中对此加以掩饰,以致雍正帝之死成为一桩迷案。 R/Z0A8STf2+hx/ASU6Kqd72a0/MxPT3wdTtn2TEABQEjaeuXU/2tCkE0pgTb1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