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要想有效接纳情绪、转化情绪,首先你要认识到情绪的作用,了解自己的情绪。
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曾放飞两只雄鹰,让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飞行,两只雄鹰相遇的地方就是地球的中心。结果,这两只鹰在希腊的特尔斐相遇,特尔斐从此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太阳神阿波罗在特尔斐神庙发布神谕,对未来的事物做出预言。每当面临重大选择时,人们往往要去祈求神谕,来预知祸福。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曾去阿波罗神庙,向神提出一个问题: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负责传达神谕的祭司很干脆地说:没有。凯勒丰非常高兴,得意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却一点儿都不高兴,反而觉得困惑不安。他要找到一位比他聪明的人,来证明神谕出错了。
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自我标榜知识渊博,和苏格拉底高谈阔论,无所不谈。苏格拉底却从言谈中看出政治家深藏的无知的本质。他觉得,这位政治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是最大的无知和愚蠢。
接着,苏格拉底又找到一位诗人。诗人擅长吟诗作赋,却不喜欢学习,依靠自己的天赋,他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苏格拉底鄙视他的目空一切,觉得他的智慧也比不上自己。苏格拉底又向一位技艺娴熟的工匠请教,然而这位工匠满足于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不想再有什么进取之心。这种盲目自大掩盖了他固有的智慧。苏格拉底又一次感到了深深的失望。走访了许多人之后,苏格拉底终于领悟,神谕说他最聪明,并非意味着他最有智慧,而是指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神希望以此告诫世人,每个人都需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有希望认识更大的世界。
特尔斐神庙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句名言:Learn to 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看来,在神话世界中,自我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苏格拉底寻访智者的经历也是一条智慧之路,它告诉我们:许多时候,要想认识自己,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自己的情绪与内心。
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斯芬克斯谜题。怪兽斯芬克斯向过往的路人抛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许多人都没能猜出来,最终悲剧地成了斯芬克斯的腹中美餐。四处流亡的俄狄浦斯站在斯芬克斯面前,猜出了谜底。斯芬克斯羞愧地坠崖而死。大家对这个谜语都不陌生,也都知道谜面指的是人的童年、中年和老年。然而,故事中很多人都没能猜出谜底。可见,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多么不足。提高情商的第一步,就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在于意识到自身情绪的产生。
日本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好斗的武士傲慢地问一位禅师:“喂,你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极乐世界,什么是地狱。”禅师斥责道:“你这么粗鄙,我不屑于给你解释!”武士大怒,拔刀威胁禅师。禅师平静地说:“这就是地狱。”武士突然意识到,所谓地狱是指他被愤怒情绪所控制,于是把刀插回刀鞘,对禅师深鞠一躬。禅师又平静地说:“这就是极乐世界。”这个传说很有哲理。禅师虽然只说了短短两句话,却揭示出情绪失控的严重危害,以及意识到自身情绪发生的重要性。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已经外露,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任凭情绪泛滥,这只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要想掌控自己的情绪,首先要认识情绪,并能够解读情绪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七情六欲之说,所谓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感,也是人们最常见的七种情绪。
喜,即喜悦、高兴,能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这是人在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愉快和欢乐的情绪。古人喜到极致时,可以“漫卷诗书”,高兴得几乎发狂。怒,即愤怒,会使人产生压抑、烦躁的感觉。如果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阻碍,往往会产生这种情绪。古人形容人发怒到最激烈的时候,头发会一根根竖起来,也就是“怒发冲冠”的由来。哀,即悲哀,会让人失落和痛苦。这种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愿望无法实现,或者是失去重要的人与事物。古人悲哀时,会无端流下眼泪,甚至产生无处求生的感觉。惧,即恐惧。恐惧的情绪反映到生理上,会使人呼吸急促、心悸,甚至全身战栗。当人面临危险境地时,经常会产生恐慌与畏惧的情绪,并本能地想要逃避。爱,即喜爱,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物时,人们往往会产生爱心,并做出保护或依赖的举动。恶,即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看到自己讨厌的人或事物时,内心往往会不舒服,希望远离。孔子看到高才生宰予堂而皇之地白天睡觉,厌恶之心顿时产生,斥责他道:“朽木不可雕也。”欲,即欲望,对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东西表现出想要得到的冲动。不需要刻意压制自己正常的欲望,但过度的欲望容易引人走上歧途。
除此之外,情绪还有羞涩、低落、痛心疾首的表现。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通常是多种情绪的综合,比如与情人一起进餐,便包含了喜爱、高兴等几种情绪;做错了事情之后,又会产生内疚、自责、后悔等多种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格拉姆合作提出“约哈里窗户”理论。这个理论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盲目区,即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信息;隐秘区,即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区,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潜意识。这四个区域排列成“田”字形,看上去就像一面窗户。
约哈里窗户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努力可以改变四个区域的分布。心理学家认为,要提高自我认识,就要逐步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探索未知区。也就是说,逐渐让别人了解自己,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突破思维局限,挖掘个人潜能,探寻未知的自己。
认识自我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第一种是与自己纵向比较,第二种是与他人横向比较。与自己纵向比较,意味着把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期望的未来的自己三者进行比较。如果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甚至高于目标,人的自信心就会增强。相反,如果取得的成绩低于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就会降低,并对自己产生不满。情商高的人,善于每天自省,找出自己的进步,以此来勉励自己。
刘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公司。当他被任命为市场部经理时,他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他以经验不足为由向老总推辞,老总却告诫他,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他就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刘强依然担心自己不胜任。老总让他先试试看,每天工作结束后,试着做俯卧撑,并且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多做5个。刘强诚惶诚恐地接受了这个职位。从此,他按照老总所说,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认真总结当天的经验教训,找出进步之处;并且坚持做俯卧撑,一定要比前一天多做5个。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强的进步越来越大,终于使公司的市场大大开拓,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这时,他做俯卧撑已经从最初的32个,进步到了500个。俯卧撑个数的增加,见证了他的工作能力的增长。
与他人横向比较,意味着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拿来比较的条件,应该是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的。有些因素,比如家庭出身、相貌身高等,无法改变,也就没必要比较,硬比的话只能给自己徒增烦恼。人们都有一种心理倾向,不由自主地拿别人的条件来衡量自己,并对自己做出评价。女孩们看见美女,很自然会想:她的眼睛比我大,但她的身材没我好;男孩们看见男性明星,也会自然地进行比照:他的衣着比我时尚,但他的个头儿不如我高。
美国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先请参加实验的人根据指定的几方面品质对自己做出评价,然后把这些人分为两组。每组人面前出现一位男士。第一组出现的男士西装革履,气质优雅,昂扬自信,说话彬彬有礼;第二组出现的男士衣着邋遢,办事畏畏缩缩,显得十分落魄。这两位男士装作前来办事,很快就离开了。他们离开后,实验者又请两组人再次就同样的品质进行自我评价。结果,第一组人的自我评价比之前降低了,而第二组人的自我评价比之前提高了。这个实验证明,社会比较往往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却能够对个人的自我认识产生极大的影响。